亿科过程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亿科)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的 “一种具有毛细孔换热结构的水蒸气发生器” 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CN221648437U)。这项创新技术通过颠覆性的结构设计,突破了传统水蒸气发生器在换热效率、稳定性及能耗控制上的瓶颈,标志着中国在高端精密蒸汽发生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化。
一、技术突破:毛细孔结构重构换热逻辑
这项专利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其毛细孔换热结构设计。专利说明书显示,该装置在水蒸气发生主体内部设置了加工方块,上方安装蒸汽发生模块,并通过内置横板固定连接。关键的外置壳块位于蒸汽发生模块上端,壳块内部设计有通气空槽,空槽上下两端均布置多个毛细通孔。这种结构使液体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毛细作用均匀分布,极大增加有效换热面积。
苏州亿科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传统蒸汽发生器存在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导致热效率无法突破瓶颈。而毛细孔结构使液体在受热时形成均匀薄膜,相变过程更加迅速彻底,最终实现蒸汽发生效率的飞跃性提升。
二、创新背景:从活性炭造孔到毛细孔结构
苏州亿科并非蒸汽发生器领域的新手。早在2022年,该公司就推出过“活性炭造孔水蒸气发生器”,通过精密注射泵控制进液量,利用精密相变汽化模块将液体分散成液膜再进行换热转化。其技术可将水蒸气温度提升至750℃-850℃高温范围,流量精度控制在±1%以内,响应时间仅为5秒。
与传统技术相比,新专利的毛细孔结构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突破。它解决了活性炭造孔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问题,同时保持了超高热效率。
三、行业赋能:从实验室到工业场景的全链条覆盖
作为国内水蒸气发生器技术的领军企业,苏州亿科已将该技术深度应用于科研、能源、环保等关键领域。凭借“高精度、高可靠性” 的技术优势,苏州亿科的产品已出口至欧美市场,成为替代进口设备的标杆。其研发的 SG 系列水蒸气发生器,体积仅为传统设备的 1/10,却能实现 100% 相变效率,在高校实验室、汽车制造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