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聪明的退休老人,除健康外,手里还握着这3张王牌,比子女更可靠

0
分享至

声明:本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请理性阅读!

人到晚年,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三样东西:鼓胀的钱包让你挺直腰板,灵活的头脑让你跟上时代,热爱的兴趣让你精神丰盈。

活得通透的老人早就明白——银行卡余额决定养老质量,持续学习避免被社会抛弃,而书画棋牌这些爱好,才是对抗孤独的良药。

与其把希望全寄托在儿女身上,不如趁早经营好自己的"养老三角"……



01

初秋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老旧小区的院子里,六十八岁的李德明坐在棋牌室门口的长椅上。

他看着对面的张老头和几个退休老人嬉笑打闹,眼神里带着一丝羡慕。

"德明,来一盘?"张老头朝他招手。

李德明笑着摆摆手:"不了,我得回去做饭,儿子一家今天要来。"

回家路上,李德明脚步不由加快。

儿子李江一家很少来看他,尤其是自从上次因为赡养费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后,已经有两个月没来了。

小区楼道里,邻居王阿姨热情地打招呼:"德明,听说你儿子今天来啊?我早上看你买了不少菜。"

"是啊,难得来一次,多准备点。"李德明笑了笑。

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冰箱里塞满了食材。

李德明站在厨房里,看着钱包里所剩无几的几张纸币,微微皱了皱眉。

退休金三千五,除去每月的基本开销,剩不下多少。

但想到儿子一家要来,他还是决定做几道拿手菜。

"咚咚咚。"门铃响了。

李德明连忙擦干手去开门。

儿子李江和媳妇小张,以及十岁的孙子小明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爸,我们来了。"李江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疏离。

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气氛有些尴尬。

李德明频繁给孙子夹菜:"小明,爷爷做的红烧排骨,你最爱吃的。"

小明低头玩手机,头也不抬:"我不饿。"

李江和媳妇对视一眼,李江清了清嗓子:"爸,我们今天来,是有事和您商量。"

李德明的心一沉,放下筷子:"什么事?"

"小明下学期要上奥数班,学费挺贵的,我们最近手头有点紧..."李江顿了顿,"能不能先借我们两万块钱?"

虽然早有预料,李德明心里还是一阵刺痛。

上次他们来也是借钱,说是用来装修新房,至今没有归还的意思。

"爸,您一个人生活花不了多少钱,退休金也够用,存款放着也是放着。"李江见父亲不说话,又补充道。

李德明沉默良久,缓缓开口:"我这次恐怕帮不了你们了。"

"为什么?"李江脸色变得难看,"您不是有存款吗?"

"我上个月把大部分存款都投资了。"李德明平静地说。

"投资?"李江和媳妇惊讶地对视一眼,"您这么大岁数了,还懂什么投资?不会被骗了吧?"

李德明没有回答,只是从柜子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儿子:"这是我参加的一个稳健型基金,年化收益在5%左右。"

李江匆匆扫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屑:"这点收益有什么用?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现金在手最实在。"

"我有我的打算。"李德明语气坚定。

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尴尬。

小明抬头看了看爷爷,又低头继续玩手机。

媳妇小张不停地看表,似乎在暗示时间不早了。

吃完饭,李江一家很快就告辞了。

临走时,李江冷冷地说:"爸,您现在能自己照顾自己是好事,但年纪大了,钱还是要用在实处,别被人骗了。"

送走儿子一家,李德明默默地收拾着餐桌,想起儿子说的话,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走到书房,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投资理财的课程页面。

"金钱,是老人最好的底牌。"李德明轻声念出课程中的一句话,"但要懂得如何使用它。"



02

清晨,李德明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他套上运动服,拿起一个装满书的布袋,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社区图书馆七点半开门,李德明总是第一个到。

他和管理员老刘已经很熟了。

"李老师,今天又来这么早?"老刘笑着招呼。

李德明点点头:"趁着脑子还清醒,多学点东西。"

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李德明拿出一本《智能手机使用指南》认真研读。

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但他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

去年,他还报了社区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员。

"李老师,这是您上次预约的《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入门》,到了。"老刘递过一本新书。

李德明眼前一亮:"谢谢你记得。"

旁边一位中年人好奇地看了过来:"大爷,您还研究这些?"

