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0%的“学坏”都发生在初中三年,学霸分分钟变混混

0
分享至

圈子不纯,努力白费!

“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校了。”

大姐看着颓废的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孩子小学六年一直是学霸,怎么才刚上初二,就厌学了呢?

大姐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晚自习,孩子主动刷题,被几个同学嘲讽“装什么学霸”,他们甚至还故意撞掉孩子的课本。

这才让一个原本阳光的孩子,默默缩在角落不敢去上学。

大姐向我求助,我问:“他的好朋友呢?不帮他么?”

没想到大姐说,她儿子升入初中光想着保持名次了,很少跟同学交往,这都初二了,还一个交心的好朋友都没有呢!

我说:“这可不行啊!”

要知道,90%的孩子学坏都发生在初中三年!

因为小学时孩子还小,作妖也闹不出多大事,而且同学们也都单纯,基本不会真学坏。

而高中之后,孩子多少有些主见和自己的判断能力了,学业压力又大,没时间学坏,自己也不想学坏。

因此,初中三年就成了孩子“学坏”的高危期,学霸分分钟变混混,家长真的要多操心。

为啥初中是高危期
1、努力可耻

初中生的三观还不是很稳固,他们又处于青春期,很容易为了反抗父母、反抗老师,而标新立异。

而且很多地区初中都是摇号制,班级里鱼龙混杂,有人当卷王,有人迷游戏。

于是就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我们不学凭什么你要学?装得跟什么似的!”

努力可耻的思潮,一旦在班里盛行,优秀就会变成孩子的负担!

孩子成绩进步了,反而会遭到非议和排挤,你以为只是这样而已?

很多孩子为了“合群”会伪装自己:明明想学习却说“我根本没复习”,明明不想打游戏却熬夜陪玩。

这都是青春期孩子特别需要同龄人认可的一种表现。

一位初中班主任痛心地说:“人设一旦形成,孩子的路就被锁死了。”

2、毒友谊

刚提到过了,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朋友的认可,所以为了获取认同,他可以做出很多让家长大跌眼镜的事情。

青少年犯罪研究数据显示:团伙作案案件中,73.9%的孩子是受"朋友"拉拢。

在青春期初期,同伴的影响力比父母高出10倍。

所以初中三年孩子有怎样的朋友,特别重要,一旦朋友说一句:“你怎么这都不敢?!”

孩子就有可能为了证明自己而做出危险的事情。

3、情绪不可控

初中三年孩子的大脑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善,这就是他判断力脆弱的深层原因。

青春期的情绪冲动,就像疾风暴雨,孩子特别容易被鼓动,做事很难顾及后果。

有的时候情绪上头了,逃课、抽烟、打架、早恋……那真是拦都拦不住!

在这“半幼稚半成熟”的三年,家长要多操心,下面三条底线一定要帮孩子守住!

底线一:净化圈子

初中如果能择校,还是要优先考虑择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进入一个相对纯净的圈子。

如果当地都是摇号,那初一开学的第一个月,你就要先出手,帮孩子筛选出值得交往的同学。

比如:把本文分享到家长群,看看哪些家长会对此感兴趣,甄别出一些重视教育的家庭;

组织住得近的家庭组成学习小组,周末一起学习打卡,用物理距离隔绝劣质社交

告诉孩子:牛羊成群,猛兽独行。想成为前1%,就别混在99%里装亲民。

底线二:家庭后援

虽说现在同学一句话,比家长十句话都管用。

但要相信我们之前十几年的教育成果,要积极保持与孩子的沟通。

在青春期,如果孩子还愿意跟父母讲话,甚至跟父母倾诉,那你就还拥有对孩子的影响力。

就为了这份影响力,咱们也要努力学习,保持跟孩子良好的关系。

每天多陪孩子聊聊,哪怕是废话也好!

