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悬殊,我方在装备和武器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后来,淮海战役胜利以后,扭转了这一局面,我军兵力增强,俘虏的战利品也多了起来,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俗话说,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很多战士在看到短暂的胜利以后,开始膨胀起来,甚至在政治上犯错,让人很是惋惜。
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它讲述了军纪的重要性。而在黄海战役以后,为了整顿军纪,中央野战军也曾上演过泪斩马谡的事情。
中原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成立初期,兵力不足7万,加上长期作战,导致本来就孱弱的部队变得异常艰难。尽管如此,中原野战军还是英勇奋战,一往无前,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中原野战军以少敌多,取得了胜利,缴获不少武器还有战俘,一时间士兵总数达到了有28万。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暴富”以后,军队中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最突出的就是军队纪律问题。
当时,中原野战军里有个排长叫王道士,他在战役以后暴露的问题最多,比如纵容手下、徇私舞弊、知错不改等,一度引起战士们的不满。一天,王道士的军队中有一个小战士被查到私藏了一块手表,指导员让王道士狠狠处罚小战士,以正军纪,然而,王道士偏袒自己的战士,他认为手下的人犯错了,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把他关几天就好了。
指导员和王道士据理力争,他认为王道士是在纵容手下的人犯错,必须严惩小战士。谁知,王道士软硬不吃,他不仅不认错,反而还叫来自己的几名属下,把指导员给暴揍了一顿,将之打成重伤。上级领导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考虑到他自身徇私舞弊的问题,以及现在军队军纪涣散、士气浮躁的军气情况,野战军秉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清醒,商议之后,决定对王道士施以枪刑,整肃军记,以儆效尤。
枪毙王道士以后,野战军的军队纪律和风气又恢复了往日的严肃,大家齐心协力,再也不敢再做徇私舞弊之事。后来,渡江战役爆发,中原野战军在战场上异常英勇团结,一举歼灭敌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1949年,邓小平编写了《人民军队要做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的模范》,要求每个部队都要严格进行纪律整顿,严禁出现王道士等徇私舞弊的事情。
王道士作为一名老红军,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都能走过来,却在即将看到黎明曙光的时候犯了政治错误。也许,从一开始,他身上就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倾向,只不过在后期才暴露出来,这启示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持头脑的清醒,将错误扼杀在摇篮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