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喧嚣交易大厅、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手势叫价、香港联交所的电子屏幕——这些延续百年的金融地标,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冲击。在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下,传统金融资产的“上链”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全球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
如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交易范式呼之欲来: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金融资产的交易,都将在链上进行。这绝非天方夜谭式的幻想,而是正在全球金融科技前沿阵地加速孵化的现实。
壹
金融资产的“上链”,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场技术驱动下的金融革命,堪称金融交易发展上的“降维打击”。当下热门的“稳定币”与“RWA资产”,正是这场新浪潮的代表性新事物。
回溯金融发展的历史长河,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以其轻便、易携带、易分割的特性,取代了此前沉重且难以大规模交易的贵金属,极大地提升了交易效率,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当下的金融资产“上链”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金融资产被转化为数字代币,这些代币具备了传统金融资产所难以企及的诸多优势。
以交易时间为例,传统证券交易所有着严格的开市与休市时间限制,一般集中在当地工作日的特定时段,如纽交所常规交易时间为美东时间9:30-16:00。
然而,金融资产“上链”后,基于区块链网络的交易可以实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交易不再受时区、工作日等因素的束缚,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资产的买卖,极大地拓展了交易的时间维度,让金融市场真正成为一个永不停歇的全球舞台。
在账户体系与交易门槛方面,传统金融交易往往需要投资者通过复杂的身份验证流程开设实名账户,对于部分高端金融产品,更设置了较高的资金门槛,将众多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
然而,在代币化的世界里,投资者无需实名账号,仅通过区块链钱包地址即可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同时,代币化使得资产可以被分割成极小的单位进行交易,如股票、债券等原本大额交易的金融资产,如今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进行fractional ownership(份额化所有权)交易,极大地降低了投资门槛,提升了金融市场的可及性,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全球金融市场的财富分配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金融资产“上链”具备了穿透国家金融壁垒的能力。各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大多基于传统金融交易模式构建,依赖中心化的机构进行数据收集、监测与风险控制。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交易在分布式账本上进行,数据在众多节点间共享且难以篡改,这对传统监管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贰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虚拟货币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华尔街敏锐捕捉到了:金融资产区块链化对于美国延续金融霸权有着深远意义与巨大好处。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他曾严厉抨击加密货币,将其评价为“灾难”。但时过境迁,随着华尔街对区块链技术与金融资产代币化的认识不断深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25年1月,候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发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加密货币-TRUMP币,3月又签署行政命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并将比特币称为“数字黄金”,还举办加密峰会,誓言让美国成为“全球比特币超级大国和世界加密货币的中心”。
这一转变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与政治考量。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崛起、美债危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
金融资产代币化,尤其是美元稳定币的发展,为美元提供了一种新的输出与渗透全球金融体系的方式。稳定币作为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保持币值稳定,如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与美元保持1:1锚定。大量美元稳定币在全球区块链金融市场的流通,实际上是美元影响力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巩固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
在美股代币化方面,其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推出的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xStocks”,允许非美国客户通过数字账本以代币形式交易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50余只热门股票,且交易支持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连续进行。
这一新的模式使得美股交易突破了传统证券交易的诸多限制,将美股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全球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对于美国而言,通过推动美股代币化,不仅能够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美国金融市场,增强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与吸引力,还能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以一种新的数字金融形态延续其金融霸权。
从政治层面来看,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得到了大量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政治捐款。例如,名为Trump 47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在4个月内就为特朗普筹集了75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捐款。这些投资促使他在政策上倾向于放松对加密货币及金融资产代币化的监管,以回报其背后的金主,同时推动美国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抢占先机。
叁
区块链技术诞生至今,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却“凭空”发展出了比特币这样总市值超2万亿美元的数字资产,足以证明这项技术的巨大魅力。
不过,从整体的技术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条公链能够很好的承载起“全球金融资产上链”这样的宏达叙事。例如,比特币、以太坊等第一代公链本身的性能完全无法完全金融高频交易的需求,而SOL、BSC等采用DPOS共识的公链,其记账的中心化程度太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值得怀疑。
第三代公链中,由全球知名密码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谢涛提出的EVONature公链架构,不仅开创性的引入“幻方算法”,而且创造性的采用了“记账”与“关账”相分离的架构,很好的解决了“高性能”与“去中心化”二者不可兼得的问题,在金融资产区块链化的浪潮中,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金融资产区块链化的趋势将愈发不可阻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其安全性、可扩展性、交易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将不断提升,为金融资产代币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从资产类别来看,不仅是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资产,房地产、艺术品、知识产权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产都将逐步实现代币化。例如,在房地产领域,已经出现了将房产份额进行代币化的尝试,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代币,拥有房产的部分权益,实现房产投资的碎片化与大众化。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宏观格局下,金融资产区块链化将重塑国际金融秩序。一方面,它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通过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望打破传统金融强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长期垄断地位,提升自身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如何在金融资产代币化浪潮中,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维护自身金融安全,将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金融资产代币化的深入发展,全球金融监管协调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各国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适应数字金融时代的监管规则,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在这场金融资产代币化的时代浪潮中,无论是投资者、金融机构,还是监管者,都需要积极适应变革,拥抱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金融时代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在这场全球金融变革的大棋局中占得先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