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710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中午,万叔照例去楼下打了一份烧鸭饭,上来,看见王富贵、李翠花,张二狗几个,齐刷刷的点了外卖。
还送过来一杯饮料,喏,老板,请你喝的。
咋回事儿?万叔问。
二狗说,美团和京东打架,阿里杀进来了。
以下是正文。
王富贵问,万叔,当时美团和京东打架的时候,你去了北京现场调研。
现在阿里下场,直接把外卖拉进了淘宝首页,各种补贴打到差不多吃饭不要钱。
![]()
不都说外卖不赚钱嘛?
为啥大家都争着往里进?
你能不能从商业、战略的角度,拆解一下。
万叔说,为什么不是你去拆解一下呢?
这样,你查资料,收集信息,下午下班之前,公司里做个简单的汇报。
王富贵脸一红,这……太赶了吧。
万叔说,赶个屁,AI辅助,你预设观点,然后数据和逻辑验证,简单做个PPT,快去。
下面的内容,就是公司5:30的分享,万叔整理的笔记,热乎的。
王富贵站在会议室前面,万叔,各位同事,这次事件始于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增加500亿补贴。
7月5日周末,恰逢暑假开始的第一个周末,极端炎热天气导致外卖需求激增,美团不得不紧急应战。
昨天晚上美团服务器直接崩溃,为了稳住用户不去其他平台,他们追加了更多优惠券。
有人甚至整理出了"薅羊毛口诀",教大家如何买速冻饺子、雪糕预订单最划算。
我问了一下同事们,公司几个小伙伴,昨天知道消息的,大多下了4、5单。
而全国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仅昨天一天,三大平台的补贴金额就超过5亿元。
外卖是美团的基本盘,美团跟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大家笑了,喝着不要钱的奶茶,办公室里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王富贵总结说,美团好不容易从百团大战里杀出来,以为自己霸占外卖江湖了,结果抬头一看,天上几个神仙(阿里、京东、拼多多、腾讯、字节)盯着他。
又一场神界战争要打响了。
![]()
万叔问,我有个不明白的。
明明外卖是个低毛利业务,为什么平台间又开启了混战?
王富贵说,这个问题我查过。
大概是这样的。
从数据上看,美团目前占据外卖市场约70%份额,饿了么约30%,京东刚入局,份额很小。
美团近年来开始入侵京东的地盘,做闪购、3C和生鲜业务。京东为了反击,进入外卖市场。
万叔说,这个我之前写过,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阿里又会进入这个市场呢?
王富贵说,大概是因为,京东的逻辑,让阿里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看到了机会。
京东的反击,让大家都看到了,原来高频外卖场景+交叉补贴,是可以对电商业务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
但外界对京东入局这事儿,不看好。
因为京东现金流紧张,没法长期烧钱,打美团腹地,也跟你之前写的一样,属于低成本入侵对方核心业务,看对手跟不跟。
至于对京东的提振作用,有效果,但效果不大。
而且,我查到的消息,京东的"品质外卖"定位很尴尬,就像高级餐厅卖麻辣烫。便宜做不到,贵了没人买。
多年前百度外卖,已经验证了这条路走不通。
而阿里不一样,阿里做的是平台生意,阿里的流量直接可以换成钱。
所以,直接开曝光,直接倒流赚钱,比京东要更精准可控,链路更短。
万叔说,我补充一下阿里京东的模式。
京东主要靠自营卖货赚差价。
![]()
阿里是平台,主要靠卖流量赚钱,货是商家的。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并购都是薅其它APP流量的原因.
王富贵说,对,而且阿里是有基本盘的。
之前饿了么事业部,现在直接并入天淘集团,一起冲击美团的外卖霸主地位。
如果能把3:7的市场份额改写,对整个天淘+饿了么生态,都是极大的改善。
万叔说,挺好,看得出你有观点、有深入研究,不是简单的讲讲新闻和数据。
那,对这个事情,你的预测是?
王富贵说,现在,暑假刚开始,是外卖消费高峰期,谁能在这个时间点抢占市场,谁就能影响未来两个月的市场格局。
另外,有人把这次的逻辑,和当年阿里腾讯打仗的逻辑相提并论。
阿里为什么疯狂想做社交,也是当时提出的用户注意力总值的逻辑。
意思是,人们用于手机APP的总时间是有上限的,所以要争夺的,是打开APP的时间。
这次要争夺的,是用户打开APP的频次。
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在淘宝主页加标签,而不是推饿了么的原因。
翠花说,这像之前可口可乐提出来的,要争夺自家饮料在人们胃里的份额,而不是仅仅盯着百事可乐打阵地战。
王富贵说,这个逻辑,把外卖这件事,重构成互联网平台流量入口争夺战,所以大概率阿里、甚至腾讯、字节都会加入。
而且,我觉得大概率,疯狂补贴会持续到至少年底。
一是外卖市场规模庞大。据预测,到2030年高频餐饮外卖市场将达到2.4万亿,即时购物零售市场约1.5万亿。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么大的蛋糕。
二是入口价值巨大。美团CEO王兴曾说过,美团是"超级APP",每个用户每天都会打开。这种高频场景可以引流到酒店、电影、旅游等低频高价值业务。
三是补贴成本可控。这些平台早已建立了完善的算法模型,能精准预测每一分钱补贴带来的增量效果,不会盲目烧钱。
四是战略意义重大。谁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出,谁就能主导未来的即时零售生态。
万叔问,有模有样的,你这些观点,是你自己提炼出来的,还是从AI那里抄来的?
王富贵说,还是用的麦肯锡方法论的那一套,先提出假设,然后找证据。
如果支持假设就用逻辑串起来。
如果不支持假设,就干掉换一个结论。
![]()
比如我之前觉得,阿里肯定打不进来,因为以前打过了,就被否决了。
因为这次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是天淘对美团,而不是饿了么对美团。
另外,我基于自身常年拼好饭的经验,还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万叔你的读者比较高端,可能用不着。
但对打工人来说,应该能省不少钱。
一是多平台注册。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都要装,每个平台都有独家优惠。
二是关注优惠群。很多微信群和QQ群会分享最新的优惠券信息,大家需要的话我也可以拉你们。
三是合理使用预订单。很多平台允许提前一天下单,可以锁定优惠。
讲完,大家鼓掌。
万叔总结说,你讲得挺好的,一下午能做出这种深度的研究,不光是因为AI,你也功不可没。
因为AI的加入,咨询行业,也会迎来深度的变革。
但产生符合客户观感的洞见的能力,AI一时半会理解不了,所以短期你不用担心失业。
我补充一点。
从之前的15-18年互联网大战来看,比如以前的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在巨头烧钱培养用户习惯的时候,是极少数普通人薅羊毛的机会。
所以,你们赶上薅就赶紧薅。
等到平台稳定、格局稳固了,你连被统战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大厂不是傻子,为什么突然集体撒币?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万叔敢打赌,字节和拼多多这两个卷王,迟早也会加入战局。
等到烧差不多了,更高层次的权力介入,大家坐下来分蛋糕。
万叔最后说,你们都觉得这是平台之间的战争,但在万叔看来,这是一场更大棋局的一部分。
当下行经济遇到消费不振,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直接撒币不合适,但让平台烧钱,既能刺激消费,又能帮民众降低生活成本,还能促进行业整合,一举多得。
最后的赢家,还是上面的操盘手。
![]()
关注万叔,阶级跃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