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炽,字丰度,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司马炽天资聪颖,稍有名望,太熙元年(290年),年仅6岁的司马炽被册封为豫章王。同年四月,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司马衷毫无治国理政的能力,西晋王朝随即陷入了残酷的八王之乱中,宗室、外戚、后宫势力围绕着皇位展开旷日持久的绞杀,但司马炽不热衷于此,而是钻研史籍,修身养性,为时人所称赞。
“帝(司马炽)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晋书》
![]()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自立,引起宗室强烈不满,同年四月,司马伦败亡。由于多年的残酷内讧,西晋宗室凋零,晋惠帝复位后,遂提拔司马炽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司马炽由此开始接触兵权。永兴元年(304年),出任镇北大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
由于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因被贾南风毒杀,导致司马衷绝嗣,当时实际掌控西晋军政大权的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相互妥协下册立司马炽为皇太弟,明确了司马炽作为司马衷接班人的地位。光熙元年(307年)十一月,司马衷去世,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元永嘉。
![]()
司马炽上位后,亲理政务,敏锐果决,司马炎时代的老臣傅宣流泪感叹道:“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然而经过八王之乱的折腾,此时的西晋王朝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再加上胡人的崛起,西晋王朝更加是风雨飘摇。与此同时,当时把持朝政的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也不甘心丢失权柄,与司马炽的关系迅速恶化。司马越甚至直接将洛阳城中的禁军10万余人全部带到项城(今河南沈丘)屯驻,意在遥控洛阳朝廷。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三月,司马越病逝。四月,匈汉将领石勒在宁平城(河南郸城)全歼司马越留下的10万晋军。宁平城一战,西晋王朝最后的精锐军团全军覆没,当时洛阳只剩下3000多老弱残兵防守,几乎就是个不设防的城市,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震动。六月,匈汉国主刘聪率军攻入洛阳,晋怀帝司马炽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司马炽也成为首位被胡人俘虏的汉人皇帝,刘聪下诏册封司马炽为会稽郡公,以笼络中原汉人。
![]()
建兴元年(313年)正月,刘聪大宴群臣,为了营造气氛,刘聪命司马炽为大臣们挨个斟酒,在场的西晋旧臣莫不嚎啕大哭,刘聪意识到司马炽仍旧有不小的号召力。为杜绝后患,刘聪在宴会结束后不久派人用毒酒毒杀了司马炽,时年30岁。后来的东晋大臣荀崧对司马炽的遭遇叹息道:
“怀帝天姿清劭,少著英猷。若遭承平,足为守文令主。而继惠帝扰乱之后,东海专政,无幽厉之衅,而有流亡之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