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南京新街口,向来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心脏地带。作为享誉全国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不仅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地标之一,更是如今城市CBD版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但凡来过这里的人,总会被南京新街口的景象所震撼——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密集的商场里人潮涌动,车流在纵横交错的街道上汇成不息的河,现代都市的蓬勃活力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这片钢铁森林的环抱中,却藏着一处格外“特别”的存在。当你被玻璃幕墙的反光晃得有些目不暇接时,一栋带着岁月痕迹的“老旧建筑”会突然撞入视线,与周围的繁华喧嚣形成奇妙的反差。它安静地立在那里,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不少行色匆匆的人或许从未真正留意过它的存在——那便是“大华大戏院”。
前阵子到南京旅行,我在新街口感受着这座新一线城市的快节奏与烟火气,目光却被中山南路上的它牢牢吸引。在CBD最核心的地段,周围是动辄几十层的现代楼宇,它却以独特的姿态伫立其间,红砖墙与拱形窗棂透着一股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反倒成了最让人难忘的风景。
后来才知道,这栋看似低调的“老旧建筑”,竟藏着一段横跨近百年的故事。大华大戏院始建于1935年,彼时正是民国风云际会的年代。作为当时中上流社会追捧的娱乐胜地,它与世界大戏院(后更名延安剧场)、首都大戏院(后更名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更名胜利电影院)并称为“民国首都四大影院”,共同见证了那个年代南京的光影繁华。
从最初的“大华大戏院”,到后来的“军人电影院”、“东方红电影院”、“大华电影院”,每一个名字的更迭,都印刻着不同时期的印记。直到2013年,经过精心的翻新与升级,它重新启用了最初的名字,以崭新的面貌回归公众视野,依旧是功能齐全的大型影院,只是推门而入时,那份浓郁的民国风情从未走远——复古的吊灯、雕花的栏杆、带着岁月包浆的木质座椅,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或许有人会好奇,在寸土寸金的南京新街口核心区,为何这样一栋看似“老旧”的建筑能逃过被现代化高楼取代的命运?答案就藏在它厚重的历史价值里。如今的大华大戏院,早已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存在,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留存,更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这栋“老旧建筑”可是任何开发商都“拆不起”的,这无关商业价值,只关乎对历史的敬畏。
现在很多南京人,依然喜欢来这里看一场电影。当光影在复古的放映厅里流转,身边是百年前的建筑肌理,指尖划过带着温度的木质扶手,仿佛能与过往的时光隔空对话。这种在繁华都市中偷得片刻的怀旧体验,大概是其他影院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吧?你觉得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