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艺50年,茅善玉有新礼物送给观众

0
分享至



“黄浦江边起风潮,高唱一曲共产党人立初心……”7月9日一大早,上海沪剧院排练厅旋律悠扬,沪剧名家茅善玉携电影《敦煌女儿》赴日本参加影展回到上海,立刻投入紧张排练,准备下周演出。8月,茅善玉计划推出黑胶唱片《茅善玉从艺五十周年“茅派”唱腔精选》,囊括《敦煌女儿》《生死对话》《露香女》《家·瑞珏》《董梅卿》《雷雨》经典唱段,“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





茅善玉在排练现场

7月16日,茅善玉将带领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亮相上音歌剧院,演绎沪剧表演唱《百年统战浦江红》,“沪剧院年轻编剧李颖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采风,几经修改,完成文字创作。我设计沪剧唱腔,表演内容由4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段落组成,每个段落的音乐都有不同变化,我觉得还蛮好听。”

2024年,茅善玉成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这次她代表文史馆登台,“本来由我一个人演唱,但是上音歌剧院舞台很大。所以我提议带领沪剧院青年演员们一起上,把节目变成小组唱表演。”

《百年统战浦江红》时长不到10分钟,茅善玉对细节依旧精益求精,“不要碎步,有节奏感,头抬起来!”排练中,她不时指点青年演员站位、动作。

作为道具的红围巾,茅善玉亲身做示范,“围巾挂在脖子上,左右长度要一样,不要一高一低。”

排练间隙,茅善玉捂住嘴轻轻咳嗽几声,拿起纸巾擦擦鼻子,“感冒了。”转过头,她的脖子后贴着一块白色的伤筋膏药。

在日本,茅善玉保持高强度工作节奏,携她主演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在东京参加“中国优秀电影周”、在大阪参加“中国·上海电影周”。日本观众对敦煌、对《敦煌女儿》反响热烈,出乎茅善玉预期,“日本团队拍摄过敦煌纪录片。日本作家井上靖创作小说《敦煌》,曾被中日联合改编为电影,所有场景全部在中国西北部实景拍摄。他们对于敦煌的情感和研究都蛮深入。这次《敦煌女儿》带领日本观众从另一个角度看敦煌。”

《敦煌女儿》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讴歌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精神。每次放完《敦煌女儿》,茅善玉等主创团队都与观众们进行交流,“东京放映后的互动环节进行了很久,还有人在举手提问。年轻人关心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与市场,戏曲演员的表现手法,日本学者对莫高窟洞窟情有独钟。”


茅善玉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樊锦诗、茅善玉合影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拍摄现场

《敦煌女儿》唱的是沪剧,日本观众需要看字幕了解剧情,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让他们瞬间进入情境。茅善玉回忆,“樊院长第一次去敦煌那一夜,因为看到狼而害怕,靠想象莫高窟的美丽度过一晚。我们的沪剧用了意象手法表现她的心态,没想到日本观众看得很仔细,而且完全理解沪剧的艺术表达。”



《敦煌女儿》在日本

与观众交流中,茅善玉收获一次次惊喜,有老先生拿来20年前与樊锦诗院长的合影、樊院长送给他的画册,“艺术无国界,沪剧可以被很多人接受和欣赏。”观众中有在东北长大、说东北话的日本战争遗孤,“他们第一次看沪剧,连夸非常感动、非常好看,还觉得沪剧有些像音乐剧,音乐一起,感觉就来了。”

茅善玉从中日混血的19岁观众那里学到了新名词“种草”,“那个女孩拿来一张我演《石榴裙下》剧照,让我签名。她告诉我,爷爷经常在家听戏,是个戏痴,经常给她讲戏,让她不要忘记中国的根。有的日本观众看完电影说,以后一定要去敦煌看看、走走,有些人走出电影院就有旅游计划了,这种反响和我们在国内演出《敦煌女儿》时一样。”

忙碌的日本行让茅善玉再次感叹,沪剧是上海靓丽的名片,乡音能让远隔天涯的人们产生深刻的情感连接,“电影突破舞台表演的场地、人员、时间限制,也许我以后年纪大了,唱不动了,但是电影的角色永远鲜活。”茅善玉计划未来将自己主演的电影《敦煌女儿》《雷雨》带到更多地方、更多国家。茅善玉主演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有望金秋上映,“我们看了导演发的一小片段,还真的蛮不错。”

