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曾记得,曾经在2010年,有一部纪录片叫《垃圾围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垃圾包围图。
就在城市周边,勾勒出的地平线不是群山而是一座座垃圾山,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传来的酸臭味。
乌黑发臭的水边,一群牛羊正在低头喝这些污水。
那些塑料袋,有的在高空中飘舞有的成群结队在垃圾场中飞扬。
偶尔落在拾荒者和羊的身上。
如果将目光放远,垃圾山上还有源源不断的卡车,在倾倒新的垃圾。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
原来我们平时生活的清洁环境,只是一时的“障眼法”而已。
拍摄这个纪录片的初衷,与当年西方对中国环保问题的指责是有一定关系的。
其中和《穹顶之下》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纪录片中所暴露和展示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重视。
我记得纪录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可能不会直接饮用这里的水,但是难以保证不会吃到用污水灌溉的蔬菜。
不过,当时的垃圾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毕竟,那个时候我们正在迅速走向城镇化,垃圾产量激增,对垃圾处理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只能运到城市周边进行掩埋。
![]()
【垃圾焚烧厂,减少垃圾填埋】
可是掩埋的速度却跟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就拿首都来说,每日产生的1.84万吨垃圾中,有1万吨可以得到处理。
缺口高达67%。
垃圾填埋场建成之后,很快就会被塞得满满当当,不得不再去开挖新的填埋场。
再加上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垃圾却会源源不断产生。
当时,有人曾发出绝望的预言,那就是“全国快被垃圾占领了”。
结果在十几年后,我国竟然发生了“垃圾紧缺”,甚至当时这些被填埋的垃圾也成为了宝藏。
全国不少城市的垃圾填埋场重新出现了挖掘机,开始挖掘此前被填埋的垃圾。
那么我国的垃圾都去哪了?
事实上,不是垃圾消失了,而是我国的垃圾处理量提升了。
2010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厂只有104座。
到了2023年,中国已经拥有925家垃圾焚烧厂。
这是什么概念?
全球垃圾焚烧厂总量为2100家。
而中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占据全球总量近一半。
而美国的垃圾处理能力为2500万吨,我国去年的垃圾处理总量为2.3亿吨。
要知道,这只是我们的垃圾处理量,不是我国的垃圾处理能力。
而且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约为60%。
就是说,如果中国垃圾焚烧厂满负荷运转,一年差不多可以处理4亿吨垃圾。
而我国一年的垃圾产量为3.6亿吨。
刨除建筑垃圾和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一年能烧的也就2亿多吨。
这就导致我国出现垃圾供不应求的情况。
就拿江苏省来说,全省90座焚烧厂中,30%因垃圾不足,处于“开工三个月,停工一个月”的状态之中。
而浙江温州焚烧厂设计产能为每日一万吨,实际处理量只有7000吨。
余热锅炉常年低负荷运转。
上海部分焚烧炉停运率达到50%。
按照行业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运83467天次”,有些焚烧炉已经超过半年没有开机。
而湖南有两家垃圾焚烧厂,为了可以保证运转,竟然给物业公司“支付介绍费”,每吨垃圾可以拿50元的回扣。
![]()
【谁能想到,中国垃圾会紧缺】
河南商水,为了保证垃圾供应,居然要跑到项城市淮阳乡镇和周口市区等外地“抢垃圾”。
面对“现货垃圾”不足的情况,我们只能选择“库存垃圾”。
比如说,2021年,广东省中山市开挖焚烧了45万吨填埋、垃圾。
同年,浙江省金华市开挖焚烧了26万吨填埋垃圾。
2022年,河南省漯河市开挖临近的填埋场。
还有吉林四平,连审批和环评都等不及,直接挖开了填埋场,导致污染物泄漏等其他问题。
很显然,开挖过去的库存垃圾也不是随意就能开始的。
如果开挖不妥的话,很容易产生甲烷泄漏、臭气、渗滤液污染等环境风险。
然后造成二次污染。
所以在2022年,生态环境部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垃圾开挖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那么我们自己的垃圾不够用,挖过去的库存也被限制,总不能进口垃圾吧?
