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场景多元 这届年轻人为“花式”阅读买单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届年轻人为“花式”阅读买单

受访者有哪些阅读消费:

购买纸质书(70.54%)

充值手机阅读平台(48.24%)

购买电子书或阅读器(44.09%)

充值听书平台(20.02%)

逛书市或书展(18.88%)

去付费自习室、书店消费(16.18%)

购买付费课程(15.56%)

参加读书会、签售会(11.62%)

打赏作者、众筹出版等(9.75%)

其他(0.83%)

闽南师范大学的徐晓婷习惯在睡前读书,这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靠在床上翻开一本书,她仿佛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过去一年中,她在买书上的支出大约400元,占她文化娱乐总支出的10%左右。

沈阳工程学院的李顺星是个读书“杂家”,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阅读工具。通勤路上、做家务或放松时,他总会找一个听书平台。现在,他的纸质阅读书目主要是专业书籍,日常课外阅读中,他更愿意为线上平台付费,听书App就是李顺星经常光顾的“小店”。

随着媒介形态不断变化,年轻人的阅读场景也愈发多元。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书友会、图书市集……不同形态的购书、读书渠道,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发起阅读消费相关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86份。结果显示,每周阅读时间在1到3小时的受访者最多(29.63%),也有受访者周阅读1小时以内(22.70%)、3到5小时(17.21%)、5到10小时(8.13%)、10小时以上(11.48%)或几乎不阅读(10.84%)。53.03%受访者有时为阅读付费,7.76%受访者经常花钱购买阅读资源,还有39.21%受访者倾向于看免费阅读资源。

场景多元,年轻人“花式”阅读消费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消费的场景多元,包括购买纸质书(70.54%),充值手机阅读平台(48.24%),购买电子书或阅读器(44.09%),充值听书平台(20.02%),逛书市或书展(18.88%),去付费自习室、书店消费(16.18%),购买付费课程(15.56%),参加读书会、签售会(11.62%),打赏作者、众筹出版等(9.75%)。

河南理工大学的牛耀辉在工作日每天会抽出睡前的1小时来阅读,周末则要花两小时。购买纸质书是他的一大开销。牛耀辉每个月购书花费在500元左右,大约占生活费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消费我可以接受,但在生活中的占比还是挺大的。”

徐晓婷时常逛线上或线下书店,有时会购入一些有收藏价值的精装书。喜欢读言情小说和恐怖小说的她还会在晋江文学城购买书币,用于兑换电子书。“电子书的优势在于便捷、经济,适合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

武汉大学的李佳彦一般一周至少会读一本书,学习、工作忙时,也能做到两周读一本书。“我觉得读书是我在不确定的生活里,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确定的东西。”每晚睡觉前,李佳彦习惯在床上读半个小时纸质书,这样的宁静时刻让她感到既放松又投入。她在北京实习期间,出门一趟至少要坐1小时地铁,在路上她会用微信读书App看书,或者听听播客。李佳彦每个月会买1到2本纸质书,大概花费60到100元。她还会在多抓鱼买二手书籍,也会把看完的书卖掉。

北京的阅读资源丰富,实习的4个月间,李佳彦参加过不少读书会。“读书会一般免费,偶尔会有一些付费的。”今年3月,李佳彦参加了韩国女作家崔恩荣的读者见面会,68元购买的原价书是见面会的门票。她很喜欢这位作家的《明亮的夜晚》,当天嘉宾分享的观点也深深击中她的内心。“我觉得跟去书店花的钱差不多,但可以见到喜欢的作者,听她分享写作的经历和体验,这非常值得。”她在武汉上学时,这样和作家见面的机会要少得多。

3年前邵术术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她的阅读习惯养成离不开身边的一群“研友”。近段时间,她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结识了一群爱读书的“搭子”。“现在的生活被工作和各种琐碎的事情填满,读书一般在工作的间隙和上下班路上。”最近,邵术术的背包里装着一本《西方文学理论》,是她本科时期的专业教材,也是考研专业课的必读书目,虽然是本“老书”,但邵术术读得很带劲。

