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滑稽先生,金星下凡
东方朔自幼便能降龙伏虎,成年后向汉武帝自荐,却仅被委以文学侍从之职,满腹才华难以施展。每当汉武帝遭遇仙怪之事,皆由东方朔揭示其中奥秘,然而他终其一生,仅为汉武帝身边的一名滑稽官员。直至其死后,酷爱寻访神仙高道的汉武帝才得知,他实为天上的金星下凡。
东方朔,字曼倩,山东琅琊人,生活于汉武帝时期。其母田氏因梦见太白金星,醒来后便怀上了他,故有传说称他为太白金星转世。东方朔智慧过人,言辞幽默,常常语出惊人。在两汉时期,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东方朔出生的第三天,父母便不幸双双离世。一位邻家的妇女怜悯他,将他抱养,当时正值东方微白,便以“东方”作为他的姓氏。东方朔三岁时,便能过目不忘,阅读天下任何经书秘文,且常指着空中自言自语。某日,养母突然发现东方朔不见了,一个多月后他才返回,养母为让他吸取教训,便打了他一顿。然而,没过几天,东方朔再度离去,一年后才归来。养母见之大惊,责问道:“你一走就是一年,难道不知我会担忧吗?”东方朔答道:“我仅在紫泥海游玩了一天,海中的紫水弄脏了我的衣裳,我便前往虞泉清洗。洗毕,在冥间的崇台小憩,冥间王公赐我红色栗子和玉器琼浆,险些撑坏,又饮下半杯九天黄露。醒来后,归途中遇见一只黑虎,便骑它返回。因急于赶路,我猛击虎身,老虎竟咬伤了我的脚。我清晨出发,中午便回,怎会说我去了一年呢?”养母听后心生怜惜,撕下一块青衣布为他包扎伤口。后来,东方朔再次离家,行至万里之外,见一株枯树,便将养母裹在他脚上的布挂在树上,那布瞬间化作一条龙,他骑龙而归。后人将那地称为“布龙泽”。
![]()
有一次,汉武帝在灵光殿休息时,将东方朔召至寝宫绮窗前的丝绸帐内,向他请教道:“汉朝皇室应选用阴阳五行中的哪一德呢?”东方朔答道:“我曾游历过西方天界的峡谷,位于长安东面,距扶桑国尚有七万里之遥,那里有一座云山。云山的顶峰有一口井,云雾皆从此井中升腾,其颜色与主宰世间帝王的‘五行’德运完全吻合。若帝王属土德,井中便升起黄云;若属金德,则升起白云;若属火德,则升起红云;若属水德,则升起黑云。”武帝听后,深以为然。
东方朔曾游历至五色祥云升起之地,获得一匹神马,高达九尺。武帝好奇此为何种神兽,东方朔答道:“昔日西王母驾云光宝车探访东王父,途中解下驾车之马,马儿奔至东王父的灵芝田中。东王父震怒,将马驱至天河之滨。恰逢我前往朝拜东王父,便骑此马返回。此马绕日三圈后疾驰至汉关,关门尚未关闭。我在马上小憩,不觉已抵家。”
武帝询问马名,东方朔回答:“依其特性,命名为‘步影驹’。”并补充道,“自这马降临世间,我再骑乘时,竟如劣马笨驴般迟缓。我在五色祥云升起之处种下千顷草场,位于九景山东侧,此草两千年一开花,明年正值花期,我将割草喂养,马儿便无需再饿。”
东方朔继续道:“我曾远赴东方极地,途经吉云之泽。”武帝问:“何为吉云?”东方朔解释:“吉云国以云色占卜吉凶。若有吉事将至,满室升腾五色祥云,光彩夺目。五色吉云若落花草树木,即化五色露珠,露水甘甜异常。”武帝追问:“能否取吉云与五色露?”东方朔答:“待我以吉云草喂饱马儿,骑之即可取回,一日可往返两三趟。”
于是,东方朔骑神马东行,夜间归来,携回黑、白、青、黄四色露水,盛于青色琉璃杯中,每杯半升,献于武帝。武帝将五色露赐予大臣,饮者皆返老还童,病者即刻痊愈。
![]()
汉武帝某次在未央宫设宴,正欲品尝佳肴,忽闻有人言:“老臣冒死前来诉苦。”却不见人影,寻觅良久,方在房梁上瞧见一老翁,身长仅八九寸,红颜遍布皱纹,须发皆银白,拄杖佝偻而行,显得极为老迈。
武帝问道:“老人家姓甚名谁,家居何处?有何苦衷,尽管道来。”老翁顺柱而下,放下拐杖磕头,仅叹息不语,随后仰首望屋,复俯身指武帝之脚,倏忽间消失无踪。武帝惊异不已,不明所以。思忖片刻,料定东方朔必知其详,遂召之询问。东方朔答道:“此翁名藻,乃水木之精华,夏居深林,冬潜深河。陛下连日大兴土木,毁其居所,故来诉苦。仰屋俯脚之意,是望陛下宫室至此足矣。”武帝闻言,颇感惭愧,遂下令停工。
