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实说,刚看到新闻那一刻,我脑海里飘过的第一个词居然是“戏剧性”——谁能想到,一场法国总统夫妇的英国国事访问,开头就这么抓马?伦敦那天真有种节日感,可惜台上的男女主角,画风和气氛略显不协调。马克龙和布丽吉特,这对“法国第一夫妇”,刚下飞机就“火速登上”各大热搜。脱欧后,第一次有欧盟国家元首来访,照理说应该是外交圈大新闻,没想到因为几件小事儿,讨论点全跑偏了。
![]()
这个场面换成往年估计就没人太关心,但现在嘛,英国脱欧已经快九年,英欧之间的心结还没解开。大家对英法关系到底要往哪走,都挺好奇。17年没“串门”,结果人刚落地,仪式搞得是相当体面,查尔斯三世、卡米拉王后都亲自来机场迎接。你在伦敦街头随便一走,到处都是法国蓝白红和英国红白蓝,两国国旗挨着飘,视觉冲击感妥妥的。斯塔默,这个新首相,看起来也想用这一波访问给自己加分,还专门宣布要“重置关系”,对移民和乌克兰问题很上心,一副要让历史翻新页的架势。
![]()
不过最让我啼笑皆非的,还是马总统两口子的“微表情时刻”。飞机舱门一开,马克龙主动去搀扶布丽吉特,结果夫人头也不回地自己抓着扶手往下走。这画面被英国狗仔拍得清清楚楚,网友也不乐意放过:“真这么不对付吗?”说实话,可能就是舞台焦虑,也有可能俩人本来关系就一言难尽。巧的是,迎接他们的凯特王妃仪表端庄、气质在线,哪怕没多说两句话,风头都比法方“主角”强——英国媒体直接用大特写,总感觉在冷幽默法国总统。
![]()
再来个法式小尴尬。红毯上马克龙一个爱心爆发,走过去亲吻凯特的手。你别说,这动作放巴黎可能浪漫,搁伦敦宫廷味里多少有点奇怪。有人觉得过度了,有人则觉得法兰西就得这样。其实我也说不好,到底算不算越界,只觉得查尔斯国王脸上带着笑,气氛终究不算冷场。
![]()
还有更火的,车里的小插曲。媒体偷拍到布丽吉特一直低头刷手机,马克龙则盯着窗外发呆,两口子像极了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中年普通人。这个场面真让我想起前阵子刷到的越南之行那个“推脸”梗——看来外交场合带点家务事的味儿,更容易让大家起劲讨论。不过呢,这些看似尴尬的小动作,背后藏着多少“表情包之外”的夫妻默契,咱们真不敢揣测。
再说点正经事。这次英国方面真是用足了排场。温莎城堡里红毯、国宴、礼炮,国王和王后一起主持,规格那叫一个上档次。查尔斯的发言老练又带点历史感,强调英法要一起干大事,联盟、防御、环保,啥领域都不放过。你要说他自信,也是有点。英国脱欧后尝试要重回欧洲朋友圈,这股“主动示好”的劲头,还挺有意思。
![]()
其实很多人最关心的,还是移民和边境。就这点,新首相斯塔默表现得很直接,非得让英法合作把偷渡的事办妥。法国人表面上配合,私底下据说对“被甩锅”早已不满。新闻里说这个议题争端不少,未来怎么走,真说不准。
顺带一提,听说马克龙这趟要推进贝叶挂毯借展,算是文化外交的“彩蛋”吧。历史爱好者或许很期待,看热闹的还是盯着两国领袖怎么互动。
其实从中国人的视角看,每次看到欧洲人团结抱团,我脑子里老在琢磨:这到底和中国什么关系?气候、科技这些全球性议题,中国肯定也是牌桌上的常客。欧洲内部竞争合作都混杂着,对外时还老拿中国作参照。这种“秀亲密”,怎么说呢,既是防别人,也有点攒谈判筹码的意味。
![]()
我查了点资料,发现学术圈里也有讨论,说英法关系再亲密,面对亚洲影响力崛起,内心其实没安全感。中国网友最有参与感的,倒还是对马克龙夫妇的小动作指指点点,一半看稀奇,一半又觉得这些西方精英其实也就那回事儿。
你要问未来英法是不是就真的“和好如初”,我看也未必。毕竟移民、俄乌问题还在那儿呢。马克龙自己在国内就时常挨喷,英国则忙着新首相新气象。这些外交大秀,也许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水下波涛不断。
最后,忍不住想问问看官们:你咋看马克龙夫妇这次的表现?是家务事影响了外交秀,还是外交压力逼得人变得格外谨慎?其实吧,这种访谈越来越像国际“真人秀”,谁还分得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了——别光看新闻八卦,其实背后的权力游戏,才更值得琢磨两眼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