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第100家门店,即将迎来开业仪式。据透露,该车企董事长将亲自出席剪彩,同时其亚太区高层也将悉数到场。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日子即将来临前,该头部车企却被当地的一家活动策划工作室,在某社交平台上公开讨债。
“品牌可以做大,底线不能做小。”这是这家策划工作室,在这场品牌荣光背后,作为前期策划统筹执行方想说的一句话。
从博主发布的帖子内容来看,6月25日,该头部新能源车企墨尔本团队联系到他们,提出开业活动需求。并且要求对方在第二天提交包括活动布置、统筹、设计等全案内容和报价方案。
在该策划工作室第二天上午如约交付后,双方确认合作意向,安排现场勘查,并口头承诺将尽快支付50%定金。
第3天, 策划工作室到门店与对方负责人现场沟通,对方确认接受报价,负责人助理与策划工作室签署正式合同,项目正式启动。
![]()
从博主晒出的合同来看,策划工作室是与HARMONY NEW ENERGY AUTO SERVICE (WSP) PTY LTD这家公司签订的合同。该公司为和谐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但是,联系人的邮箱后缀开头,为该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品牌字母。
公开信息显示,和谐汽车在2023年与该头部新能源车企旗下的两大品牌开始战略合作。去年,在柬埔寨开设该头部新能源车企的门店。今年4月,在菲律宾又开设该头部新能源车企的门店。
从签订的合同信息来看,此次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门店,也是和谐汽车为该头部新能源品牌开设。只是,合同联系人或是该头部新能源车企墨尔本团队的成员。
6月29日,策划工作室第二次带队现场进行测量,并启动场地布局方案、效果图制作,以及与主持人、DJ、花艺、安保等的对接,以及媒体联络名单的拟定。
但是,直到这时,活动方仍未支付任何款项,所有成本由策划工作室垫付。
转折开始于7月4日,双方在进行语音会议推进工作时,活动负责人对策划工作室提交的设计提出质问。“XX女士语气激烈,指责‘设计不是我要的3D图’”。对此,该策划工作室表示,“不是我们不出3D设计图,而是该头部新能源车企从未支付定金,导致我们无法联系渲染设计师完成3D效果。”
![]()
此外,策划工作室表示“该头部新能源车企从未提供任何品牌规范或参考案例。”同时表示“内部设计团队会负责”,但实际情况是“该头部新能源车企设计师表示‘做不出来,太忙’。”
在该工作室继续按照活动方的要求工作时,一边催促负责人的助理支付定金。因为,打印工厂需要支付押金才开始制作,主持人、DJ和道具等资源也需支付定金才能锁定档期。但助理对支付定金的回复是“预算还在走流程”,出于信任,策划工作室继续推进工作。
但是,第二天(7月5日),活动方开始“已读不回”。对策划工作室提交的新版3D图、礼品袋/道旗设计、策划细案更新未做明确回应。助理提醒策划工作室负责人对设计“反馈不积极”,让他们做好“最坏打算”。
对于活动方态度的变化,策划工作室明确告知:“如继续不付款且无确认推进进程,我们将主动退出项目。”对此,对方既不否认也未回应,最终悄无声息地更换团队。
此时,策划工作室才从多年合作的供应商处得到警告“他们口碑不行,小心别白干。”
7月6日,策划工作室向活动方发出正式发票,包括项目合同定金(50%)、已完成的策划、设计、平面输出等服务,以及打印物料(礼物袋丝带、旗杆、定制设计)。但活动方表示拒付策划费,只愿支付物料款(因为急着用)。同时提出“策划费可否转为下一场活动credit”,或者“只让你们做媒体,其他找别人”。
对于活动方提出的方案,策划工作室表示拒绝。活动方因此表示“要是你们坚持追策划费,那连物料的钱我们也不付了,这些东西你们自己留着吧。”
![]()
对于活动方的回复,策划工作室称,所有物料费用工作室已经支付,合作方不会因此承担损失,。策划费欠款已准备向维州民事与行政法庭正式提告。对于该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行为,该策划工作室表示“项目可以黄,账不能赖,信誉不能低。”
至此,策划工作室在某社交平台上开始发文,向外公布这一经历。“我们选择发文,是因为在持续被拖延、沟通无果、合作中断的情况下,我们想保护自己,让过程被看见。”同时,策划工作室表示准备走法律途径,申诉文件都已拟好。
或许是迫于压力,该头部新能源车企在7月10日完成相关款项的支付。策划工作室称“项目争议部分也已处理完毕,双方合作正式结束”。
![]()
但是,策划工作室表示“项目付款完成后,对方曾主动联系我们,希望能删除或隐藏此前文章以减少负面影响,我们婉拒了。”
对于拒绝删帖的要求,策划工作室表示“不是因为生气,也不是为了‘拿捏’,而是想问一句‘为什么在可以一开始好好沟通的时候选择冷处理?’‘为什么等我们承担了全部风险,才愿意积极解决问题?’”
此外,策划工作室表示“我们不删,不是要羞辱谁,而是想给行业里像我们一样的执行方一个提醒:品牌大≠一定靠谱,签合同≠一定安全。”
对于策划工作室的遭遇,有网友评论称“XX连基本盘造车供应链的账,都敢以年为单位的拖,你这才哪到哪啊。”还有一位当地的网友称“连我这种不关心国内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在国内是出了名的喜欢打它的供应商白条的,没有定金你也敢开始启动项目?”“国内干的习惯了,轻车熟路。”还有网友表示,“没想到把这种事搞到澳洲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