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柔长堤上的孩子们

0
分享至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伢大富谈留学

你能想象吗?

每天早上4点天还没亮,一个小孩自己背起书包,拿着护照,在黑漆漆的清晨独自排队通关,只为了去新加坡上小学?这个是每天真实上演在新柔长堤上的日常。

一段不到两公里的“成长加速带”

新柔长堤,全球最繁忙的陆路通道之一,几乎每天都被孩子们的书包塞满。有人把这段从新山到兀兰的路叫做“跨境求学之路”,听起来像出国留学,其实走的不过是一公里长的水泥桥,但意义堪比“哈佛预科班”。

这些孩子们被称为“跨堤生”。有些才六七岁的小学生,天还没亮就得出门,凌晨四点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检查护照,出门前的流程比成人上班还严谨。


他们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演什么真人秀节目,只是每天风雨无阻地去上学。


数据不会说谎:

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跨堤求学”

别以为这种现象只是个别家庭“太拼”。根据《新明日报》《联合早报》与马来西亚媒体的联合统计,截至2024年底,估计每天有超过2,000名马来西亚学生跨堤来新加坡上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小学与中学阶段。

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在新加坡定居、但最初也是“跨堤起家”的家庭。

而在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配合教育部的资料中也曾提到:

“过去10年,来自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学生签证(Student’s Pass)申请量持续上涨,其中柔佛州(Johor)占据绝大多数。”

更别说2023年以后,随着关卡恢复全面通关,每逢开学季,马来西亚旅行社和“学生通关巴士”订单爆满,一辆巴士可搭载40-50人,基本全是学生

甚至兀兰关卡曾在早上5点开放“学生专用快速通道”,只为了帮助这些跨堤的孩子能早点到校。


我家娃的同桌——一个小小跨堤者

我家孩子小学时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位小小跨堤勇士。每天凌晨四点爬起来,从新山出发,先坐摩托再换小巴,然后在新加坡第一道关口等着校车接送。年纪虽小,却独立得让人心疼。

没有父母陪同,没有大人“护送”,他一手握着护照,一手提着书包,穿过拥挤的人潮,在灰蒙的晨光中排队通关。


这种独立能力,甩新加坡本地孩子几条街。你以为他回家就能轻松休息?别傻了,课后补习、作业、考试,通通也不会少。

甚至有时还要在校车上补眠+吃晚餐+复习功课,一条龙服务。


“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本地家长的困惑

很多新加坡家长看到这样的孩子,第一反应都是:“为什么不让他在马来西亚读书呢?每天这样奔波,多累啊!睡眠和健康不是更重要吗?教育真的值得排第一吗?”

这种疑问其实很自然。毕竟从本地人的视角出发,他们已经拥有了稳定的教育资源、居留身份、生活节奏。站在终点的人,自然很难理解起点的挣扎。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马来西亚华人家长,在眼前摆着一个可以让孩子接受世界顶尖公立教育、语言环境更国际化、未来就业与升学机会更广的选项,你真的能无动于衷吗?

更何况,新加坡PR,是很多马来西亚家庭梦寐以求的“身份”。谁不想在教育之路上,为孩子多博一个可能?

顺带一提,截至2023年,新加坡永久居民中有超过49%是马来西亚籍人士,其中很大一部分家庭正是通过“子女就学—母亲陪读—父亲工作—全家转PR”这一经典路径实现身份转换。


“辛苦,但我们甘之如饴”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位叫曾小姐的女孩,从7岁开始每天凌晨4点起床,从新山跨境到新加坡求学,整整坚持了10年。

每天只睡4小时,经常在课堂上偷偷打盹,老师们心知肚明却也默默包容。

疫情爆发后,她和父亲、姐姐步行跨境,只为不耽误O水准考试。最后,她也如愿拿到了新加坡PR。


很多人说她“太卷”“太苦”,但她却说:“我一点也不后悔。”那条繁忙的长堤,是她青春的一部分。她也明白,那些看起来很苦的坚持,其实正是她通往未来的通行证。


小小书包,大大人生

我总觉得,这些在新柔长堤上奔波的孩子,就像生活丢下的一枚枚“种子”,虽不在温室,却有着更强的生命力。

他们学会了纪律、自律、独立和责任。他们习惯了清晨的拥堵与熙攘,也逐渐看懂了父母无言的坚持。

我们在新加坡偶尔堵在关卡口时会抱怨,但这些孩子却是每天都在“堵”,而且从来没有叫苦。

他们背着比人还大的书包,握着护照一步一步往前挪,既是为了一节数学课,更是为了一条未来的路。

致敬每一个“跨堤求学者”!!!

