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5世纪,伴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开始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
在茫茫无涯的大海上,坏血病一直威胁着海员们的生命安全,直到后来发现了维生素C,才最终摆脱了坏血病的噩梦。
令人奇怪的是,同样是出海远航,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东方航海者们却没有遭遇坏血病的困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海上噩梦---坏血病
坏血病其实在我国的医书中早有记载。我国的中医名著《外科正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军中凡病腿色青者,其上必发牙疳;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发青腿……。”还说“患者多生于小孩,结成大小青紫斑,牙根出血等等”。
坏血病在西方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文字记载。直到十世纪的时候,才出现了有关坏血病的记载,就是一种身体浮肿的可怕疾病。路易九世在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有士兵出现了坏血病的症状。
坏血病在航海员中的发病率最高,也很猛烈。威尼斯商人潘洛在大西洋搁浅期间,全体船员都患上了坏血病。
航海家达伽马在发现印度的航行中,有160位随行船员感染了坏血病。等到1499年,他们回到葡萄牙里斯本的时候,有一半的船员都已经去世了。
法国的航海家卡蒂尔在带领船队驶向纽芬兰的时候,一百一十多个船员中竟然只有3个船员躲过了败血症的折磨。
开始的时候,他们以为是瘟疫,试验了多种方法都不见效,直到他们遵照当地印第安长老的建议,服用了马尾针叶,才逐渐恢复健康。马尾针叶也成为了最早医治坏血病的“神药”。
坏血病不仅威胁着海员们的生命健康,也影响着海上帝国的军事实力。
英国之所以能在16世纪,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的新霸主,就是因为西班牙的水兵们深受坏血病的困扰,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二、人类是如何战胜坏血病的
1、黑暗中的摸索
人们认识坏血病也是一个过程。最初人们把坏血病归因于罪恶和魔鬼,认为只有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才会受到惩罚。
很多医生认为,坏血病是由传染性毒素感染造成的,直到19世纪,仍然有人相信这种说法。
正是因为对坏血症没有正确的认知,治疗的方法也就五花八门:有的人把患者埋到土里;有的人吃老鼠,想以毒攻毒;还有人通过放血疗法;还有用动物血洗澡的;还有锻炼身体的……
尽管这些方法看似异想天开,但的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卡蒂尔的船员靠吃马尾针叶治愈了坏血病,还有人通过喝鲸鱼和海豹的鲜血救活了自己。
尽管这些方法都取得了成效,但人们却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对坏血病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2、出现曙光
坏血症流行了几个世纪,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根治坏血症的方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坏血症的认知越来越深刻,战胜坏血症的曙光已经开始出现了。
英国航海家兰卡斯特船长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让水手们远离坏血症的秘诀,那就是每天早上3匙柠檬汁。
1734 年,在军队中服役的奥地利医生克拉默,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确信水果和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3、科学的结论
克拉默的报告,引起了另一位军医的注意,他就是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林德对坏血病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一直在寻找治疗坏血病的方案。
后来林德发现了克拉默的报告,再结合卡蒂尔的船员用马尾针叶治愈坏血病的经验,林德得出一个结论:适当的饮食可以防止坏血病。
为了进一步探寻真相,1747年,林德在船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12名坏血病患者集中到一起,两人一组共分为六个小组,六个小组除了相同的饮食之外,还定时吃一些其它药品。
通过实验发现,喝苹果汁的两个病人病情有所好转,吃酸柠檬和橘子的两个病人则完全康复,而另外四组病人病情并没有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现在我们知道,那是因为柠檬和橘子等水果中含有一种对抗坏血病的物质--抗坏血酸,也就是维生素C。
林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并且呼吁英国军方在士兵的食谱中添加此类蔬菜果汁,但他的建议并未受到军方采纳。
当时的人们并不相信能通过吃柠檬可以治疗败血病,林德的实验报告没有受到重视,但林德的发现和结论无疑为战胜败血病指明了方向。
4、神奇的柠檬
林德的研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却受到航海者们的认可。著名的库克船长就非常认同林德的结论,并按照林德的建议进行了实践。
他要求自己的船员,每天都要吃泡菜和柑橘,还经常靠岸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由此,他的航海队也第一次创造了远航不得坏血病的记录。
到了1795年,英国军方也开始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他们规定每个海军官兵每天必须饮用一定量的柠檬汁。
效果非常明显,饮用柠檬汁后的英国海军,很少再患坏血病了,死亡率也直线下降。到了1808年,坏血病竟然在英国海军中绝迹了。
