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夹在中间的徐州,像颗蒙尘明珠少有人关注。十年前的徐州人,总在解释“属于江苏但不算苏南”的尴尬。京沪线上的旅客,宁可绕路也不愿在徐州多停留半日。
![]()
就连本地人,也常自嘲“除了挖煤还能干点啥”。转机从地铁轨道延伸开始,2021年地铁二号线串起老城新脉。户部山明清建筑群拆围墙变文创街区,煤港路红砖厂房成网红直播基地。
2023年春“凌晨两点的烧烤之城”视频爆红,云龙湖畔停车场周末再没空过。
![]()
伏羊节借新媒体成全国吃货狂欢,九里山古战场实景演出场场爆满。社区巴士开通,王婶去鼓楼广场综合体只需十分钟。
儿子儿媳不再总想着外迁,家门口就能享优质生活。城市规划师老李感慨,徐州没建摩天大楼,却砸资金改造180个老旧小区。废弃铁路变樱花绿道,这种“笨办法”收获市民好口碑。
![]()
回龙窝茶馆老板说,地铁站浮雕、陶罐造型垃圾桶,是把老祖宗宝贝穿在身上。徐州逆袭奥秘,藏在连续三年七成财政投民生的文件里。
博物馆开放到晚上九点,公园长椅为老人加装扶手,高架桥隔音墙种上凌霄花。
![]()
点滴细节堆出外地人的“莫名舒适感”,徐州悄然变潮。烧烤摊主老周的女儿直播羊肉切片,天南地北客人惊叹徐州变化。
淮海国际陆港在建将通亚欧大陆桥,生物医药产业园吸引海归博士。本地人更期待家门口变化,22公里城市绿廊、12座口袋公园待开放。省政府会议显示,徐州创新平台成果显著,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
十大创新产业集群规模破7800亿,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六年跃升六位。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加速,工程机械形成“1+100+1000”创新矩阵。
氢能产业发展加快,深地科学实验室攻关关键技术。区域合作上,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2000列,产业投资基金达20亿元。
![]()
2025年计划实施300个重大产业项目,年度投资预期超千亿。人才吸引成效明显,2024年底新增就业近10万,招引高校毕业生4.
3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从“进一门”到“一网通办”,数据跑路提效率。
首店经济成亮点,盒马首店开业三天客流17万,带动商圈人气爆棚。茶饮、汽车、娱乐等首店落户,2024年新增200多家,激活消费新动能。
我个人认为,徐州没追高大上,而是踏实改老城、惠民生,这才是发展真章。城市竞争进入精细化赛道,徐州的蜕变藏着中国城市进化新答案。你记忆中的家乡是否也在变?
评论区聊聊你眼里的城市新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