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书写100位传奇人物”纪录专栏,正在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一张中国女子的照片,被一名叫山下弘一的日本兵保存53年,偷偷供奉膜拜,晚年的山下弘一,却面对照片自杀。
照片中的女子双手环抱,挺胸抬对,面带微笑。
在她的身后,坐着一排日本兵,正得意洋洋地望着她的背影。
![]()
图|成本华
照片中的女子名叫成本华。
01
成本华于1914年出生于安徽和县的一个小村庄,她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
成本华家族世代习武。在家风的影响下,她自幼习武,身强体健,性格坚韧。
虽然世代习武,但父亲希望她能够文武双全,还将她送到了当地的学堂接受教育。
如果不出意外,她也许能如父亲所愿,做一个武才兼备的美丽女子。
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之际,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
多少有志青年弃学从军,立志报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成本华就是其中之一。
1912年,爱国教育家严家麟,将源自欧美的童子军体系引入中国,创立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准军事化教育组织,旨在淬炼其体魄意志,培育为国效力的新生力量。
![]()
因为成本华自小习武,身体强健,初中时期就被选拔加入"中国童子军1194团",在此接受系统化的军事素养训导。
她还剪着利索的短发,为抗日部队搞宣传,做服务,穿梭在大街小巷。
自日军全面侵华后,北平、上海、天津等地相继沦陷。
1937年末,南京失守后,日军兵锋直指武汉,其主力沿长江西进。
扼守江北岸的和县,因地处日军进军的咽喉要道,成为战略焦点。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政府火速组织民众构筑防线。
成本华和全国爱国热血青年一样,积极地投身抗日浪潮,她在和县青石板街道,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在抗日队伍中,她遇到了同样投入革命运动的青年教师刘志谊。
刘志谊被成本华慷慨激昂的歌声震撼。
刘志谊称赞说:你的歌声比雷霆更有力量。
两人相识后,成本华才得知,刘志谊也因目睹日军的凶残,投笔从戎。共同的理想与目标,让两颗心越走越近。
![]()
图|日军报纸
不久,他们在土坯房里举行了简陋的婚礼。
成本华为丈夫递上自制布鞋,许下愿望:等赶走鬼子,我们种一院向日葵。
刘志谊将祖传银镯戴在她腕间:向日而生,向死而战。
誓言刚许,炮火遂至。
硝烟蔽日,日军兵临城下。
1938年1月,和县县长赵永智奉命组织县自卫队,主要成员为本地青年和退伍军人等。
成本华和刘志谊这对新婚夫妇也义不容辞地双双报名。
他们誓要在县自卫队里奋勇当先,保家卫国。
02
县自卫军也就三百多人,装备都是些民造火器和大刀为主,根本没有重武器,可成本华和队友们积极的参与加固城墙、设置街垒。
成本华因为枪法精准,而被任命为副队长,跟随队长出县城,伏击进攻日兵。
不幸的是,刘志谊在一次阻击战中,身中数弹牺牲。成本华得知后,顿感天旋地转,伤心欲绝。
国仇家恨,淬火成刃。
她带领游击队在城外偷袭击日军的据点,仓库和运输线,让日军防不胜防,苦不堪言。
1938年4月24日破晓时分,日军第六师团在稻叶四郎指挥下,向和县发动突袭,意图闪电夺取这一跳板,为攻陷武汉铺平道路。
攻城伊始,日军炮兵猛烈炮击城墙,待墙体出现缺口后,步兵便在重武器的协同掩护下发起强攻。
![]()
图|日军
守军依托城墙与临时工事殊死抵抗,终因火力差距悬殊,防线被炮火撕开。破城日军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疯狂虐杀,半日之内,和县街头巷尾血流成河。
本着宁当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信念。
成本华率领一支小队约10余人的小队,在城西街垒阻击日军。
日军攻势凶猛,并增调兵力合围该地,成本华小队在弹尽援绝下死伤惨重。
三小时鏖战后,火药味混着血腥气封堵喉咙,让人喘不过气。
但每一名队员到死也没有放弃抵抗。
铁匠被炮弹掀飞半截身子,仍死死攥着冒烟的铳管;阿秀肠子流了满地,却用最后力气咬断日军喉管。
成本华的驳壳枪早已打空 ,退至染坊胡同深处时,她的左腿因被划伤而剧痛不已。
日军少佐森田隔着断墙叫嚣:投降!保你活命!
