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家大力整治“内卷式”竞争,致力于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然而,在电信运营商领域,低价中标的现象却依旧屡见不鲜,与这一积极向好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走进如今的运营商招投标市场,报价在评标体系中的比重过高,甚至有些项目完全是看报价来定胜负。就拿2024年某大型光缆集采来说,规模超6500万芯公里,总金额近50亿元。其价格在评标规则中权重占比达60%,还设置激励份额机制,10%的采购量优先分配给低价投标者 。如此一来,众多厂商为了拿下项目,纷纷压低报价,一场原本应注重技术与服务的竞争,沦为了单纯的价格厮杀。
这种低价中标的做法,看似是采购部门在追求成本控制,实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采购懒政和不作为。采购方过度依赖价格这一单一指标,放弃了对供应商综合实力、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深入考察与评估。在一些网络建设项目招标中,仅以报价高低来筛选供应商,全然不顾其过往项目的交付能力和网络运维经验。这不仅使得真正有实力、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被排挤在外,也为后续项目的实施埋下了诸多隐患。
从实际影响来看,低价中标弊端丛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标的供应商由于报价过低,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降低服务标准等手段。曾经就有低价中标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提供设备时,使用劣质零部件,导致网络信号不稳定,用户投诉不断;还有些供应商中标后,以各种理由拖延项目进度,使得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计划严重滞后。
长远来看,低价中标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企业为了在低价竞争中生存,不得不将大量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价格战中,根本无暇顾及技术研发与创新。长此以往,运营商的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缓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也不利于整个通信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升。
国家大力整治“内卷式”竞争,就是为了引导各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运营商作为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者,更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摒弃低价中标的错误做法。采购方要转变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体系,综合考量供应商的技术实力、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因素,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同时,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严厉打击恶意低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
在国家全力反内卷的大背景下,运营商领域的低价中标现象不应再继续。只有摒弃这种短视行为,才能构建健康、有序、创新的行业生态,实现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