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香港大屿山附近的海面上,一个瘦弱的女人抱着孩子在水里挣扎。
此时,她已经在海上漂了9个小时,体力快要耗尽,嘴唇发紫,脸色铁青,身上绑着的五个空油桶,是她为逃命准备的救生圈。
那时她已经58岁,却不愿意认命,身边是她最小的儿子,她想带他逃出困境并努力地活下去。
就在她快要绝望时,终于靠岸了。
然而,她刚对孩子说:“我们安全了。”可一抬头,就看见不远处站着一个香港警察。
她浑身一震,手指下意识地捏紧孩子的胳膊,脸色瞬间煞白,多年漂泊的生活让她学会警觉,任何制服都意味着风险。
让她意外的是,那名警察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后转身就离开了岸边。
那一刻,女人才如释重负,她瘫坐在沙滩上,眼泪和海水混在一起,咸得发苦。
这个女人,就是陈子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陈独秀的女儿。
01
童年时的陈子美不是逃亡者,是父亲手心里的宝。
陈独秀晚年得女,对她格外宠溺,还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喜子”,逢人便说:“我女儿最聪明、最懂事。”
那时的陈独秀虽然忙着撰文演讲,却常抽时间陪陈子美玩,教她识字、画画,还爱亲自下厨做饭哄她吃。
陈子美最爱钻进父亲的书房,一边翻着《新青年》,一边用毛笔乱涂乱画。
有一次,把整张宣纸写满了“爸爸”两个字,陈独秀看到后,气得一拍桌子,刚要发火。
结果看到陈子美小脸皱巴巴地躲在角落,顿时心软了,蹲下来一边擦地一边说:“下次再敢动我的稿子,我就罚你给我抄十遍。”可脸上却是满满笑意。
可惜这样的幸福没持续几年。
此后,父亲越来越少回家,母亲高君曼终于受不了一个不顾家的丈夫,于是提出了离婚,带着子美和弟弟离开了这个家。
从此之后,她再也没在饭桌上等到父亲归来的身影。
02
虽然父亲给他们一些生活费,可是母子三人的日子依然艰难。
不幸的是,母亲后来又病倒了,身为姐姐的陈子美就这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出门去职校上课,下午去印刷厂打杂,晚上回来还要照顾弟弟做饭。
因为常年端铁皮餐盘,导致她手上留下了烫痕,衣服总是旧得泛白,但她从不叫苦。
“爸爸不给钱吗?”邻居好心的问。
陈子美摇头说:“给三十块,可得省着花。”其实三十块连母亲的药都买不起,更别提她和弟弟的学费。
母亲病重离世那年,陈子美才二十出头,当时父亲被判刑在狱,托人送来钱和纸条,说:“愿你们平安。”
可她没有收那笔钱,只回了八个字:“不必挂念,自会努力。”
她的自尊像刀,割得干脆利落。
在陈子美最孤独的时候,她遇到了张国祥,男人比她年长十岁,穿西装、抽雪茄,说话有腔调,在舞会上对她一见钟情。
她第一次听人说:“我不是看中你是谁的女儿,是我喜欢你这个人。”
陈子美彻底沦陷了,她不顾父亲反对,执意嫁了。
可惜,她眼瞎得太彻底。
03
婚后不久,张国祥就把“表妹”接到家里当保姆,还振振有词说:“亲戚之间互相帮忙。”
那个女人长得标致,话少,眼神飘忽,陈子美隐隐察觉不对,可心存幻想,安慰自己说:“是我多心了。”
直到有一天,男人出门应酬,表妹终于绷不住了,对她说:“我才是他明媒正娶的老婆。”
那一刻,陈子美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拿起锅铲砸碎厨房的瓷碗,摔门而出,住进了旅馆,整整三天没合眼。
张国祥找来,哭着说:“我愿意和她断!”陈子美信了,最终选择原谅,但从此心里多了一道防线。
几个月后,无法走出心魔的陈子美,留下三张照片和一封信后,悄悄搬出了家。
孩子她一个也没有带走,只说:“太小,我养不起。”
此后她流落到上海,找了家医院做护士,吃住都在单位,她一度觉得这辈子不会再谈感情了,直到认识了李焕照。
04
李焕照是个好人,话不多,爱干净,脾气温吞,像极了她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俩人最终选择结婚,陈子美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一次终于能踏实过完后半生。
却没想到,前段婚姻留下的大儿子参军被冤,调查中牵出她的家庭背景。
李焕照被单位谈话三次,最后在家门口坐了一夜,第二天对她说:“子美,我撑不住了,我们分开吧。”
陈子美没哭也没挽留,只说:“你是好人,愿你好。”然后收拾行李,带着最小的儿子离开。
她知道,自己和“安稳”这两个字,永远无缘。
05
这之后的陈子美,如一根浮萍,四处漂泊。
她住过工棚、寄宿过教会、也卖过旧衣服。那年,她58岁,决定偷渡香港。
她买了五个空油桶,把它们用麻绳绑在腰上,月黑风高的晚上,她抱着孩子跳入江水,漂了九个小时,直到上岸。
到了香港后,她在纱厂工作,最初做挑线工,后来升到主管,但没几年,香港开始大规模遣返偷渡者。
陈子美害怕了,于是狠下心,买了两张去美国的机票。
到了美国,她在唐人街一家中医馆做助理,学草药、看病历,后来自己开了间小诊所。
她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九点才回家,日子虽然忙碌,可是她觉得踏实。
1982年,陈子美用多年积蓄买下人生中第一套房,她激动地说:“我终于有了个家。”
可好景不长,晚年她生病,儿子离家出走,家中又被盗,所有积蓄被洗劫一空。
无奈之下,陈子美只能靠救济金勉强度日。
后来,年迈的陈子美晕倒在家,被好心邻居送医,因为生活陷入困境,她才亮出自己的身份:“我叫陈子美,我是陈独秀的女儿。”
不久后,陈子美得到了国内的捐款,她哭着说:“还是同胞好啊!”她本想回到故土看一看,可是身体不允许。
2004年,93岁的陈子美病逝在纽约医院,身边没有亲人,遗体在太平间放了一个月,才由教会联系下土葬。
陈子美的一生,始于宠爱,毁于时代,终于孤独。
06
如果说陈独秀是那个掀翻旧世界的人,那陈子美就是那个在新旧交锋中,被浪潮反复吞没却不肯沉底的小船。
她没有伟大理论,也没惊天事迹,只有一个普通女人的执拗。
她不靠父亲,不靠男人,不求人,一生靠自己,即使命运百般为难,她也不低头、不服输。
在陈子美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生命真理,这世上最动人的勇敢,从不是高呼口号,而是像她这样,在最坏的处境里,也不放弃活下去的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