"老了更要学习,不然脑子生锈了,跟不上时代怎么行?"李德明笑着回答。

中午,李德明来到社区活动中心。

这里有一个由退休教师组成的"银发讲堂",今天轮到他主讲。

"各位老伙伴,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理财。"李德明拿出自己的手机,接上投影仪,"很多人觉得我们老年人就该把钱存在银行里,但现在银行利息那么低,还不如学学怎么合理理财。"

台下坐着二十多位老人,有的点头赞同,有的则显得有些犹豫。

"我不是让大家去炒股炒币,那风险太大。"李德明继续说道,"但了解一些基础的理财知识,选择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完全可以让我们的养老金保值增值。"

讲座结束后,几位老人围着李德明请教问题。

七十多岁的张大爷拍着李德明的肩膀:"德明啊,你这脑子比我们年轻多了,跟得上时代。"

李德明谦虚地笑了笑:"活到老,学到老嘛。"

晚上回到家,李德明打开电脑,登录了一个理财平台查看自己的投资情况。

过去半年,他将大部分存款分散投资在几只稳健型基金和国债上,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安全稳定。

手机响了,是儿子李江。李德明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爸,上次的事,我想再和您商量商量。"李江的语气有些急切,"小明的奥数班真的很重要..."

"江啊,爸不是不想帮你,"李德明打断儿子,"但我必须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

"您有退休金啊,而且还有医保,需要那么多存款干什么?"李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李德明叹了口气:"养老不只是吃饭看病那么简单。我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什么追求?您都这年纪了..."

"正因为这个年纪,我更要规划好自己的财务。"李德明的语气变得坚定,"我可以每个月给小明的学费出一部分,但大笔的钱,我确实拿不出来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江冷冷地说:"行,我知道了。"然后挂断了电话。

李德明放下手机,打开书桌抽屉,取出一个笔记本。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学习笔记和理财计划。他翻到最新的一页,写下:

"今天和江通了电话,他还是不理解我的决定。但我必须坚持,金钱是我晚年最重要的底牌,不能轻易交出。儿女终究是儿女,自己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明天继续学习新的投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03

周六上午,李德明背着画板来到小区附近的公园。

初秋的阳光正好,树叶开始泛黄,是作画的好时节。

找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李德明架好画板,熟练地调着颜料。

十年前退休后,他报了社区的绘画班,这些年已经从初学者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业余画家,公园里的管理员都认识他。

"李老师又来写生啊。"一位年轻的园丁打招呼。

李德明笑着点点头:"秋天到了,得抓紧时间把这美景画下来。"

不远处,一群孩子在嬉戏,其中一个小女孩好奇地走过来,看着李德明的画。

"爷爷,你画得真好看。"小女孩眨着大眼睛说。

"谢谢夸奖,小朋友。"李德明笑道,"你喜欢画画吗?"

小女孩点点头:"喜欢,但我画得不好。"

"没关系,多练习就会进步。来,你要不要试试?"李德明递给她一张小纸和一支铅笔。

小女孩欣喜地接过,在旁边认真地画了起来。

一旁的家长看到这一幕,也走了过来。

"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小女孩的妈妈歉意地说。

"没关系,我喜欢和孩子们交流。"李德明和蔼地说,"我是退休美术老师,在社区有个小小的绘画班,每周末上午都有课,如果您的孩子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真的吗?太好了!"女子接过李德明递来的名片,"我女儿很喜欢画画,一直想找个好老师。"

下午,李德明的绘画班如往常一样热闹。

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听他讲解构图和用色的技巧。

角落里,几位家长也在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

课后,一位家长拿着支付宝走过来:"李老师,这是这个月的课费。"

李德明婉拒道:"不用了,我开这个班不是为了赚钱,是想把我的爱好传递给孩子们。"

"那怎么行,您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家长坚持道,"而且您教得真的很好,我们孩子进步很大。"

最终,李德明还是接受了一小部分费用,主要用于购买教材和画材。

傍晚回家的路上,李德明收到了一条微信。

是他在网上认识的一位画友,对方是一家文创公司的负责人,看到李德明分享的作品后,想请他为公司的一个项目设计几幅插画。

"李老师,我们很喜欢您的风格,尤其是那种质朴又不失精细的笔触。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合作一下。报酬方面,每幅作品5000元。"

李德明惊喜地回复:"谢谢赏识,我很有兴趣。"

回到家,李德明立刻打开电脑,查看了对方公司的信息,确认是正规企业后,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打开画册,翻看自己这些年来的作品,一幅幅画作记录着他退休后的生活轨迹。

"没想到老了还能靠爱好赚钱。"李德明自言自语道,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儿子李江。

