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职教育,不少人仍停留在“成绩不理想的退路”“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的刻板印象中。社会偏见常将中职生标签化为“缺乏竞争力”的群体,忽视了职业教育在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上的独特价值。
然而,在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137个学生社团、年均超50场校园活动的蓬勃生态,正颠覆着人们对中职生活的想象。这里的学子用非遗传承、技能竞技、艺术展演等多元实践,书写着“德技并修”的青春答卷,更以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硬核实力,证明中职教育同样能为人生铺就璀璨之路。
社团矩阵:137个兴趣坐标,勾勒青春多元可能
传统文化类:当非遗技艺遇见00后创造力
在万书斋书法社,学生们执笔临摹《兰亭集序》,从基本笔画到通篇创作,每年斩获省市级书法比赛奖项超20项;广彩社团的工作坊里,国家级传承人指导学生在白瓷胎上勾线填彩,将岭南花卉与校园文创结合,作品登上广交会非遗展区;广绣大师工作室中,学生们用蚕丝线绣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让千年非遗在针线间焕发新生。
这些社团不仅是技艺传承的载体,更成为学生文化自信的孵化器——2025年广彩社团创作的“岭南四季”系列,在广州市非遗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印证了传统与青春碰撞的无限可能。
艺术体育类:舞台与赛场,皆是成长的练兵场
红舞鞋舞蹈团以《战台风》的刚劲舞姿蝉联广州市“文明风采”比赛冠军,团员们每周12小时的基训中,将中国舞的身韵与现代舞的张力熔铸于舞台;明武跆拳道社自2002年成立以来,累计斩获省市级奖牌400余枚,“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的武道精神渗透在每一次腾跃与格挡中;徵羽民乐团65名成员用扬琴、古筝奏响《彩云追月》,与广东音乐曲艺团同台演出的《步步高》,让岭南音乐在校园里焕发时代强音。
这些社团不仅是才艺展示平台,更构建起“以赛促学”的培养体系——2024年,清韵丝竹乐团凭借改编版《青花瓷》拿下广东省职业院校才艺展示一等奖,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的融合推向新高度。
专业拓展类:课堂之外的职业预演场
新媒体创作社的学生们扛着摄像机穿梭校园,从文案撰写到视频剪辑全流程实操,孵化出10余名校园“网红代言人”,其制作的招生短视频单条播放量破10万;心理社的“我的守护者”团辅活动,通过轻黏土创作等形式疏导学生情绪,协助校园心理中心构建起“预防-干预-支持”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这些社团紧密对接专业需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提前感知职业生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为社团配备导师——既有专业教师进行技能指导,又有企业导师引入行业资源。广彩社团的国家级传承人、徵羽民乐团的广东音乐曲艺团演奏家、新媒体创作社的电视台编导……这些“行业导师”的介入,让社团活动始终与产业前沿同频。
2024年,龙狮社在广东省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夺冠,其训练方案正是融合了非遗传承人的技巧指导与体育教练的科学训练法,体现了“校社企”协同育人的优势。
在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社团活动不仅是课余点缀,更是“厚德自强,财贸健行”校训的实践注脚。这里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办学底蕴,有15所优质高职院校的三二分段升学通道,更有137个社团构成的成长矩阵——无论你是钟情传统文化的“非遗少年”,还是热衷技能竞技的“职场预备军”,抑或是心怀公益的“服务达人”,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当其他中职学校还在纠结“如何让学生有事可做”时,财商职校已通过社团活动构建起“兴趣发现-技能培养-职业探索-社会融入”的完整成长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