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欧洲热爆了!法国学校关闭,德国大范围高温预警,地中海海洋温度创纪录!世界气象组织警告

0
分享至

据新华社报道,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日发布报告说,欧洲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今年6月或成为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之一。报告指出,今年6月,欧洲多地持续出现气温偏高现象,西欧地区已先后经历两轮热浪。报告还预测,未来几天,欧洲大部分地区将持续遭遇高温天气。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近期观测到的气温更常见于7月和8月,每年夏季通常仅出现几次。”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候战略负责人萨曼莎·伯吉斯说,气候变化让热浪发生得更频繁、更强烈,影响范围也更广。

多国气象机构数据显示,近期西班牙韦尔瓦省气温一度高达46摄氏度,创下西班牙6月最高气温纪录;法国气象局6月30日对全国84个省发布热浪橙色警戒,多个省份7月1日升级为红色警戒。此外,意大利、希腊、瑞士、德国等国也发布了高温预警,提醒公众加强防暑措施。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报告称,欧洲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今年6月或成为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之一。而在刚刚到来的7月,欧洲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欧洲多地热浪持续

据央视新闻7月2日报道,7月1日,法国高温天气持续。法国气象机构称,1日法国的气温将达到本轮高温天气的峰值,部分地区气温将超过40摄氏度。法国教育部表示,由于高温天气,该国大约1350所学校完全或部分关闭。此外,出于安全保障,法国著名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管理部门1日暂停向游客开放铁塔的顶部区域。

天气预报显示,7月1日,西班牙塞维利亚省的最高气温将达到43摄氏度。当地居民和游客都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

与此同时,意大利、希腊、瑞士等国近日也都发布了高温预警,提醒公众加强防暑措施。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除了陆地气温,今年6月,地中海也出现了创纪录的海洋表面温度。气候专家称,今年6月份地中海的平均温度比往年同期高出3到6摄氏度。如此高的海洋温度出现在8月之前是罕见的,可能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此外,7月1日,德国多地也遭遇大范围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8摄氏度。气象学家警告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2日德国将迎来今年气温最高的一天,局部地区气温预计将会达到40摄氏度。

德国气象局称,目前一股高温气团从欧洲西南部席卷德国,并持续升温。除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外,德国普遍存在高温天气。同时,西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持续性的极端高温天气。除了部分沿海地区和山区外,大部分地区都发布了高温警报。

德国气象局称,在对约2000个测量站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出了一份报告,自2010年以来,德国每年的6月份都过热,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今年德国6月的平均气温为18.5摄氏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参考值15.4摄氏度高出3.1摄氏度。

此外,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影响,德国森林火险等级也显著上升,德国也发布了森林火险提醒。受持续干旱影响,莱茵河的航运也受阻,部分河段货船不能满载通行。随着热浪事件不断增多,脆弱人群还将面临严重健康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

据央视新闻7月2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1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初夏酷热的天气给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带来了足以危及生命的高温,而且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人类将更频繁面对类似的高温,甚至是比现在更严重的情况。

纳利斯表示,通常情况下,七月就是北半球各地气温最高的月份,但今年的北半球气温尤其地高,而且高温来得比以往更早,特别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热浪侵袭。她介绍说,这是因为欧洲西部目前正受到一股强高压影响。而高温给地中海带来的水温升高进一步加剧了陆地上的极端高温的出现。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6月,西欧和西南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打破了当地的月度纪录。纳利斯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危险的高温天气正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她强调,各国气象和水文部门的早期预警对于防止更多人因极端高温事件死亡至关重要。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欧洲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到2050年,大约一半的欧洲人可能在夏季面临高度或极高的热应激风险。

全球变暖放大“热穹顶”效应

据新华社报道,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极端高温事件预计将在许多地区变得更常见、更剧烈且持续时间更长,夏季高温来得越来越早。这些变化将对人类健康、粮食与水资源安全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

针对本轮北半球高温天气,多国专家将其归因为“热穹顶”效应。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科学家尤利恩·尼古拉斯解释说,极端高温事件通常与高压系统相关,它们如同“热穹顶”一样,将暖空气困于地表附近,造成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全球变暖进一步放大了“热穹顶”效应带来的影响。

尼古拉斯表示,今年高温天气发生得较早,这反映出一个更广泛的趋势:随着全球变暖,高温季节提前开始,热浪也更早出现。英国雷丁大学气候专家理查德·艾伦也认为,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些天气模式,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依然是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寒潮也是其中之一。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6月入冬以来已经历多次寒潮。在新南威尔士州古尔本市,22日早上的温度已达到零下10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27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显示,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专家认为,这是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等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亿成本拖了8年,《美人鱼2》烂尾,华谊连亏5年,周星驰也很无奈

6亿成本拖了8年,《美人鱼2》烂尾,华谊连亏5年,周星驰也很无奈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11-19 23:17:51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1:03:43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甲流”来势汹汹,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甲流”来势汹汹,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20 04:57:08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留学生日报
2025-11-19 13:41:05
胡彦斌与易梦玲无直接商业关联

胡彦斌与易梦玲无直接商业关联

雷达财经
2025-11-20 17:52:48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诗词中国
2025-11-16 19:43:12
本人确认!上季得分王萨姆纳确认加盟广东男篮 组建四外援争冠

本人确认!上季得分王萨姆纳确认加盟广东男篮 组建四外援争冠

醉卧浮生
2025-11-20 14:39:45
雷军真的急了,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大家看

雷军真的急了,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大家看

科技头版Pro
2025-11-18 15:04:34
特朗普点名马斯克:“有好好谢过我吗?”马斯克马上发感谢帖

特朗普点名马斯克:“有好好谢过我吗?”马斯克马上发感谢帖

界面新闻
2025-11-20 16:02:08
内斗9年,分红530亿!“疫苗之王”拉响警报

内斗9年,分红530亿!“疫苗之王”拉响警报

大猫财经Pro
2025-11-20 17:32:39
男子开3千公里参加战友婚礼,随礼8万,到家接到电话:看看后备箱

男子开3千公里参加战友婚礼,随礼8万,到家接到电话:看看后备箱

温情邮局
2025-08-18 14:57:26
骨干团集体叛逃,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骨干团集体叛逃,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博览历史
2025-11-19 19:30:02
积极抢攻占据绝对优势!王楚钦横扫许昕!助力北京3-1上海夺冠!

积极抢攻占据绝对优势!王楚钦横扫许昕!助力北京3-1上海夺冠!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20 20:44:23
日媒分析:这个动作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日媒分析:这个动作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扬子晚报
2025-11-19 21:55:53
古时候,普通人每天吃什么?放到现代,你可能一口都咽不下去

古时候,普通人每天吃什么?放到现代,你可能一口都咽不下去

削桐作琴
2025-10-31 15:12:11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被打服?25岁王楚钦头磕球台+苦笑叉腰!5天内两遭樊振东逆转双杀

被打服?25岁王楚钦头磕球台+苦笑叉腰!5天内两遭樊振东逆转双杀

我爱英超
2025-11-20 19:54:45
2025-11-20 22:36:49
每日经济新闻 incentive-icons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1407317文章数 27201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旅游要闻

上观时评 丨秋假撞上免门票,“人挤人”有招吗

数码要闻

和旧显卡说再见:Blender 5.0正式发布 至少需GeForce 900系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