当然不可以。
因为我国曾在2021年就宣布,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那如果是换个思路呢?
不进口洋垃圾,改成中国垃圾焚烧厂出海呢?
你没看错,君明也没有说错,我国不仅有手机和汽车出海,就连垃圾都出海了。
毕竟,我国的垃圾虽然不够了,但是外国的垃圾可是足够的。
2000年,我国开始逐步禁止进口固废之后,大量洋垃圾就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这些国家本身填埋资源不够,所以垃圾围城的情况很严重。
这就是中国企业大展拳脚的时候。
按照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军“海外”垃圾焚烧市场的企业已有不少。
比如说我国垃圾处理企业天楹,在越南、新西兰、泰国和马尔代夫。
康恒环境在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
光大环境在越南、乌兹别克斯坦。
中工国际在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
锦江环保、伟明环保在印尼等国均有项目落地生根。
此举不仅展示了中企的战略布局,也映射了中国近年来在垃圾焚烧领域的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强大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可以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价格合理并具有发展的高水平垃圾焚烧解决方案。
这也让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成为我国出海的一张新名片。
说到这,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十几年前还是垃圾围城,如今为何不够用了?
甚至让西方都追悔莫及。
![]()
【中国垃圾处理技术,让西方羡慕了】
这其实和我国在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不断突破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就是垃圾处理技术进步。
很多人认为,垃圾焚烧只是简单的焚烧,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其实并不是。
在垃圾很少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
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氮氧化物、二噁英、汞等。
这些气体不能直接排放至大气层之中。
同时垃圾焚烧的时候,还会产生巨量飞灰,从PM2.5至PM50不等。
这些也不可能直接排放吧。
还有就是垃圾焚烧炉的燃料为垃圾,垃圾含水量比较高,垃圾热值都比较低,如果烧不动怎么办?
再比如说垃圾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如何将这些热能再利用?
因此,垃圾焚烧不是简单的将垃圾往炉子里一扔就完事,科技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曾经在九十年代,深圳、广州和上海,分别尝试着从欧美或日本全套进口设备和技术。
建成了中国早期的几座垃圾焚烧厂。
效果非常好,不仅解决了垃圾,而且还能发电创收。
可是依靠全进口设备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金额极高,一套设备动辄就需要上亿元。
只能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进行试点。
而我国当时面临的环境是,大量堆积如山的城市生活垃圾需要环保处理。
以这样的成本来测算,绝大多是城市的经济水平根本没有能力支付建设和运营垃圾发电厂的成本。
这也是很多城市选择垃圾填埋的原因之一。
直到我国自主研发技术突破了垃圾焚烧核心技术之后,开始普及垃圾焚烧发电厂。
1998年,在我国1000万元国债资金的支持下,重庆三峰环境公司成立。
承担起研发自主可控的垃圾焚烧设备的重任。
经过吸纳德国马丁公司的技术,重庆三峰研发出国产往复式逆推倾斜炉排炉全套技术。
包括焚烧炉和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与其他技术相比,这套技术非常先进。
用高速度旋转的喷雾器,将石灰石浆液喷洒成微小颗粒。
促进了石灰浆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沉淀。
这样粉尘排放量大大减小。
然后再去除烟气中酸性污染物、颗粒物、氮氧化物、重金属。
达标后的洁净气体在排放至大气层中。
而我国垃圾水分含量高、热度低,进口设备不加煤粉很难进行燃烧。
如今的设备在确保无需添加辅助燃料的条件下,垃圾不经过分选自行稳定燃烧。
同时炉内还能通过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
再加上燃烧很充分,炉渣可用于铺路。
最终需要规划填埋的飞灰不到垃圾容量的3%。
这其中就用到了我国特有的有毒物质分解技术FAST,该技术指的是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处理的先进工艺,通过快速升温和降温来裂解已有的二噁英并防止新的二噁英产生。
简单来说,就是先将垃圾迅速加热至1100摄氏度,以裂解现有的二噁英。
然后迅速冷却至200摄氏度一下,防止新的二噁英在较低温度下重新生成。
此外可能还会加入特定药剂来抑制二噁英的形成,处理后的烟气会经过活性炭过滤,进一步去除有害物质。
![]()
【中国一年可处理,4亿吨垃圾】
