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江西新余的唐先生因为质疑跨省救护车收费2.8万元“太贵”,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随后,一场网友几乎一边倒支持医生的热潮迅速发酵,而这件事也逐渐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或许转运公司不再接单只是冰山一角……
![]()
2.8万元救护车遭投诉
事情要从今年4月说起。江西新余的唐先生家里孩子突发重症心脏病,情况非常危急,4月4日晚被紧急送进了江西省儿童医院的心脏重症监护室。
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进行抢救,但孩子的病情依然不断恶化,最终不得不建议转院治疗。唐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孩子前往上海的大医院寻求进一步救治。
![]()
问题来了,江西省儿童医院自己的救护车无法跨省运送病人,唐先生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只能求助医生帮忙联系车辆。
出于对患者的关心,主治医生联系了一辆来自赣医医院的救护车,没想到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后续一系列争议。
![]()
司机与唐先生沟通后提出,路程大约800公里,费用为2.8万元,上车先付一半,到达后再支付另一半。唐先生当时一心只想救孩子,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在那种情况下,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先把孩子救下来再说,谁还有心思去讨价还价呢?唐先生也不例外。
![]()
为了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江西省儿童医院安排了两名医护人员随行,并配备了ECMO设备。这种设备不是普通医疗器材,它相当于一个体外人工心肺系统,是维持重症患者生命的“救命神器”。
4月8日晚7点,唐先生同意转院,晚上10点救护车出发,司机一路飞驰,平均时速达到114公里,仅用了7个小时就在凌晨5点顺利抵达上海。
![]()
要知道,夜间长途驾驶本身就很不容易,更何况还要护送一名危重病人,这对技术、心理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唐先生如约支付了全部2.8万元,通过微信转账到了司机的个人账户里,这笔钱没有发票,也没有明细清单,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
事后唐先生才得知,这辆救护车并非江西省儿童医院派出,而是赣医医院的车辆。儿童医院也承认,在转运资质方面,医生比普通人更清楚相关标准。
两个月后,孩子病情稳定下来,唐先生开始回过头来思考那笔费用是否过高,再加上没有收到任何票据,他向江西省卫健委提出了正式投诉。
![]()
站在唐先生的角度来看,确实会有些疑问——孩子是救回来了,但2.8万元直接转到私人账户,总觉得不太妥当。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唐先生自己已经口头答应了价格,等事后再反悔,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
![]()
风波之后的影响
6月16日,媒体曝光了唐先生的投诉事件后,网络舆论瞬间沸腾。不少网友听说2.8万元的转运费后,纷纷站队支持唐先生。
评论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救护车“黑心”、“趁病索财”,甚至有人用“要钱不要命”来形容,整个事件一度闹得沸反盈天。
![]()
![]()
6月18日晚,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通报,指出南昌赣医医院存在“收费不合理”的问题,要求其退还多收费用,并暂停医疗转运服务。
表面上看,这份通报给了唐先生一个交代,但实际上,事件的发展远比想象中复杂。
![]()
通报中提到一个重要细节:救护车上不仅有两名医护人员,还携带了ECMO设备,而这台设备的使用成本其实非常高。
正如之前所说,ECMO全称“体外膜肺氧合”,通俗点讲就是一台可以替代人体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系统,对于重度心肺衰竭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
![]()
这次唐先生的孩子正是依靠这台设备维持生命,消息一出,许多医疗从业者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发声,普及ECMO的技术价值和高昂使用成本。
据业内人士透露,ECMO的开机费用通常在2.5万至10万元之间,还不包括长途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以及夜间工作的额外支出。
![]()
其中涉及的一次性耗材,比如离心泵头、膜肺等,价格动辄数万元,而且每使用一次就需要更换。此外,还需要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全天候监护,至少包括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和一名体外循环师。
光是设备本身的造价就在百万元级别,每次使用都需要大量高成本的配套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2.8万元的收费其实并不算贵。
![]()
随着这些信息逐渐浮出水面,公众的舆论也开始出现反转,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唐先生的行为。
明明是在紧急情况下双方达成一致的价格,结果在事后举报,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合理?一些人开始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支持,甚至自发给医院送上锦旗,以示理解。
![]()
赣医医院被责令退款并暂停转运业务,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6月23日,有记者走访多家提供跨省转运服务的机构,询问是否愿意承接携带ECMO设备的转运任务,结果发现不少公司都表示不再接受此类订单。
![]()
![]()
原因不难理解,原本是一件救人的好事,结果却换来一纸投诉,甚至影响到职业生涯。
回想整个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也许不仅仅是赣医医院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可能因此变得更加谨慎,甚至退缩。
![]()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联想到几年前热议的“飞刀医生”现象。所谓“飞刀医生”,指的是大城市里的专家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外地做手术。
这对患者而言无疑是福音,既节省了奔波的时间,又提高了就医效率。然而一旦术后出现问题,医生往往成为被举报的对象。
类似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例如山西洪洞一位62岁的脑梗患者,请了外地专家做手术,术后家属却举报医生收取了一万元红包。
河南滑县也曾发生类似事件,患者家属事先同意支付3000元专家费,但术后却将付款过程拍下并举报。
![]()
![]()
河北衡水那起更是令人咋舌,患者家属在母亲麻醉后被告知需准备13000元专家费,虽然当时也同意了,但事后却翻脸不认账,直接举报。
有句话说得好:“道理千条万条,救命第一条。”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过于僵化的规则只会成为死神的帮凶。
![]()
如今看来,转运公司拒绝接单只是这场风波的一个开端,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医生不敢轻易尝试新技术,小医院不敢接收重症病人,专家也不敢再跨区域出诊。
今天你举报了救你命的人,明天别人可能就不敢再伸出援手了。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伤害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