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有限胜负到无限演化——重新思考企业战略范式
传统企业战略通常侧重于结果导向,例如市场占有率、利润最大化及IPO成功等,这种思维模式可被归类为“有限游戏”范式,其边界清晰、规则固定、目标可度量。然而,随着数字资本主义、平台治理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等范式性技术的崛起,另一种被称为“无限游戏”的战略逻辑逐渐浮现,其核心不在于赢得某场对抗,而在于不断延续游戏、重构系统边界与价值体系。
![]()
本文尝试以詹姆斯·卡斯提出的“有限游戏/无限游戏”理论为起点,结合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与奥特曼的“极限原则”策略框架,深入剖析中外科技企业在战略设计、组织演化与资本博弈中的本体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制度环境、认知模式与资本结构逻辑,以及它们对企业长期演进路径的决定性影响。
一、中国企业为何系统性陷入“有限游戏”结构?
1. 制度性资源配置机制: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游戏进入壁垒
中国企业的初始资源获取多依赖非市场机制,如土地审批、牌照配置、政策补贴等行政分配方式。这种路径导致企业战略更倾向于“窗口主义”,即抢占政策红利而非优化产品与生态结构。企业在成长初期便被制度化为对权力的依赖者,而非自主价值创造者,极大压缩了创新与长期战略的空间。
企业家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往往首先评估“政策风口”与“政府资源配置倾向”,而非从用户需求或技术突破出发。这一机制从根本上压抑了开放性竞争与生态合作的可能性。
2. 资本驱动路径依赖:退出导向型基金主导初创生态
中国主流PE/VC机构多采用5~7年退出周期的资金结构,迫使企业设计“流量-补贴-IPO”模式,以快速扩张与高估值上市为目标,弱化了基础技术投入、组织演进能力与战略愿景塑造。例如字节跳动、美团在资本加持下快速复制与拓展,但组织弹性与生态自组织能力相对有限。
这类企业往往更关注短期GMV和DAU指标,而非中长期的产品完整性、生态协同能力与用户信任积累。企业如若不能及时“讲好资本故事”,便难以获得下一轮融资,从而将生存依赖彻底绑定在资本驱动的估值游戏中。
3. 认知结构的异质性:缺乏系统性思维与跨学科范式训练
国内大部分企业创始人来自市场营销、供应链或财务背景,强调短期盈利与市场策略,但在工程系统建构、科学模型演绎与跨域创新方面的认知基础相对薄弱。相比之下,马斯克、奥特曼、乔布斯等人物则具备工程、哲学与商业三元能力。
中国企业家更多是“商业机会捕手”,而非系统重构者。他们往往擅长在“既有规则”内优化操作路径,而非挑战规则、重塑范式。这种“本地最优化”路径,使其在全球战略博弈中常缺乏叙事能力与制度输出力。
4. 文化与制度环境:从生存理性走向安全理性,尚未建构探索理性
在法律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竞争高度不完全的环境下,企业文化多以“安全边际”为导向,导致战略呈现出高风险厌恶、低创新意愿的倾向。这种环境极少支持真正意义上的长期主义与失败容错机制。
尤其在大型企业中,制度激励以“责任规避”为前提,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防守性增长与收益管理,而非真正承担生态责任或技术开拓任务。探索性战略由于风险过高,往往在中层管理层被过滤掉,难以进入决策流程。
![]()
![]()
二、有限游戏企业的战略逻辑与典型案例
国内代表样本:拼多多、美团、百度、字节跳动
这些企业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 战术性强,目标导向清晰:专注于市场份额、盈利规模等可量化成果;
- 生态封闭,路径锁定:构建超级APP与算法闭环,依赖既有流量池与数据鸿沟;
- 资本绑定,增长杠杆依赖:通过补贴、融资与并购迅速垄断市场,形成非持续性竞争优势;
- 组织弹性不足,演化力低: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内生机制,难以进入自我否定与再定义阶段。
这些企业多数采用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精细化运营与资源调度达成局部最优目标。然而,这种封闭策略在长期演进中,容易面临监管锁喉、生态饱和与用户信任滑坡的三重压力。
系统性风险表征:
- 在监管体系升级时缺乏调适能力(如滴滴事件);
- 对核心技术与用户关系依赖度过高,演化空间受限;
- 容易在“国家-资本-技术”三角关系中成为平衡牺牲品;
- 缺乏长期愿景与生态结构冗余,导致抗风险能力薄弱。
![]()
![]()
三、无限游戏企业的内在机制与典型范式
国际代表性企业:
- 特斯拉(Tesla):以重构能源系统为目标,通过垂直整合与工程再造推动全球能源革命;
- OpenAI:强调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伦理、治理与可控性,将自身定义为人类社会长期安全演化的一部分;
- 苹果(Apple):通过持续的体验再定义与生态场景构建,重塑人机关系及文化符号系统;
- Amazon:其重投入、低利润的增长策略,代表了极具耐力的长期主义;
- SpaceX:以“人类殖民火星”为终极目标,构建极限推演路径下的商业闭环与国家协同框架。
核心战略特征:
- 目标开放性:追求系统持续演化而非阶段性胜负;
- 结构可自我迭代:可自我否定并重构产品路径;
- 基础构建能力强:基于第一性原理重构供应链、协议标准与组织流程;
- 极限推演为底层安全逻辑:引入反事实推演与伦理对齐机制以处理系统性风险;
- 生态演化性:支持外部开发者、供应商、研究者共建平台。
同样面临系统性挑战:
- 特斯拉被批评为技术冒进,管理松散;
- OpenAI在控制权与商业化路径上存在道德与策略张力;
- 苹果长期垄断App生态,亦被指责限制开发者自由与创新空间;
- Amazon在劳动结构与税务安排上持续遭受全球压力。
四、第一性原理与极限原则在企业战略中的范式价值
思维工具
功能逻辑
应用样本
第一性原理
解构复杂问题至物理基础
马斯克拆解火箭、电池与交通系统
无限游戏思维
建构长期生态演化系统
OpenAI不以胜负为目标,重构AI治理结构
极限推演法
推演极端边界,反推安全路径
奥特曼提出AGI失控情境与控制架构
企业是否拥有这三种思维结构,决定其是否能够突破线性增长逻辑,进入战略构型与行业重定义的层面。更进一步,它也决定了企业是否具备应对复杂系统危机与不确定性波动的内在韧性。
![]()
结语:重新定义游戏,而非赢得游戏
在多极化、技术范式快速更替的全球环境中,有限游戏战略日益面临边界枯竭与生态失衡问题。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某个阶段的胜者,而是那些能够不断演化、自我否定、系统重构的企业与组织。
无限游戏不意味着放弃竞争,而意味着构建一个更具持续性、包容性与动态自组织能力的生态体系。其关键不仅在于战略设计,更在于认知结构、文化激励与制度合约的深层变革。
对于下一代企业家而言,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在赢一场既定规则的比赛,还是正在书写下一代规则本身?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分水岭。
只有具备无限游戏思维的企业与个人,才能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获得持续生存与创造性演化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