"爸,您在家吗?我想过来一趟。"李江的语气有些不自然。

"在家,你来吧。"李德明说。

半小时后,李江出现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中年人。

"爸,这是我朋友王总,他听说您画画很不错,想请您帮忙画一幅字画送人。"李江介绍道,表情有些讨好。

"李叔叔您好,久仰大名。"王总热情地握住李德明的手,"我下周要送一位领导一件礼物,听说您的山水画很有韵味,所以特地来请您帮忙。"

李德明看了看儿子,又看看这位所谓的王总,心里明白了几分。

"不好意思,我最近接了个项目,比较忙,可能没时间。"李德明婉拒道。

王总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李叔叔,这是一点心意,请您务必帮忙。"

李德明没有接:"王总,画画是我的爱好,不是用来应酬的工具。如果您真心喜欢我的画,可以等我有空了,画一幅送给您。"

王总有些尴尬,李江的脸色也变得难看。

送走了不太愉快的客人,李江埋怨道:"爸,您这是干什么?王总可是我们公司的大客户,您就不能给我这个面子吗?"

"江啊,你不明白。"李德明叹了口气,"绘画对我来说不只是打发时间,它是我的精神寄托,是我退休后的第二事业。我不想把它变成讨好别人的工具。"

"您这人怎么这么固执?不就是画几笔吗?"李江有些恼火。

李德明摇摇头:"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追求,哪怕是在晚年。这是我的选择,希望你能尊重。"

李江无言以对,悻悻地离开了。

晚上,李德明坐在书桌前,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感受:

"今天拒绝了江带来的那个所谓的'生意',他可能不理解我。但我明白,除了金钱和知识,拥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爱好,是我晚年最重要的第三张底牌。它让我的生活充实,让我在这个年纪依然能感受到创造的喜悦,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财富。"

就在李德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

打开门,他看到一位陌生的老人站在门口,对方手里拿着一封信,面色凝重:"李德明?我是你同学张国强的父亲,我儿子去世前托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04

李德明一怔,心跳骤然加速。

张国强,这个几十年未曾联系的老同学,怎么会在去世前写信给他?

"请进,张叔叔。"李德明连忙让老人进屋,倒了杯热茶。

张老先生看上去已有八十多岁,步履蹒跚。

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递给李德明。

"国强走得突然,前两个月查出肺癌晚期,没撑多久。"老人声音有些哽咽,"整理遗物时发现这封信,上面写着如果他先走一步,一定要交到你手上。"

李德明接过信封,手微微颤抖。

信封上的字迹依稀能辨认出是张国强的笔迹,那潦草又带着几分倔强的风格,一如四十年前他们共同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的模样。

"谢谢您亲自送来。"李德明诚挚地说。

张老先生摇摇头:"国强临走前很执着,我只是完成他的心愿。"短暂停留后,老人起身告辞,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德明一眼:"国强说,你会明白该怎么做。"

门关上后,李德明坐在沙发上,盯着那封信许久才下定决心拆开。

信纸上的字迹潦草却有力:

"老友德明: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人世。人生短暂,我有一个心愿未了,只能托付给你。我的儿子张凯,今年三十五岁,自小聪明但性格倔强,与我关系一直紧张。我早年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如今想弥补已经太晚。他不顾我反对,辞去稳定工作去创业,结果失败负债。我帮他还了一部分,但剩下的二十万,我实在无力承担。
我知道这个请求很突兀,但我别无选择。你一直是我最敬重的朋友,为人正直,处事明智。我想请你帮助张凯渡过难关,不是直接给他钱,而是用你的智慧引导他。附上他的联系方式,希望你能以老师的身份接触他,让他明白人生的道理。
随信附上我珍藏多年的一幅画,这是我唯一值钱的东西,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友保重,来世再见。
张国强"

信的末尾附着张凯的电话号码,以及一张薄薄的纸,上面是一幅小巧的山水画,落款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

李德明靠在沙发上,感到一阵眩晕。

他和张国强虽是同窗,毕业后却因为各自的工作渐行渐远。

没想到几十年后,对方会以这种方式重新闯入他的生活。

帮助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渡过二十万的债务难关?

李德明苦笑,自己的儿子要钱他都拿不出来,如何帮助别人的儿子?

第二天一早,李德明带着那幅画去了市区一家知名的古董鉴定所。

"老先生,这幅画是真迹,保存得相当好。"鉴定师仔细检查后说,"目前市场价值大约在二十五万左右。"

李德明大吃一惊:"这么值钱?"

