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桂林人,刚从广东汕头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说对汕头的4点印象

0
分享至



作为一个在桂林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桂林”,我前段时间刚去了趟广东汕头。实不相瞒,这是我第一次去广东,我没有选择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因为我是一个吃货,早就听说过了汕头是“美食之都”了。

在来汕头之前,我对汕头的了解也只是牛肉丸和海鲜而已,不过这次的旅行却完全刷新了我对汕头的认知。下面我就讲讲我对汕头的几点印象,全都是大实话。



印象一:城市风貌

走在汕头街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新老建筑和谐共存的样子。早上经过小公园,看到老人们坐在西式风格的骑楼下喝茶聊天,旁边就是卖早餐的小摊贩。老房子虽然有些旧了,但依然坚固实用,一楼开店,二楼住人。



新城区的高楼大厦和老城区的旧房子离得很近,站在中间看过去,就像看到这座城市几十年的变化。海湾大桥很壮观,听说是汕头人自己设计的。傍晚海边很多人散步,有带孩子的夫妻,也有钓鱼的老人。



晚上特别有意思,老街道的灯光比较暗,显得很安静,而新开的商业街灯火通明,年轻人来来往往。但不管新老城区,都能闻到熟悉的潮汕美食香味。这样的汕头,既保留着过去的痕迹,也跟得上现在的脚步,让人觉得亲切又充满活力。



印象二:汕头文化

虽然说我们广西也有几个沿海城市,但是作为内陆地区的我却没怎么去过。而这次我到了汕头,这里的海洋文化特色属实是让我大开眼界了。我去了汕头文化馆,在那里我了解到了汕头人的历史。原来汕头人自古以来就是“向海而生”的族群。最让我震撼的是,汕头人的祖先们在出海时会把家乡的香火和祖牌带在身边,这种对传统的坚守让人动容。



汕头老城区的骑楼也是让我感到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小公园一带的骑楼,上面是西式风格的装饰,下面是卖潮汕小吃的店铺。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正是潮汕人“海纳百川”性格的体现。我在永平路还看到天主教堂和关帝庙比邻而居,两边的香火都很旺,这种包容性在其他城市很少见。



印象三:汕头美食

作为一个十足的吃货,汕头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天堂。我这个广西人也吃过不少的米粉,但是汕头的粿条让我大开眼界。汕头的粿条花样比我们广西的米粉还要多。我在龙眼南路的时候,去了一家老牌的粿条汤店,我看到老板做粿条的手法非常娴熟,三两下就做好了。最主要的是,潮汕的粿条的做法实在太多了,有牛肉粿条汤、炒粿条、干粿条等等,每一样都非常好吃。



除了粿条之外,汕头的牛肉火锅也是一绝,真的完全颠覆了我对涮肉的认知。我去了一家本地人常去的牛肉火锅店,里面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这里的牛肉都是现切的,而且还会分不同的部位,每一样都非常新鲜。最主要的是,每个部位的牛肉吃起来都非常鲜嫩,只需要涮几秒钟就能吃了,配上沙茶酱,简直太绝了。



汕头的海鲜也是独一档的存在,在这里能够吃到各种新鲜的海鲜,非常满足。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汕头人在喝白粥这一方面。真没想到汕头人那么爱喝粥,而且现煮的砂锅粥的配菜居然可以那么多,有咸菜脯、鱼饭、生腌虾蛄等等,跟“满汉全席”似的。



印象四:汕头生活节奏

在汕头待了几天,我发现这里的人很懂得调节生活的快慢。早上七点多,街边的早餐店就坐满了人。大家都慢悠悠地吃着1粿条、喝着粥,一点都不着急上班的样子。我住的宾馆旁边有家老字号茶楼,每天早晨都能看到几位本地人坐在那里喝茶,一坐就是一上午。