然后通过水洗净化,实现有毒物质的高效去除。
更为关键的是,便宜,一整套设备只有进口设备价格的一半。
就按上海浦东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全套采用进口设备,总投资金额为6.7亿元。
采用国产设备的重庆同兴焚烧厂,总投资只有3.2亿元。
中国垃圾焚烧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让垃圾焚烧发电在中国建设成为可能。
不仅中国垃圾焚烧厂才实现了遍地开花,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数百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焚烧炉达到2172台,焚烧能力每日约为111万吨。
处理总量超过了美国、日本与欧洲总和。
同时在2015年前后,中国环保企业就已经开始反向出口设备了。
因此,这不是我们的垃圾消失了,而是我国用于发电了。
第二就是政策的引导。
要知道,垃圾处理是个苦活、累活,如果无利可图,没人愿意主动干这个工作。
而我国的目的就是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主动从事垃圾处理。
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引发了《“十三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要实现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占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
有了政策就好办了,各地垃圾焚烧厂纷纷上马。
关键在于,那个时代正式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期,各地规划垃圾焚烧厂的时候,往往都是这么想的。
要留点提前量,建个垃圾焚烧厂不同意,不可能正正好。
过几年房子多了,垃圾量就增加了,总不能再建设新的垃圾焚烧厂吧?
这样下去太麻烦了,不如直接一步到位。
于是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垃圾焚烧厂超前建设的情况。
结果房地产业一下行,垃圾共计不足的情况就出现了。
比如说浙江磐安县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300吨,实际每日处理能力只有170吨。
当然,垃圾焚烧厂扩建的更关键原因,就是有利可图。
主要有三个盈利部分。
首先就是建厂补贴。
我国对新建垃圾处理厂实现“先建后补”的政策,项目建成后,国家会提供适当的补贴,处理量越大,补贴就越多。
其次就是垃圾处理费。
通常情况下,国家要按照每年垃圾处理的量,给企业支付垃圾处理费,每吨约130元。
同时垃圾处理项目可以享有不超过30年的特许经营权。
意味着只要城市产生垃圾,那企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利润。
最后就是上网电价。
日常居民用电,价格一般在四五毛左右,而垃圾焚烧厂发的电,上网电价是六毛五。
也就是说,国家在给垃圾焚烧厂发放了现金补贴。
按照补贴规定,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
上网价等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每度0.25元至0.5元。
同时还有省级电网补贴,每度电0.1元,和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补贴。
垃圾发电项目从投产之日开始,15年内享受补贴上网电价,运行满15年之后才会取消补贴。
这么算下来,投产垃圾焚烧厂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如果一座垃圾焚烧厂一年可以焚烧100万吨垃圾,那一年卖电就能获利1.8亿,再加上1.3亿的垃圾处理费,一年获利可以达到3个亿。
同时投产后,企业还可以申请科技创新资金和环保项目,以奖代补资金,以及税收减免。
而且固体炉渣还能回收铜铁铝等金属,用于出售给冶金企业。
剩余炉渣和飞灰可以制成砖,一吨炉渣可以生产出315块标准砖。
说白了,垃圾处理厂就是真正的“印钞机”。
因此,我国的垃圾处理厂扩张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那就是先补贴、资本发现有利润,然后就开始涌入,于是就出现了竞争激烈的情况。
接下来就要卷技术,再进行扩产,规模效应就会诞生,技术升级就会带来利润增长。
就算不补贴都有利润。
最后就是出海。
第三就是垃圾回收分类制度。
说实话,过去的垃圾焚烧体系确实不错,但是在效率上,依旧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此前的垃圾都是混在一起的。
结果就导致有价值的东西利用不出来,反而是大量没有必要的湿垃圾影响炉温。
塑料还增加了二噁英处理负担。
比如说一些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有害的物品,混在垃圾里,就算焚烧,也容易引发重金属残留。
因此在2019年,国家就开始执行垃圾强制分类。
比如说纸张类垃圾,像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等。
易拉罐、金属罐头盒、废旧金属制品等,以及塑料瓶、塑料包装袋、塑料餐盒等等,全部是需要分离出来的。
这些都是不能烧的,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还有一些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也是需要分离出来的。