"这位画家的作品近年来升值很快,"鉴定师解释道,"如果您想出售,我们可以帮您联系买家。"

走出鉴定所,李德明心情复杂。

这幅画足以解决张凯的债务问题,但他想起信中张国强的话——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用智慧引导。

经过一番思考,李德明拨通了张凯的电话。

"你好,我是你父亲的老同学李德明。"他简单介绍了自己,约张凯见面。

当天下午,在一家安静的茶馆,李德明见到了张凯。

这个年轻人眉宇间有几分张国强的影子,但眼神中少了那份坚定,多了几分迷茫和倔强。

"李叔叔,我爸临走前提起过您,说您是他最敬重的朋友。"张凯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走得太突然,我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对他说。"

李德明点点头:"你父亲是个好人,只是可能不太善于表达。"他没有立即提及债务的事,而是和张凯聊起了他的创业经历。

张凯原本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不菲,但他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想要创业实现更大的价值。

他辞职创办了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但因为经验不足和市场判断失误,公司很快陷入困境,最终负债累累。

"我不后悔创业,只是对不起我爸。"张凯苦笑道,"他一直反对我辞职,结果他说的都成真了。"

李德明沉思片刻,问道:"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你还会选择创业吗?"

"会。"张凯毫不犹豫地回答,"但我会做更充分的准备,避免上次的错误。"

李德明听出了年轻人话语中的决心,心里有了主意。



"张凯,你父亲留给我一幅画,价值不菲。"李德明坦言道,"足够偿还你的债务。但我想知道,如果我帮你解决这个困难,你打算怎么做?"

张凯愣住了,显然没想到父亲会给他留这样一条后路。

他沉默良久,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李叔叔,我不能接受这个。我的债务应该由我自己承担。"

李德明欣赏地点点头:"那么,我有个提议。"

05

一个月后,李德明家的客厅焕然一新。

原本空荡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茶几上整齐地摆放着画册和宣传单。

"李老师,这个构图还需要调整一下。"张凯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稿说。

李德明点点头,拿起画笔在草稿纸上勾勒了几笔:"你看这样如何?"

张凯眼前一亮:"太棒了!就是这个感觉。"

一个月前,李德明和张凯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

他们利用那幅价值不菲的画作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一个名为"银发艺术"的小型工作室。

李德明负责艺术创作,张凯则负责市场运营和商业拓展。

工作室的宗旨是发掘退休老人的艺术才华,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和变现的平台。李德明联系了自己在绘画班认识的几位有才华的退休老人,邀请他们加入。

而张凯则利用自己在教育领域的人脉,为作品寻找销路。

"李老师,好消息!"张凯兴奋地跑进来,"那家国际学校确认了订单,要定制一整套教材插画,总金额八万元!"

李德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按时偿还第一笔债务了。"

按照他们的计划,张凯的二十万债务将分四期偿还,每一期的资金都来自工作室的收益。

这样既能解决债务问题,又不会让张凯因为直接接受馈赠而失去自尊。

"李老师,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计划很天真。"张凯坦率地说,"退休老人的画作能有什么市场?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许多企业和学校其实很喜欢这种朴实、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李德明微笑着说:"年轻人往往低估了老年人的价值。我们虽然跑不动了,但我们有经验,有时间,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不服老的心。"

工作室的成功超出了两人的预期。

除了接商业插画订单外,他们还开设了线上课程,教授传统绘画技法。

许多年轻父母愿意让孩子跟着有经验的退休老师学习,这又成了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一天晚上,张凯送李德明回家后,在门口犹豫了一下:"李叔叔,有件事我一直想问您。"

"什么事?"

"我爸去世前,是不是已经知道这幅画的价值?他是不是故意安排您用这种方式帮助我?"

李德明看着年轻人真诚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我想,你父亲比任何人都了解你。他知道你不会接受直接的施舍,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他希望你能明白,接受帮助并不可耻,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份帮助创造更大的价值。"

张凯眼圈红了:"我一直以为他不理解我,不支持我..."

