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叙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叙述。
这是一种最为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叙述方式。这样进行叙述的作品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古典文学,特别古典小说大都采用这种顺叙的方法,古典戏曲也如此,可以说这几乎成为我国传统性的方法,这是因为我国老百姓总是喜欢在叙述上有头有尾,层次分明,人物身份、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他们的来踪去迹明明白白,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条不紊,终圆其说。
如蒲松龄的《胭脂》,它主要写了一个冤案的形成和昭雪的过程,是用顺叙的方法写成的。
胭脂送闺中密友王氏,见到鄂秋隼心有所动,王民假意说给她做媒,使胭脂相思成疾,王氏劝胭脂与鄂秋隼豳会被胭脂拒绝。王氏把此事告诉了姘夫崔某,崔某冒充鄂秋隼被拒,夺走了胭脂的绣鞋,但丢掉了绣鞋。企图以捉奸威胁王氏的毛大拾到绣鞋,又窃听了崔某叙述冒充鄂秋隼的经过。几天后毛大拿着绣鞋到胭脂家,图谋不轨,因门户不熟被胭脂的父亲发觉,毛大杀害了胭脂的父亲,又遗绣鞋而逃。就这样作者按照案件前后发生发展的次序叙述下来。
下面再叙述破案的经过:胭脂交代了绣鞋被脱去的经过,邑宰以刑逼供,鄂秋隼被诬告,冤案形成。郡府也同样以刑逼供,鄂秋隼被判为死刑。济南太守吴南岱重审此案,王氏供出崔某,鄂秋隼解脱,但崔某在严刑之下却屈打成招,形成又一冤案。闻学使施公再审此案,案子才审清。后来施公又判令胭脂与鄂秋隼成婚,以团圆结束。这又是按初审、立案、复审、再审的次序一个一个叙述下来的。
顺叙的好处在于材料易于组织,文字条理清楚。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流于平铺直叙,使人感到枯呆板。生活中的事件不一定开头就很生动,从头说起往往显得平淡,或者事件过程很长,往往难以做到紧凑。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顺叙方法叙述时,要善于剪裁,分清主次予以适当的详略处理。
另外,特别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间以描写、抒情、议论等,打破一叙到底的笔法。如果再辅之以生动有味的叙述语言则更好,正像黄宗羲在《南雷文定·论文管见》中所说:“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