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悄无声息地给人类健康带来风险,可能引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指出,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体重以及多方面不良生活方式等,都可能成为我国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就越大,病情也就会越严重,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危险因素一
高盐饮食——“重口味”一时爽
离不开咸菜、咸鱼?北方的腌酸菜、南方的虾油小鱼干、福建的虾油,一口咸香确实过瘾!可是,这些高盐饮食打破了人体微量元素钠、钾的平衡,导致钠多钾少,长久以往,血压自然就 “蹭蹭”往上涨。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成年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钠特别敏感,也就是说,摄入的钠越多,血压就可能越高。
危险因素二
体重超重——“将军肚”
影视中反映古代将军的形象,往往都是膀大腰圆肚子鼓,老百姓常将这种体形称为“将军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吃出了 “将军肚”,不仅形象不美观,还可能会患上高血压。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尤其是腰围比臀围还大的朋友,被高血压“盯”上的概率比其他人群要高得多!别总说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这肚子上的脂肪正在偷走您的健康,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危险因素三
年龄因素——岁月不饶人
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对高血压可得多上心。年纪大了,血管就犹如旧水管,弹性变差、内壁变厚,血压自然容易失控。更可怕的是,血压不稳还可能影响大脑,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老年人定期监测血压,比服用保健品显得更实在。
危险因素四
饮酒吸烟——烟酒不分家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公众的常识。吸烟(包括二手烟)危害不小,会导致血管“遭罪”,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2020》的数据,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预计增至每年300万人。这不是在抽烟,而是在“消耗生命”!
烟酒不分家,朋友聚会、逢年过节喝点小酒挺开心,但要是喝起来没节制,血压可就不乐意了。研究表明,喝酒的人血压升高的风险比不喝酒的高出不少。数据显示,与不饮酒的人相比,饮酒频率每周1~2次和每周> 2 次的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为1.51倍和2.13倍。因此,饮酒的频率也与高血压风险相关。
危险因素五
焦虑——血压也不“抗压”
当焦虑、失眠成了家常便饭时,血压波动就像坐过山车。尤其是高血压和坏情绪还会“互相助攻”,使我们的身体陷入恶性循环。研究表明,焦虑障碍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37~1.40倍,突然的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危险因素六
空气污染——看不见的敌人
雾霾天出门戴口罩,大家都知道防呼吸道疾病,可很少有人知道,空气不好也会影响血压!家里炒菜的油烟、冬天烧煤的烟气,这些室内空气污染同样是血压的 “敌人”。别让看不见的空气,成了健康的 “定时炸弹”。
此外,特殊人群(如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用的不少药物都可能让血压失控,有研究显示,癌症幸存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比一般人群更高。例如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化疗,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患有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的肿瘤患者,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总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隐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尽早认识这些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风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副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刘宇珑/文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陈沂、杨沛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