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
技能提升月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促进数字时代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全民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6月10日,中央网信办等14个部门在安徽合肥组织举办了“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一、什么是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二、数字素养包括什么?
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
数字意识:内化的数字敏感性、数字的真伪和价值,主动发现和利用真实的、准确的数字的动机,在协同学习和工作中分享真实、科学、有效的数据,主动维护数据的安全。
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主动抽象问题、分解问题、构造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善用迭代和优化,并形成高效解决同类问题的范式。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开展探索和创新。
数字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遵循数字伦理规范。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推动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技能培训、数字产品和信息服务等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遵循数字化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整体提升全民数字学习、工作、生活和创新的素养与技能。
坚持深化改革,协调发展。聚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创新政策供给,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弥合城乡、区域和人群间的数字鸿沟,营造良好的数字学习和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正确导向,保障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序推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四、聚焦四大应用场景
数字生活:家庭、社区、出行、购物等是人民群众高频生活场景。
数字工作:产业工人、农民、新兴职业群体、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是不同工作场景中的行为主体。
数字学习: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体系的数字教育培训场景。
数字创新:推动打造企业数字化竞争力,培养造就高素质数字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数据驱动科研新范式。
五、部署7大重点任务
(一)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
包括优化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适普惠。
(二)提升高品质数字生活水平
包括培育智慧家庭生活新方式;提高智慧社区建设应用水平;丰富新型数字生活场景;开展数字助老助残行动。
(三)提升高效率数字工作能力
包括提高产业工人数字技能;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提升新兴职业群体数字技能;开展妇女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治理能力。
(四)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包括提升学校数字教育水平;完善数字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数字技能认证体系与终身教育服务平台。
(五)激发数字创新活力
包括打造企业数字化竞争力;探索数据驱动科研新范式。
(六)提高数字安全保护能力
包括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
(七)强化数字社会法治道德规范
包括引导全民依法规范上网用网;提高全民网络文明素养;强化全民数字道德伦理规范。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助力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攻方向,举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普及应用,促进数字成果普惠共享,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来源:中国网信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