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友们的印象中,鲫鱼属于体型比较小的鱼,常见的鲫鱼一般在二、三两,能长到半斤以上的就算是很罕见了。可是在今年一月份,有位河南钓友发布的视频却颠覆了这一认知。他所在的钓点竟然有好多斤鲫,他连着钓上来好几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位钓友所在钓点的水生植物很茂盛。众所周知,水生植物茂盛的水域往往意味着溶氧量充足,是鱼类理想的栖息地。这位钓友兴奋地向镜头介绍说他和朋友已经在这里打好了窝子,要开始下竿钓鱼了。
![]()
果然,下竿之后,他接连钓上来几条体型硕大的鲫鱼。每钓获一条,钓友都会双手捧着鱼获向镜头展示。这些鲫鱼每条都沉甸甸的,看上去至少有一斤以上。在视频的最后,钓友盘点当天的鱼获时表示,自己总共钓获了7条斤鲫,另外还有不少半斤左右的鲫鱼,总重量超过20斤。
![]()
如此惊人的鱼获让不少网友直呼羡慕,纷纷留言询问钓点的具体位置。当然,也有经验丰富的钓友指出,这些所谓的巨型鲫鱼很可能并不是野生土鲫鱼,而是人工培育的工程鲫。能在野外环境中出现这么多巨型鲫鱼确实罕见,因此估计这片水域可能出现了人为放生或养殖逃逸的情况。
![]()
所谓的工程鲫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的鲫鱼品种,主要包括湘云鲫、巨鲫和黄金鲫等。其中湘云鲫作为最早问世的工程鲫品种,最初直接以工程鲫命名,后来因为名字过于工业化了,才改为更具地域特色的湘云鲫。虽然工程鲫在体型和生长速度上具有优势,但在很多钓友的心中,它的价值仍然无法与野生土鲫鱼相提并论。
![]()
工程鲫在外形上与普通鲫鱼很相似,但是它的生长速度惊人,体型会更大。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即可达到1.5斤以上,第二年就能长到3斤左右,这与自然生长的土鲫鱼形成了鲜明对比,土鲫鱼能长到1斤就算很罕见了。另外,工程鲫还展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既能耐低温又能抗病害,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不过,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养殖领域,在消费市场上的工程鲫并不受欢迎。
![]()
作为人工培育品种,工程鲫面临着消费者追求天然食材的挑战。由于工程鲫的饲养过程基本完全依赖人工饲料,再加上它的体型大,导致活动空间有限,这就让它的肉质比较松散,吃起来腥味比较重。而那些在自然水域中生长的土鲫鱼因为有充足的运动量,肉质非常紧实,无论采用什么烹饪方式都能呈现出鲜美的口感。目前,有很多人对于工程鲫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生长促进剂存在安全性的质疑,认为工程鲫和那些只需一个月的生长就能吃的激素鸡是一样的东西。
![]()
另外,部分鱼贩子以次充好的行为让工程鲫的名声变得更差了,这些鱼贩子会将工程鲫伪装成更受欢迎的土鲫鱼销售,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大家的利益,也让大家认为工程鲫是远不如土鲫鱼的。
![]()
虽然工程鲫具有生长周期短的优势,但它在水产市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大家都不想吃工程鲫,这种负面的印象甚至延伸到了垂钓领域,即便有钓友钓到了体型硕大的鲫鱼,往往也会被当作是工程鲫,认为它那么难吃,把它钓上来也是白钓。由此可见,工程鲫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差了。
![]()
总的来说,工程鲫在很多人的心中始终难以摆脱劣等鱼的标签。尽管它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但肉质和口感上的劣势,以及大家对人工培育鱼类的抵触,让它难以赢得市场的喜欢。或许工程鲫在未来不仅要对养殖技术进行改进,更需要让大家对它的认知有所转变,否则无论它能长得多快、多大都很难真正让人喜欢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