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全球资产配置,仿佛上演着一场静默的“乾坤大挪移”。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对大A的“投机性”心有余悸,正将目光投向全球,用真金白银投票。数据描绘出一幅清晰的迁徙图:东瀛异军突起,欧美稳定增持,美国光环微黯。
1.日本盛宴正酣:人民币兑日元处于1:20.2的数十年低位,点燃了投资热情。今年以来,投向日本的QDII基金普遍大涨+30%,避险资金加持下的日本国债也录得+10%涨幅,而嗅觉敏锐的资本更是让日本房地产投资暴增+100%,抄底意图明显。
2.欧美稳健布局:欧洲资产吸引力上升,对欧QDII基金+15%,经济核心德国与法国的国债也获得+8%的资金流入。印度作为新兴市场代表,其QDII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3.美国“失速”?:反观曾经的核心目的地美国,部分领域吸引力显著下滑。对美房地产投资锐减20%(至约50亿美元),对美QDII基金-15%,连传统避风港美债也出现了-5%的撤离。
![]()
论增速是日本,新鲜是欧洲,量能在美国
这股“弃美投日”的风向,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的黄昏?华尔街巨头贝莱德(BlackRock)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其全球固定收益投资主管里克·里德(Rick Rieder)在近期直言:“人们太过悲观!美国经济韧性非凡。”
里德的“韧性论”底气何在?
1.服务业“护城河”:美国经济结构早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主导(占GDP约80%)。关税冲击对服务(医疗、教育、科技等)影响远小于实物商品。
2.消费引擎强劲:健康的就业市场和薪资增长支撑着核心驱动力——消费。里德预计今年名义GDP仍可增长4.2%。
3.AI等科技“逆风变顺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革命性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将在关税初期冲击后成为经济强有力的新引擎。
![]()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最先进的科技引领
最大的“灰犀牛”:不是关税,是债务!
然而,里德并非盲目乐观。他一针见血指出当前最大风险:美国联邦赤字“不可持续”!
赤字恐慌已引发债市剧烈波动,推高长期收益率。隐患在于:
1.国际买家流失:美元前景不明、政策不确定,可能削弱外国央行和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的兴趣。
2.国内信心动摇:若被视为“安全”的美债波动加剧,国内买家也可能退缩。
3.财政空间耗尽:高企的利息支出正“吞噬”国家财政腾挪空间,一旦遭遇意外冲击(“尾部风险”),市场稳定性堪忧。高通胀更凸显此问题紧迫性,降息空间被压缩,“偿债成本正急剧上升”。
![]()
美债违约不考虑,赤字催生通胀是麻烦,巴菲特买的短债
- 给投资者的启示:望远镜与显微镜并用
1.看清大势(望远镜):中国投资者的全球配置趋势反映了分散风险的理性诉求,美日欧资产各有逻辑。美国经济核心韧性未消失,但结构性风险(债务)不容忽视。
2.精挑资产(显微镜): - 规避美债长端:里德警示长债因赤字风险波动大增,得不偿失。宜转向短久期固定收益,抓取收益同时降低风险。
- 平衡风险敞口:“拥有自己舒服持有的权益仓位即可”,可考虑缓冲型ETF、黄金、加密资产(需谨慎)等对冲工具。
- 拥抱不确定性:未来两年变数巨大,没人能准确预测。审慎配置、留有余地至关重要。
全球资产再配置浪潮下,美国经济依靠其结构韧性与科技动能尚未言败,但债务“阿喀琉斯之踵”带来的深层危机已悄然逼近。投资者唯有兼备宏观视野(望远镜)与微观洞察(显微镜),方能在复杂变局中觅得理性与安全的投资之路。
![]()
投资组合很考手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