一日,武帝游至瓠子河,忽闻水底有奏乐歌唱之声。那梁上老翁与众多少年一同现身,皆着绛衣素带,服饰鲜亮,身长亦八九寸,虽自水中出,衣却不湿。武帝正欲用餐,见状遂止,邀其共坐。武帝问:“水底乐声,可是尔等所为?”老翁答:“老臣前次冒死进言,幸蒙陛下恩准停工,保全我等居所,故欢庆至此。”武帝曰:“可否为我奏上一曲?”老翁答:“乐器已备,特为陛下献艺。”随即一高者弹弦而歌,歌词大意:“天地之德,降以大仁;怜悯幽魂,停斧息锤;保窟庇身,愿君万寿。”歌声与人无异,二人吹箫笛伴奏,音律和谐,清越之声绕梁不绝。
武帝龙颜大悦,举杯而言:“朕无甚仁德,岂敢当此赞誉。”老翁等人纷纷起身行礼,接过酒杯,连饮数升而不醉。他们献上一枚紫色的海螺壳,内中物状似牛油。武帝困惑道:“朕孤陋寡闻,未识此物。”众人答曰:“东方先生识之。”武帝又问:“可否再呈些许奇珍异宝,供朕一观?”老翁回首命人取洞穴之宝,一人转身没入水中,瞬息即返,手捧一颗硕大珍珠,直径数寸,光彩夺目,举世无双。武帝甚喜,取而赏玩。须臾间,老翁等人忽然隐去。
![]()
汉武帝召见东方朔,询问紫螺壳的来历。东方朔答道:“这是蛟龙的骨髓,用以涂脸,可令脸色焕然。女子怀孕时使用,分娩将更为顺利。”后宫中若有难产者,试用后果然奇效显著。武帝以此油涂面,肌肤变得细腻滑润,光彩照人。武帝又问:“为何这珍珠被称为洞穴珠?”东方朔解释:“河底有一深达数百尺的洞穴,穴中有一红色蚌,所产珍珠因此得名。”武帝听后,深感惊叹,对东方朔的博学多才颇为钦佩。
一年腊月,御花园梅花盛开,香气袭人。东方朔前来赏梅,刚踏入园中,便见一宫女欲投井自尽,急忙上前劝阻,问道:“姑娘何故轻生?”宫女见是东方大人,便道:“奴婢名元宵,乃后宫宫女,多年未与亲人团聚,眼见新年将逝,仍不得相见,心中悲苦,遂生绝念。”东方朔闻言,心生怜悯,思及后宫数百宫女长年与家人隔绝,谁无父母之情?遂答应元宵设法助其团圆。
东方朔归家后苦思良策,终得一妙计。他不远千里寻至元宵家中,向其父母详细交代一番。返回京城后,在长安街设摊卖卦。百姓皆知其学问渊博,纷纷前来求卜,却见卦条上均书“正月十五火焚身”七字,众人惊恐,急求化解之道。东方朔沉吟片刻,告知众人:“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将遣‘红衣仙姑’下凡巡视,若城中百姓诚心祈求,或许能免此灾祸。”
![]()
十五那天,果然出现了一位红衣仙姑,她声称玉皇大帝要在天上观火,特派她前来放火。城里的百姓闻讯后,纷纷向仙姑哀求。仙姑见众人苦苦哀求,心生怜悯,便扔下一张纸条后离去。百姓拾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灭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得知此事后,急忙召东方朔前来商议。东方朔灵机一动,提议道:“火神喜爱汤圆,可命人制作上等汤圆,正月十五供奉火神,以求宽恕。再命全城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红灯、放焰火,以瞒过玉皇大帝的眼目。”武帝听罢,立即命宫中擅长做汤圆的元宵加紧制作,并下令城中官宦百姓家家户户扎制彩灯。正月十五当晚,武帝命宫女元宵提灯开道,东方朔手捧汤圆供奉火神。在东方朔的巧妙安排下,元宵的父母终于见到女儿,一家人得以团聚。后来,武帝认为元宵心灵手巧,制作汤圆消除了灾难,便下旨将汤圆改名为“元宵”,并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吃元宵闹花灯。
东方朔临终前,曾对一位朋友说:“天下人皆不了解我东方朔,唯有太王公知晓。”东方朔去世后,武帝听闻此事,便召太王公询问:“你了解东方朔吗?”太王公答道:“我不了解。”武帝又问:“你有什么特长?”太王公答:“我对星宿历法有所研究。”武帝追问:“天上的星宿都在吗?”太王公答:“众星俱在,唯独太白金星四十年不知所踪,近日却重现天际。”汉武帝恍然大悟,仰天长叹:“东方朔伴我十八载,竟不知他原是太白金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