"父子之间的爱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李德明拍拍他的肩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回到家,李德明坐在书桌前,习惯性地打开日记本。想起今天的对话,他若有所思地写道:

"今天和张凯聊起了他父亲。看着这个年轻人逐渐走出迷茫,重新找到人生方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这或许就是我的第三张底牌发挥作用的时刻——拥有自己的爱好和技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人,创造无法被剥夺的价值。

张国强的离去让我深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我们终将老去,但只要心态年轻,保持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就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正当李德明沉浸在思绪中时,手机响了,是儿子李江。

"爸,您在家吗?我想和您谈谈。"李江的语气有些异常。

"在家,你来吧。"李德明有些疑惑。

半小时后,李江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爸,这是我的同事小王。"李江介绍道,表情有些复杂,"他...他是您最近教画画的那个张凯的朋友。"

李德明愣住了,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06

李德明请两人进屋,倒了茶。客厅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李叔叔,"小王开口道,语气诚恳,"我和张凯是大学同学,前段时间他告诉我您帮了他很大的忙。"

李德明点点头,等待下文。

"其实...我来是想告诉您一些关于张凯的事。"小王犹豫了一下,"他现在的处境可能和他告诉你的不太一样。"

李江在一旁插话:"爸,我听小王说了张凯的情况,担心您被骗了。那个所谓的债务,很可能是他编造出来骗取您的同情和帮助。"

李德明感到一阵心悸,放下茶杯:"这是怎么回事?"

小王深吸一口气:"张凯确实创业失败了,但他的债务早在半年前就已经还清了。他父亲生前变卖了一处房产,替他还了所有债务。而且...他父亲的去世也不是最近的事,是在一年前。"

李德明如遭雷击,一时说不出话来。

"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张凯喝醉后向我炫耀,说他找到了一个'容易得手的老头'。"小王表情愧疚,"我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听说他计划进一步利用您的信任,诱导您抵押房产投资他的新项目,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李江握紧拳头:"爸,我早就告诉过您,不要太轻信陌生人。您看,这下被骗了吧?"

李德明沉默良久,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夕阳。

他没有表现出预期中的震惊和愤怒,反而出奇地平静。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李德明最终转身对小王说,"能否请你先回避一下?我想和儿子单独谈谈。"

小王点点头,识趣地告辞了。

房间里只剩下父子两人,李江迫不及待地说:"爸,您现在明白我为什么担心您了吧?你一个人生活,太容易被人骗了。还是跟我们住在一起比较安全。"

李德明摇摇头,微微一笑:"江啊,你认为我真的被骗了吗?"

李江一愣:"难道没有?那小子编造故事,骗取您的信任和钱财..."

"我早就知道张凯在撒谎。"李德明平静地说。

"什么?您知道?"李江瞪大了眼睛。

李德明走到书房,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对张凯的背景调查。他父亲的死亡证明,他的债务清偿记录,甚至他前女友对他品行的评价,都在这里。"

李江震惊地翻看着文件:"这...您什么时候调查的?"

"在决定帮助他之前。"李德明坐回沙发,"江啊,你以为我这把年纪了,就分不清真假了吗?"

"那您为什么还要帮他?"李江困惑不解。

"因为我看到了他身上的才华和潜力。"李德明解释道,"他确实有不良动机,但他的能力是真实的。我需要一个懂市场、会经营的年轻人来帮我实现一个想法,而他正好合适。"

"什么想法?"

"创办'银发艺术'工作室。"李德明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张凯,更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梦想。我想建立一个平台,让更多像我这样的退休老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爱好创造价值,获得额外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退休后的人生意义。"

李江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您是说,您在利用他?"

"不,是互利。"李德明纠正道,"我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帮我实现了梦想。现在工作室已经走上正轨,即使他离开,我也能找到其他人接手。"

李江沉默了,他从未以这种角度看待自己的父亲。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那个需要被照顾、容易被骗的老人,而不是这个精明能干、心怀大志的智者。

"爸,我错了。"良久,李江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惭愧,"我一直低估了您。"

李德明笑了笑:"很多人都低估了老年人。他们只看到我们行动迟缓的身体,却看不到我们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那您打算怎么处理张凯的事?"

"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李德明说,"人性复杂,每个人都有光明和阴暗的一面。我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他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第二天,李德明约张凯见面,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知道你说的都是谎言。"

张凯脸色大变,想辩解又无从开口。

"你可以选择现在离开,从此两不相干。"李德明继续道,"或者,留下来继续我们的合作,但必须遵守我的规则。"

张凯低着头,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眼中带着悔意和决心:"李叔叔,我愿意留下,按您的规则来。"

三个月后,"银发艺术"工作室搬进了更大的场地。

工作室不仅提供绘画服务,还扩展到了手工艺、书法、摄影等多个领域,聚集了二十多位退休老人,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发挥才华的舞台。