因为每天饮用柠檬汁,英国海军竟被戏称为“柠檬人”。柠檬汁不仅消灭了军中的坏血病,还让英国海军的实力大增,最终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5、维生素C的发现
虽然人类找到了治疗坏血病的方法,但却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我们现在知道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但人类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却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说到维生素C的发现,就不得不提卡西米尔.冯克的维生素理论。冯克是一位波兰裔的美国科学家,他在1912年提出了维生素理论。
冯克在磨净稻壳的大米中检测出一种新物质,他提议将这种化合物叫做Vitamine,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维生素。
冯克认为,如果人体缺少某种胺素,就会引起不同的病症,像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等都是因为缺少某种维生素。
冯克的维生素理论,标志着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更近了一步。在此之前,如果遇到大规模的流行疾病,人们往往将其看成具有传染性的瘟疫。
冯克的理论,让人们对疾病的产生原因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我们的身体内缺少某种元素,就会引起疾病。
发现维生素C的是匈牙利的医学家圣捷尔吉。圣捷尔吉在研究水果的氧化变色问题时发现。
在水果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物质,它可以防止水果的氧化。如果要更好地研究这种物质,一定要对它进行提取。
提取维生素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维生素在植物中的含量极低,几乎不能被提取到,牛肾上腺中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但又不好提取。
直到1928年,圣捷尔吉终于把这种新物质提取出来了,这也是维生素C第一次被人类清晰地发现。
这种新的物质该怎样命名呢?开始的时候,圣捷尔吉叫它“上帝知道糖”,后来又把它改称为“己糖醛酸”。
1929年圣捷尔吉来到了美国,在他工作的单位附近有一家屠宰场。正是在这家屠宰场的牛副肾中,圣捷尔吉终于提取到25克维生素C,这是极为难得的。
他把维生素C送给了英国的醣类化学家 Walter H. Haworth 进行分析。因为技术条件有限,维生素C的内部结构未被确定。
1930年,回到匈牙利的圣捷尔吉,最终成功地从辣椒中分离出 1 公斤纯的己糖醛酸,这些己糖醛酸经过Haworth的分析,终于确定了其内部结构。
这种被圣捷尔吉命名为“抗坏血酸”的新物质,就是大家熟悉的维生素C。
因为发现维生素C以及围绕维生素C的相关研究,圣捷尔吉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三、东方的航海队为什么没有出现坏血病?
西方的航海者们深受坏血病的困扰,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以至于欧洲人提到出海远航就会想起可怕的坏血病。
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关于东方航海者的文字信息中,却从未出现过关于坏血病的记录。
以郑和为代表的东方航海者们,足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无论是从距离上,还是从时间上,都不次于欧洲的航海家们。
那坏血病为什么没有出现在郑和的船队中呢?难道坏血病只是西方人的噩梦?
坏血病是因为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既然郑和的船员们没有得坏血病,说明他们体内的维生素C是充足的。
欧洲船员们因为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水果,而导致体内维生素不足,诱发坏血病。
中国的船员们尽管也没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但中国人相对均衡的饮食结构和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维生素C不足的问题。
首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不一样。西方海员的食品多以肉类、奶制品为主,而中国的海员的食品则更偏向于初级农产品。
相比于肉类、奶制品,初级农产品明显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
其次,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即使在海上远航中,船员们也愿意带上一些易于储存的蔬菜、水果或者泡菜等。
最后,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饮食大国,中国的古人已经总结摸索出很多储存、处理食物的经验方法,这就保证了中国的船员们即使离岸时间很长,也仍然相对充足的蔬菜、食品可以食用。
结语:
人类战胜坏血病的过程,就是科学战胜愚昧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就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
在漫长的几百年中,正是林德、冯克、圣捷尔吉为代表的医学家们不断地求索下,人类才发现了维生素C,并最终战胜了坏血病。
均衡合理的饮食理念,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让中国的航海者们远离了坏血病,避免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感慨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中国食物与营养》
《神秘的维生素》
《维生素发现之旅》
《大航海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