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alk君
大家好,我是talk君
2020年7月7日,两册《永乐大典》在巴黎拍出812.8万欧元高价,创下古籍拍卖纪录。
![]()
这本编纂于600年前的明代百科全书,就此闯入大众视野。然而,它并未引发对中华文明的理性探讨,反而在中文互联网上演变成一场荒诞的狂欢。
“牛顿是明朝后裔,带着《永乐大典》残卷逃到英国发明力学定律”
“蒸汽机原理、二进制算法甚至iPhone设计,全抄自《永乐大典》”
“西方伪造整个古希腊罗马史,只为掩盖剽窃中国的事实”
这些言论并非小众玩梗,自2022年以来,互联网上的“西方伪史论”相关视频播放量激增,话题标签#抄袭永乐大典#一度冲上热搜,虽然有大部分自媒体账号因此被封禁,却挡不住“万物皆出《永乐大典》”的浪潮席卷短视频平台。
当历史沦为情绪的工具,真相在猎奇的故事面前黯然失色。
符号的诞生:从百科全书到“文明密码”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诏令编纂一部旷世巨典。三千儒臣历时五年,抄 录近8000种典籍,最终成书11095册,计3.7亿字,定名《永乐大典》。
![]()
然而,明成祖朱棣和同修这部大典的先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在六百多年后竟蜕变为阴谋论的核心图腾。
在西方伪史论者的叙事中,《永乐大典》被赋予了三重谎言:
时间巧合论:强调明朝(1368-1644)与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的时间重叠,故断言“西方传教士窃取大典”是西方科技突飞猛进的原因;
内容神秘化:宣称书中暗藏“蒸汽机原理”“微积分雏形”甚至“工业革命蓝图”
阴谋加持说:指控西方为掩盖“抄袭真相”,系统性伪造了整个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历史
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一部古代文献索引集竟被塑造成了“人类智慧终极法器”,仿佛得到它就能解锁文明的全部奥秘。
![]()
心理暗流:失落感催生的精神代偿
这种阴谋论的流行,深植于现代社会的集体心理创伤。《永乐大典》的符号化,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心理的“代偿运动”。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渴望系统性知识。比如上世纪90年代,售价高达80元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足足卖出了400万套,高价也阻挡不了家长的购买热情。
估计大部分90后的童年里,都有这么一套“大而全”的百科,说它大那是真的大,记忆里这套书是无法拿起来阅读的,还贼沉。
![]()
当普通百科全书都能获得如此声威,体量百倍于它的《永乐大典》,自然被想象为包藏宇宙奥秘的“智慧圣杯”。
更深层的,则是“失落文明”母题的心理投射。
人类总在幻想某个古代文明曾拥有超越时代的智慧,但都因为一场灾难或阴谋而湮灭。最出名的还得是失落的文明“亚特兰蒂斯”和“玛雅文明”。
![]()
而《永乐大典》正本失踪、副本散佚的命运,正好完美契合了这一叙事框架。
![]()
而当全球化冲击传统生活秩序,部分国人便在民族主义叙事中寻找精神避风港。
“当剧烈的社会变迁冲击生活基础时,人们很难接受与过去价值观抵触的观点。尊严,成为最后的精神支柱。”
一位文化研究者如此剖析……
数据背后的狂欢:伪史论的传播密码
视 频网站数 据显示,西方伪史相关视频在2019年11月首次出现,2021年开始上升,2022年达到高峰。
这一年 恰逢中美摩擦加剧、西方对华批评声浪高涨。
年轻人将此阴谋论视为“对抗西方话语权的文化武器”,即便逻辑漏洞百出。一位网友直言:
“管它真假,能恶心西方就行!”
这期间人们普遍被三种情绪共振推波助澜:
近代屈辱的补偿心理:从“天朝上国”到“落后挨打”的历史断层中,部分人试图通过“西方文明源自中国”重拾尊严
信息碎片化误导:短视频将九章算术》早于高斯消元法”扭曲为“中国数学全面碾压西方”,刻意忽略理论体系差异;
对抗西方中心叙事:部分网民将“质疑西方历史”等同于“爱国”,甚至攻击学者“崇洋媚外”。
解构神话:被忽略的历史事实
剥开阴谋论的重重迷雾,真实历史给予伪史论致命三击:
时间线错位:工业革命(18世纪)爆发时,《永乐大典》正本已失踪近百年,副本深锁清宫,西方传教士接触可能性几乎为零。
翻译难题:退一万步说,西方人就算能接触到,那些洋哥们连汉字都认不全,就更别提理解其中的内容了,18世纪欧洲汉学刚起步,传教士利玛窦曾哀叹中文“一字千钧”,他和徐光启花了5年才翻译完《几何原本》,想破译3.7亿字《永乐大典》简直是天方夜谭。
![]()
内容局限性:西方伪史论者宣称大典涵盖“蒸汽机图纸”“微积分雏形”,甚至“光刻机原理”。但据国家图书馆研究,其中科技类书籍占比不足5%,且多为宋元农书、医方辑录,无系统性理论。更讽刺的是,网传“中国古代蒸汽机图”实为1841年《演炮图说》中的“西洋火轮车图”,标题清晰标注来源。
![]()
更致命的反诘来自逻辑本身:倘若《永乐大典》真蕴藏工业革命密码,坐拥宝库的明朝为何未能率先点燃科技革命?
尊严的困境:寻找文化自信的出路
那些在直播间高喊“西方偷走《永乐大典》”的中年人,与苏联解体后宣扬“万物起源俄罗斯”的网民何其相似。
西方伪史论的本质是尊严经济学中的“精神套利”:用虚构的辉煌对冲现实的焦虑。
胡锡进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用伪史论证明爱国,就像靠阿Q精神胜利法——廉价且脆弱。”
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如北斗系统闪耀太空,在当下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坐标。
故宫博物院地库深处,现存224册《永乐大典》仿本静卧恒温恒湿环境中。
玻璃展柜前常有游客驻足,有人凝视明代工笔描绘的星图低语:“原来我们早就有天文观测...”语气中半是自豪半是怅惘。
当《永乐大典》从历史典籍沦为阴谋论的工具,当民族自信需靠虚构历史支撑,我们失去的何止是对过往的敬畏?
史学家钱穆曾警示:
“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方能不堕入虚无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