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小沔镇突然建起两座新城区。
这个农业小镇的操作让人看不懂。
渠江边上的小沔镇只有3万人口。场镇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多数居民还住在自建砖房里。
两年前修通渠江大桥后,镇里突然启动新城建设。北岸建起成片四五层楼房,能住几千人。
这么小的镇子建这么多房子干啥?原来草街水电站蓄水要淹掉部分老镇。新城区是为安置拆迁户准备的。
但实地走访发现,新城区入住率很低。大片房子空着,晚上黑灯瞎火。这规划是不是太超前了?
小沔镇历史上就是个种地的地方。明朝建镇到现在,主要靠渠江水运维持生计。场镇上连个像样的商铺都没有。
现在突然搞这么大开发,钱从哪来?听说光征地就花了上亿。这些投入什么时候能回本?
镇里干部说这是长远规划。要借着水电站建设机遇,把镇子升级成渠江边的特色小镇。可周边村民都在往外跑。
年轻人宁可去合川打工,也不愿留在镇上。建这么多房子给谁住?
草街水电站是重庆重点工程。
库区涉及多个乡镇搬迁。别的镇都是按需建设,就小沔搞得这么夸张。当地茶农老李直摇头:"种一辈子茶也买不起新房。
这些楼房跟我们没关系。"小沔镇去年茶叶产值刚过百万。这点产业根本撑不起新城开发。
镇里哪来的底气?
更奇怪的是规划显示,新城还要配建商业中心和学校。
现在连基本入住率都保证不了。有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的面子工程。
小城镇建设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攀比大城市。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未雨绸缪。趁着政策东风把基础设施搞好,以后发展就轻松了。数据显示重庆周边类似小镇有十几个。
都在搞新城开发,但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小沔镇的问题不是个例。全国很多农业乡镇都在面临同样的困境。该发展什么产业?
如何留住人口?
新城建设标准怎么定?
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一味照搬大城市模式肯定行不通。小城镇要有自己的发展逻辑。
比如小沔的千亩生态茶园就很有特色。把绿色产业做大做强,比盖房子实在得多。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造城。
要找到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各位老乡,你们觉得小沔镇该咋发展?
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