邵术术会买纸质书、买阅读课程,偶尔也去二手店淘淘旧书。“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读书小程序或App的会员,我之前在听书平台买过一些文学教授的课程,一门课六七十元。”读书多了,买书时也会更“挑剔”,比如买外国作者的著作,她会比较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还会看书的排版、豆瓣评分等。

读不进、没时间,阅读烦恼怎么“破”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会遇到学习工作和琐事繁忙、难以抽空读书(65.83%),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或中途放弃(48.99%),电子设备挤占阅读时间(44.64%),读书时难以进行深度思考(39.91%),读书后缺乏与他人交流、进一步激发思考(31.53%),阅读速度慢、影响进度和成就感(22.95%),线下阅读空间收费过高(16.46%)等问题。

牛耀辉坦言,坚持阅读并不容易。“阅读时间经常会被期末复习等事情挤占,但我会在第二天补上前一天的阅读时间。”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定时阅读的习惯,“现在每天差不多到了晚上10点,我就会停下手头的事情,抽出一本书来看。”

李佳彦也遇到过学业繁忙、影响阅读进度的问题。“上学期作业很多,我有将近1个月没读书。长期不读书,我的文字就会‘钝钝的’。”意识到这一问题,李佳彦会尽量要求自己每天抽时间阅读。“我会尽量每年读到30本书。”

李顺星遇到的“阅读难题”,是阅读专业书籍时,很难像阅读文学类书籍那样全身心投入,感觉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纯粹享受阅读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顺星没少想办法。现在,他会结合AI工具辅助阅读,快速抓住重点、难点,强迫自己摆脱功利心态,全面通读,最后再结合批注反复思考。

徐晓婷常常遇到看着看着书就被手机吸引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数字时代尤为普遍,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干扰让人们难以集中精力阅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尝试改变阅读时间,“我把阅读时间改成了早上。因为早上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在没有其他杂念的时候读书效率会提高,更容易进入‘沉浸式阅读’状态。”这个方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太爱买书”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烦恼。由于购书频繁,牛耀辉有了自己的消费经验。他发现同一本书在网上购买会比在线下书店购买便宜。他会盯着网店的大促活动,在“双11”“618”等时间一次性多买一些书。由于网购的书本质量参差不齐,牛耀辉十分注重购书渠道。“我一般都在出版社的直营店买书,很少买到盗版书籍。”购书时牛耀辉偶尔也会陷入冲动消费:“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有时候碰到极其优惠的促销活动,即使一些书不在近期的阅读计划内,牛耀辉也会“控制不住,直接下单”。有时想看的书不在手边,即便自己已经有了一本,牛耀辉也会为了及时看到而再买一本。

购买的纸质书过多也为他带来了一些“负担”。“几乎每学期假期回家的时候,我都要提着五六箱看完的书回去,非常不方便。”因此他会定期清理一些留存价值不大的书,在二手平台卖掉或赠送给书友。

开卷有益,受访青年在阅读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回忆起学生时代的阅读消费,邵术术坦言:“那时读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需要通过书本证明、‘包装’自己,还会在朋友圈发一本书,来证明‘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相比学生时代的“立人设”行为,现在的邵术术不再需要书本的“包装”,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转化为她的言谈举止,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她对阅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是广袤的,不仅看书,生活中欣赏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都是一种阅读形式。阅读绝不仅限于书本,也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生活中出现的不同场景都是阅读的好时机。”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73.08%),学业与考试需要(53.09%),娱乐休闲(49.68%),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41.99%),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41.55%),获取目前所需的实用生活知识或技能(26.99%),提升沟通能力、满足社交需求(25.79%)等。

