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览又有新惊喜啦!这次,又有两位殷商青铜“宝藏选手”——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和兽面纹青铜贯耳壶,要进京和大家见面啦!
兽面纹扁体筒形觥
通高67厘米,通宽41厘米,圈足高10厘米
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双楚村出土
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汨罗市博物馆)藏
青铜觥器身呈扁圆形,直口、长流、深腹、平底、高圈足。器身上以云雷纹为底纹,上腹两侧装饰有羊角牺兽,腹部和圈足的主要纹饰是兽面纹。口部饰有菱形纹,流口以下至圈足饰有形扉棱,鋬外侧则饰有鱼纹和蝉纹。出土时铜觥侧置平放,鋬朝上,流朝下,有一件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倒置于器物腹内。
•••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的,正是拥有精美独特造型的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现在,话筒交给它:
嘿,宝子们!我们是来自殷商的「青铜黄金搭档」——兽面纹扁体筒形觥和兽面纹青铜贯耳壶!最近殷商“朋友圈”都在疯狂转发一则消息:我们哥俩要进京“出差”啦!实属荣幸呐!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大家见面啦!
先自我介绍下,我是兽面纹扁体筒形觥,往展厅里一站,绝对是全场焦点!我长着扁圆的身子,直口、长流、深腹、平底,配上高圈足,复古又大气。
商代工匠们还在我身上“画”满了图案,每一笔都是三千年前的“潮流设计”,论造型独特精美,我可不输童话里的阿拉丁神灯!
再介绍下我的“跟屁虫”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当年我出土的时候,贯耳壶老弟正乖乖“躺”在我肚子里呢!它虽然个头比我小一圈,但“颜值”一点不输!直口、深腹、平底、矮圈足,口两侧的管状耳就像俏皮的小耳朵。口沿下的弦纹和宽口兽面纹,圈足的勾连云纹,和我的纹饰风格超搭!我俩可谓妥妥的“顶流”!
朋友们,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不要让忙碌的生活成为错过的借口,不要让犹豫在未来变成深深的遗憾。赶紧召集身边热爱历史、喜欢探索的伙伴,一起来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约。错过这次,真的会抱憾许久!我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满心期待与你们相逢!
•••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
兽面纹青铜贯耳壶
通高31厘米,上口径12厘米,圈足底径15厘米
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双楚村出土
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汨罗市博物馆) 藏
兽面纹青铜贯耳壶为直口、深腹、平底、矮圈足,口两侧还装饰了一对管状耳。口沿下方装饰有弦纹和宽口的兽面纹,而圈足饰有一周勾连云纹。这种风格的铜壶在新干大洋洲商墓中也有出土。这件铜壶出土时倒置于一件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器物腹内。
•••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
我们的“出差”时间是7月1日—10月12日,这次来北京“出差”,我俩可是带着沉甸甸的“文化行李”!
想知道商代工匠怎么打造出这些精美纹路?我们“兄弟俩”为什么会“套娃式”出土?这里面的故事,你们想了解吗?从盛夏到金秋,足足100多天,我们哪儿也不去,就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着大家前来唠嗑。
100多天转眼就过,错过这次,下次见面还不知道要等多久!现在,快约上家人朋友,来现场听我们讲殷商的那些事儿,咱们不见不散!
•••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