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花都区首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运营”工作模式,以成片连片改造和危旧房原拆原建为核心举措,全要素推进了北站东侧片区——“百年老新华”的改造提升。
“百年老新华”片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旧城核心区、北站商务区内,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筑密度高达60%,基础设施不足,公服设施匮乏,流动摊贩集聚,环境脏乱差,亟待整体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据介绍,面对以上问题,广州出台老旧小区改造成片连片改造方案,由单个小区改造向成片连片纵深推进,以“完整街区”理念统筹实施广州北站东侧片区71.4公顷、126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有效弥补单一老旧小区空间有限问题。
针对危旧房屋改造成本高、难以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等难题,市住建部门联合市规自部门创新出台《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多产权拆除重建的全流程建设指引。花都区以集群街2号楼为试点,引导居民按4600元/平方米出资改造,成为广东省首例业主“自筹资金、自主更新”危旧房改造项目。该模式在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居住品质,成功走出了微改造和征拆之外的城市更新“第三条路径”。相较于传统改造,财政支出减少约60%,房屋增值约1.6倍,形成了政府与业主的“双赢”局面。
针对流动摊贩集聚、街巷拥挤不堪、环境脏乱问题,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改造资金1600万元,改造提升新华市场。改造后,一、二层规划为智慧农贸市场,可提供170个摊位;整饰改造西市一街、西市二街,增设80个墟市摊位,并有效控制街铺外摆区,推动摊贩统一归集管理。在集群街1号原拆原建工程中,主动腾退建筑基底面积,让渡超过150平方米空间,与周边场地空间整合约700平方米作为小广场,供居民休憩、活动使用。
西市一街改造前后
集群街1号原拆原建前后
此外,政府还改造盘活1958影院、新华坊、红砖坊等历史场所,保留历史记忆,重构老城区新轴线,建设“市场+墟市”双核心。
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新华坊,经鉴定为D级危房。花都区首创“运营权置换收益”机制,业主有偿让渡20年运营权给区国企,由区国企主要出资“原拆原建”并统一运营。项目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人邵成村团队、高校建筑领域专家指导,保留青砖外墙、红瓦、窗花构架等历史元素,以“喜庆+非遗”为核心定位,打造集非遗体验馆、大师工坊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街。
花都区还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强化“镇街吹哨、部门报到”作用,推动各领域力量下沉至街道、社区。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引导居民自主协商讨论小区改造、后续管理等事宜。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吴蒋琳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