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将会被运往对应的再生资源加工厂,通过分拣、清洗和加工等工序,重新变成生产原料投入到市场中。
厨余垃圾会进入餐厨垃圾处理厂。
通过微生物发酵、厌氧消化等技术,转化为沼气、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
或者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有害垃圾则有专业的废弃处理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比如说废旧电池经过专业拆解和处理,提取其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妥善处理有害物质。
防止其进入环境造成危害。
剩余其他垃圾,才会被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
之所以要细化分类,就是为了帮助资源回收利用。
只不过此举也导致垃圾焚烧厂的处理量有所下降。
比如说在强制分类之后,上海湿垃圾分出量翻了4倍,入炉干垃圾减少20%。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对垃圾的处理能力更强、更有效率,也更节省资源。
当然,我国的垃圾不够烧,只是中国环保产业的一个缩影。
曾经环保问题可是西方指责中国的一种手段,万万没有想到,环保却成为我国逆袭而上的绝佳奇迹。
比如说,西方指责我国碳排放多,那我们就拼命种树。
中国森林覆盖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12%提升至24%,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全球首位。
库布齐沙漠6000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的新闻,还有塔克拉玛干的锁边工程。
都是中国人用植物和草方格,创造的人与自然斗争的契机。
再比如说西方指责中国煤电污染环境,我国就开始搞风电和光伏。
从辽宁到广东的海岸线上,从陆地到海洋,中国逐风追光,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
一座座风车和一片片光伏成就了中国的别样“风光”。
从2013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增长了六倍,年均增长约20%。
光伏装机增长180多倍,年均增长约60%。
![]()
【中国风电,领先全球】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
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为全球绿色的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还有就是西方国家如果说中国空气污染,还拍了个所谓“穹顶之下”,我们迅速进行产业升级,淘汰了一批粗放产能。
一项项治理行动也随之出台,移动资源污染、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活面源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治理。
淘汰或退出污染工业企业,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生产。
在2024年,重庆污染天从2012年的58天,减少到2024年的两天,降幅达到96.6%。
同时,我国还利用科技赋能,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就连西方指责我国海量石油进口有巨大泄漏风险,污染海洋环境。
我国的沼气科学研究所能源微生物创新团队,就发现了一种来自胜利油田的新型古菌。
可在厌氧环境下直接氧化原油中的长链烷基烃产生甲烷。
代表着我们再也不怕石油泄漏,只要把这种细菌撒进去,就能轻松“吃掉”石油污染。
如果我们再拓展一下思路就会发现,海洋中富集的一些塑料污染,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些细菌进行清理?
如果真的试验成功,这得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市场?
全球海洋污染的订单,估计都要落到中国身上了。
回顾我国的环保之路,就会发现和西方完全不同。
西方一直处于指责、争论和再指责的循环,我国选择用行动代替辩论,默默将环保危机转化为产业机遇。
当夜幕下的焚烧厂灯火通明。
当光伏板下的羊群悠然吃草。
当中国科学家又研发出一种提高光伏效能的多晶硅。
当中国向全球输出环保技术的时候。
全球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
因此,真正的环保主义从来不在演讲中,也不在环保少女的作秀之中。
而是在锅炉的烈焰中。
在风机的旋转中。
在数据达标的显示屏上。
中国用脚踏实地回应了所有质疑,当环保成为行动而不是口号的时候,生态危机终将转化为发展的契机。
所以,西方对此应该是追悔莫及,如果当初没有对中国进行指责, 也许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差距不会这么大。
但是君明要说的是,我们很清楚,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无论西方是否指责我们,中国保护环境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止。
发展新能源,必然是我国发展的大势所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