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鱼是离不开水的,但大自然总能给我们惊喜,比如有些鱼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就算上了岸也照样能活蹦乱跳。在今年5月,有位广西钓友就拍到了这样的一幕,在下着小雨的村头水泥路上,居然有几条鱼在爬,钓友还配文说这些鱼成精了?居然离开水之后还能爬!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下锅吃?
![]()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条水泥路的路边长满了茂盛的植物,路面湿漉漉的,积水倒映着天空,看起来特别安静美好,但引人关注的并不是景色,而是路上竟然有几条鱼在爬行!这些鱼正扑腾着鱼鳍,一点点往路对面的草丛移动。
![]()
后来钓友走近了它们才拍清了这些鱼的样子,它们身体扁长,背部是青灰色,鱼头像一个三角形,胸鳍像小扇子一样展开。原来这是攀鲈,在两广地区很常见,当地人叫它过山鲫。钓友身为广西人居然不认识,可能是故意装不知道来吸引网友关注吧。
![]()
评论区里大家都在争论攀鲈好不好吃。喜欢的网友说肉质鲜甜,特别适合煲汤。不喜欢的则吐槽腥味重、刺多肉苦,连猫都不爱吃。其实鱼好不好吃因人而异,和生长环境、做法都有关系,不能根据网上的评价去下结论。
![]()
还有网友误以为攀鲈是外来物种,甚至拿它和清道夫相比。这可太冤枉了!攀鲈是我国本土鱼,主要生活在南方地区的江河里。不过因为它生命力顽强,确实可能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
![]()
攀鲈离开水之后还能活动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身体结构。首先,攀鲈的鱼鳃旁边长着一种特殊的器官,叫做迷鳃,也叫鳃上器,它的形状有点像木耳。这个器官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让它在没有水的环境下也能呼吸。
![]()
其次,它的胸鳍格外强壮,配合身体的扭动,可以像划桨一样支撑身体向前爬行。更厉害的是,攀鲈身上覆盖着一层坚硬厚实的鳞片,就像穿了一身铠甲,能让它在陆地上爬行时避免被划伤。攀鲈超强的生存能力让它成为了淡水鱼中的生存大师。当别的鱼被困在浅水坑里只能等死时,它却能直接爬出去寻找新的水域。
![]()
攀鲈原本就是我国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属于本土鱼类,但如果它们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那可就麻烦大了!本身它们的生命力就很强,活动能力也很强,可以说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它们身上硬邦邦的鳞片导致别的动物想吃它都难以下嘴,在澳大利亚就发生过好几次水鸟试图吞食攀鲈,结果被它坚硬的鳞片和锋利的背鳍卡住了喉咙,最后活活噎死了。
![]()
在养殖业中,鱤鱼和黑鱼常被视为鱼塘杀手,因为它们凶猛贪食,会大量捕食养殖鱼苗。其实攀鲈对养殖户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它们,甚至更让人头疼。攀鲈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像鱤鱼、黑鱼一样凶猛,还可以从外面溜进鱼塘。这样一来,它不仅会吃掉养殖鱼,还可能把身上的寄生虫或病菌带到新的鱼塘,导致整个鱼塘的鱼生病,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
攀鲈即便被人丢到岸上也能顽强的爬回水里继续生存,这种惊人的生存能力让它成了养殖业最难对付的入侵者之一。很多养殖户为了防止攀鲈入侵,甚至要在鱼塘周围加设围栏,否则一不小心,它们就可能爬到鱼塘中,让自己几年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
![]()
总的来说,虽然攀鲈是我国本土物种,不像清道夫那样臭名昭著,但它对生态的破坏力不容小看。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会上岸爬的鱼或许会在更多地方出现。到时候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渔业管理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往往也伴随着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