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伏天,不管是中医院、社区门诊,还是艾灸馆、理疗馆,都早早排满了做三伏灸的群众。
![]()
三伏灸如此受欢迎
每个人都可以做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三伏天,正是一年中外界阳气旺盛,湿邪入侵,气温极高的时节。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此时人体容易被湿气裹挟,并出现诸如倦怠乏力、头身沉重、不思饮食等症状;
另一方面,因为此时是全年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尤其适合调理一些慢性病、顽疾和改善体质。
![]()
《洪炉点雪》云:“凡男女老幼,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宜,凡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功拔之。”
也就是说,男女老少,寒热虚实都适合艾灸!
![]()

5类人不要错过三伏灸
三伏灸之“伏前灸”
在7月10日就正式开始啦!
在这里提醒大家,
有这5类疾患的朋友,
千万不要错过调理的黄金时期!
1、亚健康人群
![]()
亚健康人群,在中医里指体质虚弱、将病未病的人,这类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做艾灸,不仅可防病于未然,还可借机改善自己的体质,让身体更强健!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亚健康体质?对照下面这些症状,看看自己是否成为了亚健康人群:
![]()
1、起床、梳头及洗发时,发现有较多掉落的头发丝。
![]()
2、会出现经常情绪低落,不自觉发呆的情况。
![]()
3、会出现健忘,不怎么记事的情况。
![]()
4、觉得工作令人厌倦、焦虑,害怕走进办公室。
![]()
5、经常有不想面对周围的人,喜欢一个人呆着的情况。
![]()
6、非常讨厌应酬,也不喜欢聚会、聊天。
![]()
7、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易感冒。
![]()
8、经常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白天又疲倦。
![]()
9、会经常觉得敏感,经常感觉自己身上有痛感、淤青等,恐慌是大病的征兆。
![]()
10、会有黑眼圈、眼皮松弛、早生白发和皱纹,经常感到双目干涩不适。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中任意两条,身体多半已成为亚健康状态了。所以,千万别再拖延,赶快好好利用三伏灸,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加健康。
![]()
2、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
许多慢性病的根源在阳虚,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肾病、胃病等,尤其是很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都是阳虚引起的。
慢性疾病患者坚持做三伏灸的话,可抓住三伏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调病养生,起到补充体内的阳气,修复人体自愈力,让正气足以对抗邪气,赶跑慢性病的作用。
虽然慢性疾病看起来危害不大,但其对人的伤害其实一刻也不会停止。中医说“久病多体虚”,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会使身体的元气不断被消耗,身体越来越虚弱。
![]()
另外,很多中老年人做“三伏灸”就是为了调理日积月累的骨关节疾病,“三伏灸”对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能起到很好的调理和预防作用,如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等引起的各种虚寒性颈、肩、腰、腿痛等。
此时做“三伏灸”,相当于给身体加了一把火,可以将外邪悉数赶出体外。做完后不仅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行动也会轻快自如。
![]()
3、总有炎症的人
![]()
对于关节炎、甲沟炎、鼻炎、咽炎、胃炎、妇科炎症等症状,很多人都很苦恼,且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调理都不理想。
坚持做三伏灸就可以提升正气,正气足了,身体抵抗力增强,炎症没有了生存空间,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
4、有“难言之隐”的女性
![]()
正所谓妇科多寒症,很多女性都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冷、腹冷腹痛等症状,甚至还会有宫寒、肌瘤、痛经、不孕等疾患。
临床证明,女人做“三伏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而且连续几年做“三伏灸”的女性体质会有明显改善。
![]()
5、脏腑有问题、有容貌焦虑的人
![]()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根本,心藏神、肺司呼吸、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肾主藏精和生殖。人体的健康和颜面气色,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是密不可分,内脏越健康,说明人的身体越好,气色也就越佳。
但现在脏腑疾病越来越常见,这是很危险的情况。我们体内的阳气首先会照顾到脏腑,如果连脏腑都出问题,被病邪入侵,那么体内其它地方往往也容易被邪气入侵。
所以如果身体出现一些脏腑问题,一定要及时调理,不要等发展为重大疾病才去后悔。
![]()
除了调理疾病外,健康人群也可做“三伏灸”来强身保健,在这里给到大家几组保健穴位,以供参考——
女性常用穴:肝俞期门子宫血海三阴交太冲
男性常用穴:肾俞命门关元
老人常用穴: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
小儿常用穴:大椎身柱神阙
![]()
三伏灸通常分为以下五个阶段,那今年三伏灸是什么时候呢?又该如何划分?具体可参考以下2025年三伏灸时间表:
![]()
伏前预热灸: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灸: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灸: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灸:8月9日-8月18日(10天)
伏后加强灸:8月19日-8月28日
现在开始预灸,之后再进行三伏灸效果更佳,做完后再进行加强灸以巩固效果。
![]()

施灸三要三不要
1、艾灸不要贪多求快
体胖之人,多属阳虚,可以看具体情况适当的加大灸量,而体瘦之人,皮浅肉薄,大多属于阴虚,而木火偏旺,应该减少灸量。且灸火易扰动清阳,上炎为患,施灸时一定要注意引火下行。
2、艾灸期间不要喝冷饮
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不要喝冷水,吃凉饭,或者在施灸之后,马上洗澡。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湿邪也容易入侵,非常不利于疾病的调理和日常的保健。
应适当温饮,以助阴液。
3、施灸时不要顺序颠倒
关于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三伏灸需要天天灸吗?
三伏灸的频率该如何掌握呢?在这里给大家三个建议:
1、慢性病、顽固性疾病的调理
针对慢性病,一般前七天,每天灸一次;之后可一周灸3-5次;也就是说,病情有所缓解后可减量至隔日灸,甚至是一周一次,视恢复情况而定。
如果是重症,可每日灸,病情减轻后逐渐减量,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
![]()
2、保健灸
如是一般的养生保健灸,可每天艾灸3-5个穴位,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先阳后阴的艾灸顺序,建议每穴10-15分钟,每日艾灸总时长不超过1.5小时。
如艾灸不便,每周坚持艾灸2次,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如果坚持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3、急性病、偶发病的调理
针对于急性突发病,通常艾灸一两次就有效调理病情,视具体情况而定,以患者恢复舒适状态为宜,不必限制时间和次数。
![]()
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头面及胸膈以上,均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处,多灸无碍!
二是,小儿皮肤较薄,肌肤娇嫩,艾灸宜量小,时短!一般孩子艾灸,悬灸至灸点皮肤微微泛红即可,不可过量!

这是我们调理疾病的好时机,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请随时联系。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