李顺星的阅读习惯从小养成,虽然现在日常学业压力增大,他也总会想办法挤出一些阅读时间。现在他一周大约课外阅读3小时,每天半小时左右。对他而言,阅读是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是忙碌生活中的调味剂。在他看来,阅读是自我提升的捷径。“在信息爆炸、短视频盛行的当下,读书不仅占据我生活的一席之地,更是我主动选择,用来对抗浮躁、保持专注的重要工具。”

牛耀辉觉得书籍有时会给生活带来启示。“有时候书中的某一情节能和现实生活呼应上,主人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思路可以给我指引。”新朋友也是阅读带来的收获之一。徐晓婷分享:“我通过小红书分享书籍,结识了几位书友;通过参与我们学校的线下读书交流会,也体验到了不同阅读方式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成了连接她与他人的桥梁。

现在的李顺星多了一个身份——“全国长江读书节讲书人”,来自青海的他通过阅读、分享的形式为家乡代言。阅读早已成为李顺星对抗“内耗”的“内功”,就像一面镜子,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程思 实习生 赵涵 杨彧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6月23日 06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篮全运超级大逆转!22分逆袭后再18分逆转:他们才是最大的黑马

女篮全运超级大逆转!22分逆袭后再18分逆转:他们才是最大的黑马

篮球快餐车
2025-11-15 02:22:37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2-0!阿根廷夺3连胜为今年收官 38岁梅西传射+差3助成历史助攻王

我爱英超
2025-11-15 06:02:29
小S黑色西装复出状态佳,大S心愿达成分享家庭幸福

小S黑色西装复出状态佳,大S心愿达成分享家庭幸福

日不西沉
2025-11-15 15:08:05
“爱库里超过阿耶莎”,这支金州勇士永远的队魂!

“爱库里超过阿耶莎”,这支金州勇士永远的队魂!

我球被偷了
2025-11-15 18:53:29
全运赛场的“隐形黑手”:谁偷走了何卓佳的赛点?

全运赛场的“隐形黑手”:谁偷走了何卓佳的赛点?

曹老师评球
2025-11-15 16:41:11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王牌攻击11公开亮相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涉台言论,话音刚落,解放军王牌攻击11公开亮相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5 18:14:10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17谭
2025-11-13 06:10:41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顾蔡卫
2025-11-15 10:01:39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懂球帝
2025-11-15 16:00:09
仨印度游客庐山景区池中搓澡,网友直呼“滚出去”,景区回应来了

仨印度游客庐山景区池中搓澡,网友直呼“滚出去”,景区回应来了

鋭娱之乐
2025-11-15 12:40:45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文史旺旺旺
2025-10-27 19:58:04
广州增城崩了。2.5万跌至7000元每平,业主血亏百万

广州增城崩了。2.5万跌至7000元每平,业主血亏百万

流苏晚晴
2025-11-14 17:24:41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南宫一二
2025-11-15 15:45:41
中到大雪!中雨!大风!吉林省紧急通知!

中到大雪!中雨!大风!吉林省紧急通知!

鲁中晨报
2025-11-15 09:39:03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巅峰对决一触即发:王曼昱半决赛迎战陈梦,王者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巅峰对决一触即发:王曼昱半决赛迎战陈梦,王者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杨哥乒乓
2025-11-15 09:11:44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泠泠说史
2025-11-14 18:02:51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兰姐说故事
2025-11-14 17:15:03
一场演唱会,戳穿岳云鹏圈中地位,这次为他撑腰的,不止师娘王惠

一场演唱会,戳穿岳云鹏圈中地位,这次为他撑腰的,不止师娘王惠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22:18:46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军武数据库
2025-11-14 15:23:06
2025-11-15 19:39: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8136文章数 27062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10月全球电视ODM工厂出货量榜单出炉 京东方第三

高玩招魂《星鸣特攻》私服成功 宣传片火速被下架

亲子要闻

孕妇饿了要立即吃东西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