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见有人说 “宝钗配不上宝玉”,我都想直接怼回去 —— 这简直是颠倒黑白!要我说,根本不是宝钗高攀,反而是宝玉压根接不住宝钗的通透和周全,往根儿上捋,其实是他 “配不上” 宝钗才对。
先看家世和本事,宝玉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薛家就算不如巅峰时期,也是 “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里的一员,跟贾家妥妥的门当户对。宝玉是荣国府的宝贝疙瘩,宝钗是薛家的掌上明珠,出身本来就旗鼓相当。更关键的是,薛家没了顶梁柱之后,宝钗早就扛起了责任,帮着母亲打理家事,连薛蟠捅出来的娄子,她都能悄没声儿地收拾明白。
再看看宝玉呢?整天就知道在大观园里跟姐妹们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家里的账目多少、人情往来怎么处,他一概不管。连袭人好心劝他想想将来的出路,他都赶紧躲开,半点不想面对现实。单说持家过日子的本事,宝钗早就甩了宝玉十条街。
![]()
待人接物的周到,宝玉真比不了
宝钗的细心从来不是装出来的。史湘云想做东请客,可手里没多少钱,正偷偷着急呢,宝钗一眼就看出来了。她不光悄悄备好螃蟹、酒菜,连场地都安排妥当了,还特意嘱咐湘云:“别让人知道是我帮你的,省得你心里不舒服。” 这份体谅人的心思,大观园里没几个人能比。
黛玉一开始对宝钗还有点提防,觉得她圆滑。可宝钗一句话 “我也是从小没了爹,懂你心里的苦”,再真心劝她别多看杂书,免得被人说闲话,直接让黛玉彻底服了,俩人最后成了知心姐妹。
而宝玉对黛玉呢?除了翻来覆去说 “你放心”,真到黛玉遇到难处的时候,他也没什么实际办法。黛玉咳嗽难受,他顶多递杯热茶;可宝钗却记着黛玉需要燕窝调理,悄悄让人送过去,连怎么烹煮都细细交代清楚。这对比下来,谁更真心、谁更周全,一眼就能看明白。
说宝钗 “功利”?纯属误解
还有人骂宝钗 “功利”,说她接近宝玉就是为了当宝二奶奶。可仔细想想,宝钗啥时候逼过宝玉?宝玉不爱科举、不想走仕途,宝钗顶多偶尔劝一句 “该为将来打算打算”,从来没像贾政那样厉声呵斥过他。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宝钗赶去送药,手都在抖,眼睛红红的说 “你但凡听我一句劝,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那份心疼根本装不出来。
![]()
她知道宝玉喜欢自由,从没逼着他改性子,反而陪着他谈诗论词,在他才思枯竭的时候点拨两句。要是这都叫 “功利”,那这份 “功利” 也太走心了吧?
论通透劲儿,宝玉更是差远了。宝玉总活在自己的 “女儿国” 里,觉得外面的世界全是混账东西,一心只想逃避;可宝钗却看得明明白白,生活不只有风花雪月,更得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探春管家的时候,宝钗提出 “承包大观园” 的主意,既节省了家里的开支,又调动了下人的积极性,连平儿都忍不住夸 “这主意太妙了”。
可宝玉一听要让婆子们管园子,立马嫌 “俗气”,觉得破坏了大观园的雅致。你看,宝钗想的是 “怎么让家业撑下去”,宝玉想的却是 “怎么让自己舒服”,俩人的格局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婚姻不是只靠情趣,靠谱才重要
还有人说宝钗 “没情趣”,不如黛玉跟宝玉 “灵魂契合”。可情趣也分多种啊!黛玉跟宝玉谈 “落花流水”,宝钗照样能跟宝玉聊诗里的典故,甚至还能说出诗外的道理。
更何况,婚姻过日子不能光靠伤春悲秋。一个家得有人管事儿、有人应酬、有人周全四方。要是贾家没败,宝玉娶了宝钗,宝钗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安安心心在园子里吟风弄月;可要是娶了黛玉,俩人整天你哭我叹,家里的事儿没人操心,迟早得散架。
![]()
说到底,宝钗不是配不上宝玉,而是她太 “实在” 了,实在得像棵能落地生根的树,撑起一片天;而宝玉太 “虚” 了,虚得只想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敢面对现实的风雨。宝钗的好,得是懂生活、能扛事的人才能接住;可宝玉不懂,他只想要 “一生一世一双人” 的浪漫,却看不见宝钗背后的担当和温柔。
别再乱说了 “宝钗配不上宝玉” 了 —— 真要较真儿,是宝玉没那个福分,接不住宝钗那份沉甸甸的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