![]()
图|成本华面对日军的不屑
成本华将最后一柄小刀绑上枪尖,孤身冲向敌阵。
不幸的是,她一己之力,根本不是一群士兵的对手,她落入了敌手。
安徽和县保卫战,以这种悲壮的形式结束,却是1938年抗日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役。他们用肉身顽强抵抗,延缓了日军进攻的节奏,为武汉方向的布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03
当日军得知成本华是这场保卫战的指挥官时,就想从她手里套取县城防御工事分布、武器等一些重要的信息,便对她进行威逼利诱。
成本华不为所动。
日军看利诱不行,就对他进行威逼,对她实施“打背花”,用带刺皮鞭,狠狠地抽打成本华的背部,她的后背血肉模糊,可成本华依然冷眼怒视日军。
无计可施,气急败坏的日军,又对她实施轮番蹂躏,试图在精神上瓦解她的意志。
可成本华不但没被吓住,反而将面前一日兵的一只耳朵咬了下来。
日军怒不可遏,用辣椒水灌她的伤口,成本华死心已决,她冷冷地蔑视着眼前的日军。
原本成本华自己已被日军蹂躏得体完肤,她却还安慰监牢一位难友大姐:一定要熬过去,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那句“熬过去”的余音还在,说话的人却生死未卜。
成本华再一次被日军拖出去,轮流欺辱,可她依然昂首挺胸,冷眼傲视日军。
鬼子招数用尽,把她押到和县大西门外的刑场上。
成本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用手整理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 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对随军的日本记者说:给我拍张照片吧。
她的背后还坐着一排蹂躏过她的日军,正笑眯眯地望着她。
![]()
日本记者错愕片刻,便按下了快门。
拍完照片,成本华对着围观的日军铿锵有力地说:你们可以杀死我,但杀不完中国人!
之后,一群日军用尖刃的利器,疯狂地刺向了她瘦弱的身躯,年仅24岁的抗战女英雄成本华,香消玉损,为国捐躯。
她的照片,被三次发到了日本的报纸上,被称为“最抵抗女战士”、“童子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军被赶出了中国。
作为随军记者的山下弘一一直保存着成本华的那张照片。
照片中的成本华虽然面带微笑,却成为山下弘一一生的梦魇。
让他日夜拷问良知,不断撕开侵华战争的罪恶记忆,让他悔恨不已。
为缓解精神煎熬,他在家中密室私设祭坛,供奉着成本华的遗照,每日对着镜子忏悔:此罪难赎!
然而半世纪过去了,他仍然没从阴影中走出来,直至2005年寒冬,时年78岁的山下弘一自东京寓所高楼纵身而下,以死亡的形式终结了53年的负罪炼狱。
成本华的英雄事迹,没有让国人恐惧日军,反而激发了大家抵御外敌的决心和勇气。
如今,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终于迎来这盛世太平,可这幸福的生活,又是多少英雄,用血汗浇灌得来的啊!
![]()
图|成本华雕像制作中
著名的雕塑家陈吉斌,在安徽和县成本华纪念广场,创作了一尊成本华双手交叉、昂首挺胸、面带蔑视微笑的雕像,让家乡人民永远都怀念英雄。
同时,在四川省不屈战俘门口,同样伫立着成本华同样的雕像。
英魂不朽,永世常怀!
吾辈应奋发图强、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守护家园!
作者:朱利新
喜欢就点击“黎庶文史”卡片关注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