底线三:青春启蒙

青春期启蒙教育,真的是宜早不宜迟。

现在孩子人手一部手机,你不教他,他自己可以到网上去寻找答案,那会搜索到些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初中三年,同学们也都懵懵懂懂,一条错误认知,可能会在同学间流传,如果孩子没有基础认知,就很容易被带歪!

孩子对于青春期有啥疑问,你要马上给他讲解,确保咱们孩子能第一时间获取正确的信息。

这在心理学中叫首因效应,一旦孩子第一次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后面即使他接触到错误的了,他也不会太在意,因为第一次的理解已经成为了他的准绳。

家有初中生,先别管成绩,先做好青春期教育才是关键,你说是吧?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让更多家长看到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豪门悲喜夜:阿森纳2-2惨遭爆冷 切尔西3-0升至第二 米兰2-2登顶

豪门悲喜夜:阿森纳2-2惨遭爆冷 切尔西3-0升至第二 米兰2-2登顶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9 06:15:08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真相:固态电池量产,最先淘汰的不是燃油车,而是现在的新能源车

真相:固态电池量产,最先淘汰的不是燃油车,而是现在的新能源车

小怪吃美食
2025-11-08 10:31:13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吉刻新闻
2025-11-06 10:54:06
东风已准备妥当!神舟二十号三人即将返回,神舟二十二号一人将航行超过一年

东风已准备妥当!神舟二十号三人即将返回,神舟二十二号一人将航行超过一年

元爸体育
2025-11-09 00:01:18
刘恺威为啥要离婚,看了杨幂的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刘恺威为啥要离婚,看了杨幂的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乡野小珥
2025-11-08 06:52:43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俄重兵突击,乌拼死抵抗,波克罗夫斯克再现血肉磨坊

俄重兵突击,乌拼死抵抗,波克罗夫斯克再现血肉磨坊

史政先锋
2025-11-07 15:54:33
视频到底是谁拍的?全网都在找破绽,有三种可能性!

视频到底是谁拍的?全网都在找破绽,有三种可能性!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07 21:30:24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为什么一场马拉松会引起民愤?

为什么一场马拉松会引起民愤?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11-08 22:03:31
最新公告!这里即日起关闭

最新公告!这里即日起关闭

秦皇岛发布
2025-11-08 17:05:39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7 00:05:03
11月8日俄乌:俄乌猛烈互袭,特朗普又表态了

11月8日俄乌:俄乌猛烈互袭,特朗普又表态了

山河路口
2025-11-08 17:51:33
1955年授衔:粟裕战功赫赫却只评大将,毛主席拍桌怒斥彭德怀!

1955年授衔:粟裕战功赫赫却只评大将,毛主席拍桌怒斥彭德怀!

星宇共鸣
2025-07-24 18:06:30
传黑石拟售9000套高端公寓 养老地产清算亏6亿美元

传黑石拟售9000套高端公寓 养老地产清算亏6亿美元

观点机构
2025-11-07 12:15:39
福建舰入列第3天,郑丽文代表国民党,作出一个事关两岸重要承诺

福建舰入列第3天,郑丽文代表国民党,作出一个事关两岸重要承诺

小彭的灿烂笔记1
2025-11-09 02:06:50
未能带队保级,前田浩二:我要向球迷和俱乐部说声对不起

未能带队保级,前田浩二:我要向球迷和俱乐部说声对不起

懂球帝
2025-11-08 21:42:04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国如何救回航天员!美俄花了9个月,中国多久?

老范谈史
2025-11-07 00:35:59
2025-11-09 08:12:49
蓁蓁心理抚养 incentive-icons
蓁蓁心理抚养
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
379文章数 16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初中几何求面积?很多人蒙圈了

头条要闻

拉夫罗夫缺席普京主持的会议被指遭"边缘化" 俄方驳斥

头条要闻

拉夫罗夫缺席普京主持的会议被指遭"边缘化" 俄方驳斥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苹果iPhone Air项目未中止 死磕超薄设计手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猪鲤”游泉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