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书单
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
学堂君:读了程中原与夏杏珍老师的《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竟有些发颤。这不是一本寻常的历史著作,而像一束强光,刺破了教科书里那些扁平化的叙事,这本书会告诉你那些被简化成口号或结论的“转折点”,是由无数个体的挣扎、妥协、勇气与隐痛编织而成的。书中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非常难得且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力作。
《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第2版)
程中原、夏杏珍 著
豆瓣评分:暂无
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中的很多细节并非野史轶闻,而是两位深耕国史三十年的学者,从尘封档案与亲历者口述中打捞出的“历史基因切片”。
比如:1959年庐山上,毛主席用秦穆公“引咎自责”的故事点醒全dang领导者需担责的深意;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前夜,那场牵动中南海神经的无声博弈;更震撼的是张闻天在动乱年代里,于牛棚昏暗灯光下写就的十万字笔记——纵然身陷囹圄,思想的火焰从未熄灭。这些都能给你带来很强烈的史观冲击。
书中最锋利之处,在于撕开标签,还原人性的复杂光谱。当读到“周扬一案”中那句“敌乎?友乎?”的诘问时,会让人突然意识到:历史中的“站队”从来非黑即白,更多人在时代洪流中是被裹挟着、探索着、修正着前行的。陈云“多谋善断”的决策艺术背后,是深夜拨算珠反复推演经济数据的枯坐;小平同志主持1975年整顿的雷厉风行里,藏着他对科技人员一句朴素的嘱托——“把日子过好”……这些血肉饱满的瞬间,让伟人走下神坛,却让精神真正扎根。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里面中美学者三人谈的章节,将中国转型置于冷战格局中审视——当外界以为我们在闭门搞运动时,小平同志已悄悄铺展外交棋局;当“第二次结合”的探索被写入dang章,其背后竟是数十年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突围。这种视角下,历史不再是孤立的“内政剧”,而是一场关乎文明抉择的宏大实验。
这本书通过人物与事件交织的视角还原历史进程,它没有非此即彼的史观,不煽情,不简化,读完会深刻感受到,这条路是无数人用肉身丈量出来的——有跌倒的淤青,也有挺立的脊梁。而我们今天所有的前行,仍踏在他们未凉的足迹上。
点击下方,这本书可以为你,非常 系统的梳理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核心人物关系,一定别错过。
---------- 完----------
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等,点下方查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