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大学生艾滋病的话题登上热搜,找了半天,没找到理由,大量自媒体和部分官媒,以各种夸张的数据,说明现在大学生艾滋病群体已经很多了。但是实际上,这些数据都不是最新的数据,而这个话题在艾滋病日的时候,小编也曾发过文章(),现在看很多自媒体的内容,都是从那里面来的。后来耐着性子看了很多篇文章之后,发现最近这个热点的起源,其实与高考结束有关,并且还有人总结了所谓的19岁现象。大概的逻辑是,因为高考结束,毕业生们便开始放纵,一放纵就可能会感染上艾滋,值得重视。为了让人们重视或者警惕,于是就把之前那些惊人的数据给罗列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01我们先来说说所谓的19岁现象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小汪(化名),在经历了紧张与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成绩,远超过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分数,基本妥了。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总是要庆祝一番的,毕竟压抑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完全解放了,父母也不催,心理也没压力了。他决定要去找点刺激。于是他平生第一次,去了酒吧。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两人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觉得她懂他,犹如多年老友,堪比人生知己。就在那一晚,他们亲密接触了,发生了高危行为。当他还沉浸在高分的喜悦,以及身心刺激回味之中的时候,他等来了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没几天,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去做检查的时候,却被告知HIV阳性。这离他领到录取通知书,仅仅一周……
02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谈艾色变。因为艾滋病确实很可怕,而且无法医治(现在也有说能治的,但感觉都是为了推销药物)。人们一边恐惧的同时,我国艾滋病例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如今整整40年,艾滋病在我国大肆蔓延、疯狂传播,其严重程度超越人们的想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港澳台)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例。根据央广网消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1,329,127例。这意味着在八年时间里,艾滋病患者又增加了近3万例。速度绝对惊人。超出想象。之所以“大学生HIV感染情况”能上热搜,除了和高考结束有关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现实,那就是现在学生艾滋病人数在急剧上升。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及相关疾控数据。2023年全国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3010例,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2.7%。
![]()
2020-2023年青年学生病例中疾控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2010年至2019年,包括年轻学生在内的15-24岁人群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41557例,男女比例为33.9比1,平均年龄19.9岁。
03为何学生群体会成为艾滋的重灾区呢?这与这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性观念不断开放直接相关。在学生高风险行为中,有几个数据非常值得关注,86.8%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66.0%存在多性伴侣(≥2个)。不用多解释,大家都会懂。现在学校都有专门的防艾宣传课程,也有相应的志愿者组织,有些学校甚至还安装了免费套机,可这似乎效果都不很明显。为什么呢?很多人都将这归结为性教育的不足。小编认为,这种归因,就是典型的外向归因,有点像孩子高考没考出好成绩,他觉得是因为老师教的不行,或者老师考前押题押得不准。再换个角度来说,七八十年代更没啥性教育,老师上课的时候,跟生殖相关的名词,都用别的词代替,生物课里面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内容,老师都直接跳过去,而这些完全缺失性教育的孩子们,长大了上到大学,也没有成为艾滋病的主要群体。真正的原因在于“滥交”,这个不多解释,从这些年各类新闻上都能看得出来,或者到学校周边的相关场所去观察也能看得出来。去年下半年,国家疾控局、海关总署发布通告,将艾滋病等36种传染病纳入出入境监测传染病目录,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才知道,原来过去那么多黑人入境居然不检查HIV。可在今年之前进来的呢?04作为家长,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自爱和自重。高考结束,可以疯狂,但不可过度放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