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遥县段村镇南常村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实施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以文化兴村为引领,将传统底蕴与现代治理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移风易俗”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基本情况
段村镇南常村,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村内真武庙飞檐斗拱,古朴庄严,静静诉说着往昔的信仰传承;七佛寺香火悠悠,梵音袅袅,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岁月的印记,也为乡风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2018年,南常村高标准打造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红白理事会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村级阵地,在推进移风易俗上持续发力,有效遏制了农村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文明淳朴健康的新时代乡风正在蔚然成风。
二、主要做法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把好移风易俗新方向。
南常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共治+社会参与”的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专题活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以“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带动“绝大多数”的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南常村落地生根。同时,南常村充分吸纳德高望重、村民认可的老党员干部、乡贤、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修订了《村规民约》,主要针对性地增加了惩戒薄养厚葬、“等靠要”思想、侵犯妇女合法权益、垃圾顽疾等内容,推陈出新、去冗化简,以制度创新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二)以“多样宣传”为渠道,用好移风易俗新方式。
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南常村还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广泛宣传,邀请老党员、乡贤在党员活动室开设“家风讲堂”,结合真武庙、七佛寺的历史故事,将孝善文化与时代新风融合讲述;在活动广场举办文艺演出,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排成小品、快板等节目轮番上演,将高价彩礼、赌博等陋习的危害编成朗朗上口的台词,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摒弃陈规、拥抱新风。
(三)以“典型示范”为标杆,树立移风易俗新思想。
南常村深知榜样力量对思想转变的引领作用,将“典型示范”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通过“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挖掘出一批主动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抵制高价彩礼,弘扬孝善文化,以实际行动诠释“厚养薄葬”理念的先进典型事例。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全方位宣传典型事迹,并邀请他们分享经验,让村民在身边人的身边事中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与文明,让文明新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推动移风易俗从“倡导”变为“自觉”。
(四)以“乡村治理”为载体,奏响移风易俗新乐章
借助红白理事、调解纠纷等治理模式,重拾“乡邻互助”“以德服人”的文化传统,南常村村民从“矛盾旁观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在调解纠纷、操办红白事中增进情感联结。曾经攀比成风的宴席,化作邻里协作的家宴;往日铺张浪费的排场,蜕变为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仪式。如今,节俭办宴成为新时尚,移风易俗的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文明之花。南常村的实践证明,移风易俗不是简单的“禁奢”,而是通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设计,让村民在参与中重新发现传统邻里文化的价值,在共建中培育现代文明风尚。
三、经验体会
南常村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以村民自治组织为根基,通过矛盾调解组织和红白事理事会,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治理效能;二是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真武庙、七佛寺承载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移风易俗理念深度融合,以文化人,厚植文明乡风土壤;三是推动多元协同共治,党员干部带头、乡贤能人助力、普通村民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高价彩礼、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创新推出红黑榜、简约套餐、网格调解等务实举措,精准回应群众诉求,以柔性方式推动观念转变,最终实现破除陈规陋习与树立文明新风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下一步,段村镇南常村将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崭新篇章。(阴亚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