作为演员的茅善玉模糊了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把全部心思都扑在沪剧上,“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其实与50年从事的工作有很多融合,我也分不清这是我的爱好还是我的工作。”

从艺50年,63岁茅善玉始终步履不辍,“50年前,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丫头,时代造就了我,有那么多喜欢我的观众。今天我还能够做一点事,就一定会力所能及为沪剧再做贡献。”

原标题:《从艺50年,茅善玉有新礼物送给观众》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优冈田优爱运动员出道,长辈太大吓到合作男优!

女优冈田优爱运动员出道,长辈太大吓到合作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9 12:58:08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赵睿离开新疆队!阿不都沙拉木终于说出心里话,说得很实在

球哥评球
2025-09-19 12:37:18
哭晕!证监会降温股市!9月19日,周五面对的第一利空开始发酵!

哭晕!证监会降温股市!9月19日,周五面对的第一利空开始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39:59
年薪400万!穆帅回归本菲卡,37岁老将主力难保:连续3场失误送礼

年薪400万!穆帅回归本菲卡,37岁老将主力难保:连续3场失误送礼

球场没跑道
2025-09-18 21:03:16
连续四战被横扫!李诗沣0-2不敌苦主止步八强,翁泓阳成男单独苗

连续四战被横扫!李诗沣0-2不敌苦主止步八强,翁泓阳成男单独苗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9-19 21:03:43
小李子最新作《一战再战》海外口碑大爆 高能视听震撼大银幕

小李子最新作《一战再战》海外口碑大爆 高能视听震撼大银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9-19 11:44:35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青眼财经
2025-09-13 18:50:09
苏翊鸣社媒为朱易送上生日祝福:Happy Bev Day!

苏翊鸣社媒为朱易送上生日祝福:Happy Bev Day!

懂球帝
2025-09-19 13:53:27
600376,尾盘跳水跌停,此前12天11板

600376,尾盘跳水跌停,此前12天11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4:58:56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3:17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9-10 10:41:55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官方辟谣

界面新闻
2025-09-19 20:10:27
美女穿着真是放得开,穿紧身瑜伽裤凸显“柯基臀”,无惧素颜出街

美女穿着真是放得开,穿紧身瑜伽裤凸显“柯基臀”,无惧素颜出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9 15:38:59
孝庄死后,苏麻喇姑悲痛欲绝,康熙:快将她“儿子”十二阿哥送去

孝庄死后,苏麻喇姑悲痛欲绝,康熙:快将她“儿子”十二阿哥送去

史笔似尘钩
2025-08-23 23:58:27
民进党大佬柯建铭儿子在大陆投资产业,如今被制裁金脉即将断绝

民进党大佬柯建铭儿子在大陆投资产业,如今被制裁金脉即将断绝

观星赏月
2025-09-19 12:03:55
原来她就是王传福的妻子,怪不得做啥都能来财,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原来她就是王传福的妻子,怪不得做啥都能来财,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闻识
2025-09-17 16:40:31
年过五十,存款达到这个数,恭喜你已是“隐形富人”!

年过五十,存款达到这个数,恭喜你已是“隐形富人”!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9 06:06:42
浙江一大学老师,全款买下一老破小,改造后,那叫一个高级,晒晒

浙江一大学老师,全款买下一老破小,改造后,那叫一个高级,晒晒

阿离家居
2025-09-19 13:46:25
江西反腐消息:徐勇庆被查、李云被“双开”、刘杨忠被查、吴雪平主动投案

江西反腐消息:徐勇庆被查、李云被“双开”、刘杨忠被查、吴雪平主动投案

鲁中晨报
2025-09-19 17:33:07
汪小菲公开表态,揭露S妈房贷与豪宅双重标准

汪小菲公开表态,揭露S妈房贷与豪宅双重标准

梅梅瞎八卦
2025-09-19 13:46:10
2025-09-19 21:51: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56173文章数 7568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5上经贸主要生源来自哪些高中?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亲子要闻

带娃过程中想不吵架都难 你们觉得我做的对吗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