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创建于2005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学校秉承“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理念,传承耿丹烈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铸造“耿耿丹心,为国为民”的校魂,践行“学会学习,决心奋斗,追求先进,争取全面”的校训,营造“求真务实、勤奋上进、自信自强、守则友善”的校风,致力于打造一所担负社会使命的百年大学。
一
构建世界联盟 提升办学水平
耿丹学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在“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上,在“协同育人、学科融合、国际视野、重视应用”的办学特色上,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上,在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高素质人才的追求上,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养成自我持续学习习惯的育人规律的探索上,形成了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
耿丹学院现已与英国、爱尔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日本等38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55所院校及学术机构建立了多层次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
其中,进入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的合作院校有46所,占总合作院校的33.8%;进入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前500的合作院校有19所,占总入榜院校的41.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院校及学术机构66个,占总合作单位数量的42.6%。合作高校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
学校在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300强》中,荣获第5名。坚持国际交流不断线,近年来连续进入《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百强名单。
![]()
图1 耿丹学院荣获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300强》第5名
![]()
![]()
![]()
![]()
![]()
![]()
图2:耿丹学院国际交流荣誉墙
二
开拓国际课程 培育未来领袖
![]()
![]()
![]()
![]()
耿丹学院为同学们提供境外硕士学位课程、双学士学位课程、学期课程、寒暑期课程、专业实习、国际工作坊等百余种境外线上线下优质教育资源,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让耿丹学子在校四年的素养优质化、视野国际化、成长全面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累计共有4000余名同学赴境外参加各类境外交流课程。
![]()
表1:各类境外课程特色
![]()
图3 耿丹学院境外交流奖学金
参加境外交流课程,你可以获得:
1
一张境外高校颁发的学位/学习交流证书,让你实现学历/学识提升;
2
一段境外学习和生活深度体验,让你感受多元文化;
3
一群跨越年龄、跨越国界的国际友人,让你真正体会什么是朋友遍天下;
4
一次赋能未来、增值未来的成长,让你更加容易实现境外求学、外企就业;
5
一个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让你的未来更加多姿多彩;
更多收获,等你来定义!
三
汇聚全球师生 共建国际校园
1
国际教师说
Henk (爱尔兰)
机电工程学院
“到不同的国家开拓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是非常好的自我提升机会。”
Nicola(英国)
国际设计学院
“要让同学们每一节课都获得一些成就感,这样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John(英国)
国际商学院
“克服害羞心理,去尝试每天用英语和别人交流很重要。”
Scott(美国)
人文学院
“抓住每一个尝试新事物、学习新东西、获得成长体验的机会,敢于尝试,才能突破自我。”
2
国际学生说
Sokolowski Dawid
(德国留学生):
![]()
“耿丹学院的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也很热情。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我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我,这也促成了一段段友谊,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Thomasina Petrisia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
![]()
“我与耿丹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与文化,也与大家建立起更深的联系。”
Jonathan Kane Toty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
![]()
“在耿丹学院这段学习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次改变命运的旅程,他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知识,也丰富了我的文化理解与全球视野。”
Luna Medina
(法国留学生):
![]()
“在耿丹学院的学习充满了开阔视野的经历,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上的积极讨论,优秀的国际化师资以及丰富的校园活动,都让我沉浸其中。”
Antonio Burón Frías
(西班牙留学生):
![]()
“耿丹学院的校园非常美丽,可以享受到完善的运动场馆设施;老师和同学们非常热情。课程设置既有趣又易于理解,非常强调团队合作,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开心和充实。”
Han Minji
(韩国留学生):
![]()
“对于我来说,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乡。虽然我在这里只呆了仅仅四年,但不论是美味的中国菜还是热情的中国老师和同学们,已经让我深深的喜欢上这个地方。”
William A Domingos De Freitas
(安哥拉留学生):
![]()
“北京是一座超级城市,很摩登、很吸引我,而且我的很多朋友都在中国读书,他们大部分都在北京。我在耿丹学院学习很开心。”
Bani Chaudhuri
(印度留学生):
![]()
“在耿丹学院,专业课程更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在这⾥收获很大,我喜欢中国。”
Tomas Green
(英国留学生):
![]()
“我喜欢耿丹学院这个校园,我爱这里的树木和操场,我爱这里的一切。在北京的生活非常有意思。”
Abdellatif Hassan Abdellatif
(埃及留学生):
![]()
“在耿丹学院,我加入了国际部助理团,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假期时,我会去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观察和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3
国际化校园
为了增强校园国际化氛围,学校常年邀请合作院校外籍专家学者到校为同学们进行名师讲座、示范课堂和国际工作坊,一方面打破同学们对于境外求学的恐惧和开口讲英语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也实现让同学们身在耿丹学院,就可以学习了解到全球最新专业动态;
![]()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工程与数字技术学院院长Alastair Wood教授做“人工智能AI:朋友还是敌人”讲座
![]()
英国赫尔大学商学院资深副教授、战略合作主任Peter Andrews为国际商学院同学做《人工智能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讲座
![]()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商法学院执行副院长David Ward教授为商学院同学们做讲座
学校常年邀请英国TNT剧团、书屋剧团到校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在校师生免费观演,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世界经典名剧;学校定期组织英语角、英文配音大赛、朗读者、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英语实操技能,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
英国TNT剧团进校园活动--莎士比亚经典戏剧
《仲夏夜之梦》
学校每学期都会接待多个国际师生团组到校学习交流,耿丹学院的同学们每每也将参与其中,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
俄罗斯萨哈林LINGVO CHI中文学校访学团
![]()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威德内斯女校访学团
![]()
几内亚比绍外交外事人才高级研修班来访耿丹学院
![]()
“汉语桥”外国校长访华团
![]()
![]()
![]()
![]()
跨学科国际工作坊
四
联动全球资源 赋能人才成长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在大四毕业时选择攻读硕士课程。为了让更多耿丹学子实现学历提升这一目标,耿丹学院从新生入学后就为同学们定制学业提升规划与全球学习规划,并在前三年培养中,设置《专业认知》、《就业指导》、《国际教育与留学规划》等课程,帮助同学们认知专业、了解前沿、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同学们确立每学期的阶段小目标并确保在大四毕业时实现终极目标。
![]()
耿丹学子通过在校期间参加不同形式的境外交流活动,开拓了国际视野,逐步明确了毕业后的发展方向。
近三年赴境外攻读研究生学生人数占全校应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总人数的95%,共有近150名耿丹优秀学子前往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学习攻读硕士课程,占近三年获得境外硕士录取人数的37.6%,同时,55.6%的同学被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高校录取。
![]()
2025届毕业生硕士升学风采展(部分)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耿丹学子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从本科起点出发,跨越学术长阶,叩开了全球知名学府的博士殿堂,并陆续走向社会发光发热。
耿丹学院博士风采展示(部分)
![]()
![]()
![]()
![]()
![]()
![]()
![]()
![]()
![]()
![]()
耿丹学院始终秉承"耿耿丹心,为国为民"的校魂,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融汇全球智慧,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通过构建全球教育联盟、创新国际课程体系、打造多元文化校园、整合世界优质资源,学校为一批批青年学子搭建了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让每一份行动与努力都能绽放光彩。
面向未来,耿丹学院将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与全球伙伴携手共进,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精彩与世界同步,梦想在耿丹放飞!
Explore the world, Discover yourself!
![]()
来源:国际交流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