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伟建回忆并购深发展并推动其转型的全过程,我们还能看到不少重要的成事法则。我简单总结为四点:第一是把握住运气,机会稍纵即逝;第二是具备判断力,有很强的决断力,当断即断;第三是勤奋且锲而不舍;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编织和利用关系网络。我们先来说第一条运气,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单伟建在新桥的老板庞德曼这样定义投资:做投资成功取决于天上多星连珠,意思是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恰到好处。反过来看,多星连珠是偶然事件,取决于运气,也取决于你是否能抓住这一运气。
新桥能收购深发展就是一种运气。前面提到了,1997年金融危机,新桥抓住机会收购了陷入困境的韩国第一银行,几年后扭亏为盈,在市场上挣得了口碑,市场上都知道新桥是收购、治理“问题银行”的专家。所以深圳市政府想到为深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国资控制的法人股时,单伟建的名字就被提了出来。最先与单伟建沟通的是一家美国律所的华人律师张钊。张钊人生经历与单伟建类似,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有着类似的中国学习、美国深造、外资打拼的经历,很容易建立信任。当这种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单伟建没有犹豫,虽然他很清楚真正能拿下这个案子,需要与市政府和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深入沟通,并不容易。
抓住机会的另一方面是善于内部沟通。单伟建对内善于充分而快速地沟通,通常通过邮件和电话。邮件可以稍微详细梳理背景和想法,电话则是迅速获得反馈的方式。他撰写邮件言简意赅,信奉一页纸总结的高效。他常引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克尔的话:假如我有时间,我的信就会短一些。言简意赅就是要花时间思考,单伟建是善于思考的人。在列举并购深发展优势的建议中,他开宗明义就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因为竞争少,长期享有稳定利差,只要经营得当就一定稳赚不赔,而且在韩国第一银行的经验也足以证明只要用对人,推动全球最佳实践落地,因地制宜创新,改造一家问题银行不难。有这样快速的思考和沟通,让单伟建快速赢得内部支持,抓住了这个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风口。
第二点是判断力。好的投资者多谋善断,而且需要有很强的决断力。用对人、推动全球实践落地、推动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有很强的判断力。
在并购谈判过程中,单伟建就意识到风控是深发展最大的软肋。当时他形容深发展就像是一辆陷入泥沼中的马车,必须快速拖出来,而一些又大又坏的不良贷款使某些人发了一笔不义之财,让深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可是谁来推动转型?新桥聘用的第一任行长韦杰夫是一位银行经验丰富的老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有在中国的管理经验,照理说应该胜任。谁知道韦杰夫上任才一个月就出现存款大幅下滑的问题,而且迟迟无法解决,没有整顿问题银行的铁腕。这时候单伟建果断换人,在一时没有好的替代人选之前,决定自己来推动转型。因为要照顾监管的面子,不能马上免去韦杰夫行长的职务,所以就让韦杰夫任命单伟建为高级顾问,主导实际的银行改革。在推动深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更换行长,还是提拔新人加入,单伟建都展示出了杀伐果断的决断力。比如他改组管理层,成立最高决策机构策略委员会,邀请广州分行行长胡跃飞加入。胡跃飞一开始竟然不愿意,谦称自己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单伟建直接下最后通牒: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你如果不想升职,说明你没有那么出色,那就不如走人。如此一番激将法果然奏效。
在这一过程中,单伟建又展现出第三个特质,勤奋和锲而不舍。韦杰夫之所以无法开展工作,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人,孤掌难鸣,畏手畏脚也就难免了。单伟建拿下控制权之后,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深发展的哪些旧人是可以信任的?总不能把所有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全都换血吧。时任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给了单伟建一个好建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360度考评,也就是让一个管理者的上级、同级和下级都给出评价,就能得出更好的结果。单伟建说干就干,马上开展对支行长以上干部的360度考核。筛选出不错的领导者候选人之后,单伟建又对每个人都做了背景调查,方法是找很多人谈话,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深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背景,靠什么担任现任职务,口碑和业绩等等。这种努力、魄力、勤奋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锲而不舍,终于让单伟建筛选出像胡跃飞这样的年轻干部可以越级提拔,构建了新的管理层,落实了集中风控的机制,同时还把基础供应链金融这样的地方创新,在全行推广。
如果说抓住运气、有判断力、敢于决断,以及勤奋和锲而不舍是重要的三点成事法则,那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建立关系网络。这可以说是做大事的基础,尤其是做股权投资。
做股权投资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知人识人的过程。有三种人需要去打交道。
一种是给你带来生意,帮助你推动的穿针引线的人。在收购深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人是最早带给他生意机会的律师张钊,最早接触的深发展的行长周林,当时周林肩负着要把问题重重的深发展控制权出售,吸引外资来改善它。第二种是决策者。能够拍板的决策者有两种,一种是马明哲这样的私企大老板,一种是像深圳市委书记和市长这样决定深圳市国资发展方向的人。前者关注的是价格,后者关注的是声誉。当时深圳市政府对于企业改革的要求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只要深发展总部留在深圳,经营良好就行。第三种是监管者。针对金融机构的并购必然绕不过去监管者,比如单伟建打了多次交道的时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如果不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不善于与人建立联系,增强信任,就很难做成大事。单伟建对此十分擅长,他坦诚待人,不说假话,善于构建人脉网络,这也让他在处理与监管机构和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时游刃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