是的,也许跨堤的孩子很累,也许他们的睡眠不足,也许他们被逼早熟。

但我相信,在他们长大的那天,他们会回头看看这段“凌晨四点的青春”,会发现,那不是苦难,而是一种早早赋予他们的坚韧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九龙重案组深夜通报:香港黄金盗窃案已拘捕12男1女,有黑帮成员参与,女子涉嫌隐匿丈夫行踪

西九龙重案组深夜通报:香港黄金盗窃案已拘捕12男1女,有黑帮成员参与,女子涉嫌隐匿丈夫行踪

极目新闻
2025-09-19 00:37:04
雨雨雨!河南这场雨还要下多久?最新预报来了

雨雨雨!河南这场雨还要下多久?最新预报来了

鲁中晨报
2025-09-19 11:48:03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胯宽腰粗”的身材太有看点了,黑色瑜伽裤,穿出霸气十足高级感

“胯宽腰粗”的身材太有看点了,黑色瑜伽裤,穿出霸气十足高级感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9 15:20:20
女子和情夫在家发生关系,情夫看到她和别人不雅视频,女子被掐死

女子和情夫在家发生关系,情夫看到她和别人不雅视频,女子被掐死

丫头舫
2025-09-19 15:31:55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疯说时尚
2025-09-19 09:19:06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乐聊球
2025-09-19 13:01:38
金正恩视察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指导无人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金正恩视察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指导无人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扬子晚报
2025-09-19 11:57:32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顾史
2025-07-08 21:02:11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0:09
离了?蒋勤勤低头落泪难掩悲伤,陈建斌眼缠纱布,20年夫妻互动反常

离了?蒋勤勤低头落泪难掩悲伤,陈建斌眼缠纱布,20年夫妻互动反常

八星人
2025-09-18 16:09:54
山东入室抢婴案主犯听到被判死缓后破口大骂,受害人家属:他还当庭称要上诉,我们也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山东入室抢婴案主犯听到被判死缓后破口大骂,受害人家属:他还当庭称要上诉,我们也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极目新闻
2025-09-19 11:41:16
小米紧急召回30%的SU7:新国标几乎1:1复刻了“小米爆燃事故”现场

小米紧急召回30%的SU7:新国标几乎1:1复刻了“小米爆燃事故”现场

8099999街头巷尾
2025-09-19 13:56:23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

回京历史梦
2025-09-19 14:48:43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清晖有墨
2025-09-18 11:28:19
南京急了,8000万挖隧道连接南京北站与新林场站,为南京北站引流

南京急了,8000万挖隧道连接南京北站与新林场站,为南京北站引流

妙知
2025-09-19 10:12:01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扶苏聊历史
2025-09-19 15:47:41
气象站——超声波一体式气象站的功能

气象站——超声波一体式气象站的功能

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5-09-17 17:00:00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时玉宝不再担任职务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时玉宝不再担任职务的通知

贵阳网
2025-09-19 11:46:14
实探苹果北京门店:iPhone17系列现货售罄,黄牛加价最高达千元

实探苹果北京门店:iPhone17系列现货售罄,黄牛加价最高达千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2:45:59
2025-09-19 16:36:49
伢伢复盘
伢伢复盘
欢迎关注伢伢复盘。
622文章数 3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当我的孩子是差生(深度好文)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本地
健康
手机

今秋这件“瘦瘦衫”必穿!巨in巨洋气,上身瘦十斤!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三星Project Moohan XR头显疑似推迟发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