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K1373次列车在浙江金华因为事故脱线停运约3小时,因车厢空调失效,车内极度闷热,有乘客拿安全锤砸碎车窗。后来,他被警方带走,处以“批评教育”后放行。
需要批评他什么呢?批评他实在不耐热?批评他做了大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发布情况说明。这个情况说明,充满了“铁老大”的傲慢,没有一点对当时旅客的共情和歉意。
一句话总结就是:虽然车厢很闷热,虽然有人还被热晕了,但是我们没错,我们还给大家送了矿泉水呢。你砸窗就是错了。只给你批评教育,是给你脸了。
原文如下:
“列车工作人员对车内闷热和旅客耐受情况跟踪研判,认为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22时04分许,3号车厢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试图砸车窗,列车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未果,导致一块车窗玻璃被砸破。为防止旅客跳窗发生意外,一名列车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张开双臂、拦在窗前,乘警及其他列车工作人员共同做好现场隔离防护。”
铁路虽然已经转成了企业,但是代代相传的机关作风还是很浓厚。
小时候坐绿皮车,一老农蹲在过道抽烟,一个年轻男性列车员飞起就是一脚。老农只能卑微地讪笑。
要说明的是,那个年代,“火车上不抽烟”还远没有成为一条普遍知识。一个很少出门的人,是很可能无意犯错的。现在都2025了,时不时还有在高铁上抽烟被查获的。
在车上抽烟当然不对。不过你这一脚直接踹人脸上是不是过于霸气了点?
所谓“机关作风”,实际上就是“权力至上”,是不把对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同类”。你必须乖乖听我的,你不允许做任何逾矩之事。
守护公共安全,这么做当然是必要的。不过,当遇到意外突发事件,你越是乖宝宝,就越危险。
逻辑很简单,车上乘客很多,铁路的服务意识再强,也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有些人在气温二十八九度可能就已经要犯心脏病了,有些人三十四五度也觉得还行。
权力机关擅长的是做统一标准千人一面的事,而不是个性化的服务。所以尽管有人已经出现严重不适,铁路机关还是认为“没有达到必须开门开窗的条件”。你这不是还没死么。
那么这个时候,当它无法对你的生命负责,你就只有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当车里的温度一秒比一秒高,一秒比一秒更窒息,你还在那乖乖等列车员的矿泉水吗?
司马光砸缸的时候,他会不会去考虑“不行,砸缸是破坏私人财产”?
我们从小生活在权力构成的系统里。我们相信组织、相信机关,甚至崇拜权力。有些老人家去政务中心办点事,对工作人员都十分卑微。他们尊重的不是作为人的工作人员,而是作为权力代表的工作人员。
在这趟空调失效的列车上,那块窗户就是权力的代表。正常情况下,它能保护你的安全,但是现在,它反而成了你生命的威胁。
平心而论,我如果在那趟车上,可能很难鼓起勇气去砸破它。
因为,砸破它,我有违法的风险。因为,列车员不让我砸,而我从小都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
但是,我呼吸得很难受,我很恐惧,不知道空调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我就希望有人跳出来,砸掉它。
这次如果没有舆论,那位带头砸窗者恐怕还会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但是从民众的角度来说,“情况危急”到了什么程度才允许自救?这是一件不可以对赌的事情。
因为,对赌有可能让自己丧命。丧命后,你只是出现在官方通报里的一个数字,然后换来一句“我们对此深感痛心”。
在特殊情况下,没有人能说得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将会有多严重。这时候,预留的砸窗设施本来就是需要起到作用的——不然要它们真当摆设?
如果身处困境中的我们还希望有人替我们砸窗,我们今天就必须为砸窗人发声。
车窗易补,人心难补。铁路部门当以此为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