但到了做生意的时候,汕头人又变得雷厉风行。我去海鲜市场时,看到商贩们动作麻利地分拣鱼虾,讨价还价时语速飞快。有个卖牛肉丸的老板,一边手上不停地捏丸子,一边还能精准地招呼每个路过的客人。



最有趣的是看他们喝工夫茶。下午两三点,很多店铺门口都会摆出茶盘。老板们谈生意时,手上的茶壶不停地在几个小茶杯间转来转去,动作又快又准。但喝的时候却又慢条斯理,一杯茶能品上好久。



傍晚的海滨长廊最能体现汕头人的生活智慧。下班时间,有人匆匆赶路,也有人悠闲地散步。跑步的年轻人、遛狗的大妈、坐在长椅上看海的老伯,大家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结语

在汕头待了几天,我深深爱上了这里,只不过时间有限没有机会继续感受汕头的美。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到汕头,再次发现更多关于汕头的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阿斚田侃故事
2025-11-03 22:56:11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6 00:15:05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娱乐圈圈圆
2025-11-17 20:41:24
偷梁换柱!女大学生买羽绒服退手机壳,还嫁祸快递员,丢人又道歉

偷梁换柱!女大学生买羽绒服退手机壳,还嫁祸快递员,丢人又道歉

深析古今
2025-11-17 17:55:15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苏群:杨瀚森打G联赛如果一场30分钟不累,便可以适应NBA强度

苏群:杨瀚森打G联赛如果一场30分钟不累,便可以适应NBA强度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18 00:33:31
全运游泳金牌成绩与世界差距如何?6项冲牌 19项进决赛 6项差距大

全运游泳金牌成绩与世界差距如何?6项冲牌 19项进决赛 6项差距大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0:52:11
曝喻恩泰离婚细节:搬走300箱茅台,若属婚前个人财产则合法

曝喻恩泰离婚细节:搬走300箱茅台,若属婚前个人财产则合法

新金牌娱乐观察家
2025-11-18 09:22:30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20:12
脸肿油腻就别演都市剧!41岁朱珠一出手,让观众看清刘亦菲有多强

脸肿油腻就别演都市剧!41岁朱珠一出手,让观众看清刘亦菲有多强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7 17:30:51
就在刚刚!泰方高层突然宣布,中方将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的消息

就在刚刚!泰方高层突然宣布,中方将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的消息

百态人间
2025-11-17 16:39:01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火山诗话
2025-11-16 09:28:16
就在今天!11月18日凌晨,NBA传来东契奇 、詹姆斯、里夫斯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8日凌晨,NBA传来东契奇 、詹姆斯、里夫斯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18 07:21:07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6:06:27
谁在纵容《好东西》这种烂片到处拿奖?

谁在纵容《好东西》这种烂片到处拿奖?

木风的影视剧综Vista
2025-11-17 20:51:38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秋风专栏
2025-11-11 11:51:21
副关长陈孟裕被查,宁波海关本月已“落马”3人

副关长陈孟裕被查,宁波海关本月已“落马”3人

澎湃新闻
2025-11-17 19:48:32
农业部开会研究农民规模性返乡滞乡问题,两个难题成为问题关键。

农业部开会研究农民规模性返乡滞乡问题,两个难题成为问题关键。

爱下厨的阿椅
2025-11-18 01:54:14
日本回国机票价格出现上涨,去日本机票价格出现大跌

日本回国机票价格出现上涨,去日本机票价格出现大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7 18:16:13
沈阳地铁一车站永久取消建设

沈阳地铁一车站永久取消建设

沈阳公交网小林
2025-11-18 00:11:20
2025-11-18 10:24:49
小嵩 incentive-icons
小嵩
练体育的 短跑 中跑 跨栏跑
3450文章数 6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循浪而行 晋入千年|黄河臂弯里的万荣后土祠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数码要闻

中国平板最新排名:华为独占三成份额!小米快被挤出前三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教育要闻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入学人数减少17%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