李德明的儿子李江也开始参与进来,负责工作室的法律事务。

父子关系因此得到了修复和提升。

一天,李德明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邀请函,请他去当地电视台分享"银发艺术"的创业故事。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城市的社区组织纷纷前来考察,希望复制这种模式。

"李老师,您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反响吧?"张凯笑着问。

李德明看着窗外排队等待参观工作室的人群,感慨万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无论年龄大小。重要的是找到展现这种价值的方式。"

晚上回到家,李德明坐在书桌前,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感受:

"今天,当我站在镜头前分享我的故事时,我看到了无数老年人眼中的光芒。他们与我一样,渴望在晚年依然能够创造价值,活出尊严。

退休后,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三张底牌:金钱给了我选择的自由,学习让我跟上时代的步伐,爱好则填满了我的心灵,让我不再孤独。

这三张底牌,比任何外在的依靠都要可靠。因为它们来源于我自己,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财富。

如今,我已经不再担心晚年生活。我有稳定的收入,有不断更新的知识,有充实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或许就是我想要的,一个体面而从容的晚年生活。"

写完日记,李德明走到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星星。

他想起张国强,想起那些曾经的同窗好友,想起自己走过的漫长岁月。

岁月带走了他的青春和健康,却给了他智慧和淡然。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六十八岁的李德明,心中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笃定:除了健康,他还握着三张王牌——金钱、认知和爱好,它们让他的晚年生活比想象中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可靠。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这三张底牌,将支撑他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活出真正的体面与从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人被发展成男人的情人,多半会有以下三种变化,很现实

女人被发展成男人的情人,多半会有以下三种变化,很现实

叶飞飞情感屋
2025-09-18 18:48:10
高兴太早!中国女篮热身赛险胜,却收三大坏消息,李梦不回真晚了

高兴太早!中国女篮热身赛险胜,却收三大坏消息,李梦不回真晚了

宗介说体育
2025-09-18 12:50:36
郭富城38岁妻子方媛,晒三胎孕晚期Vlog自曝“已经96斤啦”

郭富城38岁妻子方媛,晒三胎孕晚期Vlog自曝“已经96斤啦”

贵州小娟
2025-09-18 19:10:40
午后!A股,突然异动!什么情况?

午后!A股,突然异动!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9-18 16:23:59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清风拂心
2025-09-14 13:15:08
武汉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回国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堵派出所门口

武汉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回国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堵派出所门口

五元讲堂
2025-08-19 09:42:47
蒋欣现身4S店提车!身高171的她,依旧散发惊人女人味!

蒋欣现身4S店提车!身高171的她,依旧散发惊人女人味!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9-18 12:22:57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平老师666
2025-09-16 17:16:58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卷史
2025-09-16 14:17:46
中国男排确定出局!塞尔维亚破最后一丝曙光 连续3届世锦赛1轮游

中国男排确定出局!塞尔维亚破最后一丝曙光 连续3届世锦赛1轮游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9-18 11:08:11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小萝卜丝
2025-09-17 09:54:40
官宣在即!穆帅抵达本菲卡基地,据悉将主持下午训练

官宣在即!穆帅抵达本菲卡基地,据悉将主持下午训练

雷速体育
2025-09-18 15:44:31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素衣读史
2025-09-18 13:52:03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历史八卦社
2023-11-25 07:05:03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林海:昔日央视红人,今朝境遇堪忧

林海:昔日央视红人,今朝境遇堪忧

云深不知在何处
2025-09-18 09:37:04
杜兰特:不爽太阳什么都没说就把我摆上货架 勇士确实想得到我

杜兰特:不爽太阳什么都没说就把我摆上货架 勇士确实想得到我

直播吧
2025-09-18 08:47:04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扬子晚报
2025-09-17 23:00:57
广西书记佩戴的“广西生产”AI眼镜爆火,媒体介绍售价3999元

广西书记佩戴的“广西生产”AI眼镜爆火,媒体介绍售价3999元

澎湃新闻
2025-09-18 09:08:27
预测票房13亿,《731》首映一骑绝尘,成龙30个日冠终于交出去了

预测票房13亿,《731》首映一骑绝尘,成龙30个日冠终于交出去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8 05:02:10
2025-09-18 19:51:00
易会科普 incentive-icons
易会科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依依带你来科普!
124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2025苹果配件新品 最值得买的竟是SE?Apple Watch&AirPods Pro上手体验

亲子要闻

高骼:孩子的营养不是吃进去的,而是脾“给”的

曝PS5或将推出新Slim型号:容量空间更小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