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全国地铁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24年新开2条(段)线路,分别是11月1日通车的3号线东延段,连通亚运城与珠江新城;以及12月28日开门迎客的11号线,这是全市首条环线地铁,全长44.2公里、设站31座,贯通市中心五个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目前开通的30座车站中,有14座与既有线路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截至去年底,广州累计运营地铁里程首次突破700公里大关,达到705.1公里,形成“环+十字+放射”的线网骨架。今年计划开通6条(段)地铁,其中,12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已明确力争全运会前开通。这条新线路的开通,能将南部四号线和西部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区,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也是全国地铁客运量第三大的城市,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根据《2024年广州地铁年报》显示,广州地铁(包括有轨电车和城际)客运量达到32.81亿人次,日均客流898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70.6%,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每10个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中,就有7个选择搭乘地铁。
其中,2024年12月31日单日客流量达到惊人的1220.2万人次,打破了2019年12月31日创下的纪录(1156.94万人次)。上海地铁日客流最高纪录为2024年3月8日,1339.7万人次(不含磁浮线);北京地铁日客流最高纪录为2019年7月12日,1375.38万人次。
分线路来看,有三条线路日均客流量突破百万大关,分别是3号线(天河客运站-海傍)、2号线(广州南站-嘉禾望岗)、5号线(滘口-黄埔新港)。3号线全长74.92公里,呈“Y字型”,是广州最重要的南北大动脉,连接白云机场,以及天河北、体育西、珠江新城、长隆万博等商圈,还与1、2、5、6、7、8、9、14、APM、广佛线等多条地铁换乘。
增幅最大的7号线(燕山-美的大道),是广州和佛山的第二条跨城地铁,连接顺德(北滘)、番禺(南站、万博CBD、大学城)、黄埔,2023年12月开通了2期,去年日均客流量同比上升39.47%至40.35万人次,未来有望超过广佛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号线(黄村-南沙客运港)、APM(广州塔-林和西)和21号线(天河公园-增城广场)日均客流则出现下滑,分别减少3.89%、3.39%、1.93%。
分车站来看,依旧是“老面孔”。唯一的变化是沙园地铁站从第10上升至第8,这是8号线(滘心-万胜围)与广佛线(沥滘-新城东)的换乘站,去年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4.9%至17.68万人次。
整体来看,十大繁忙地铁站有一半的客流量出现下降,包括最繁忙的体育西路,日均客流量从47.4万人次下降至46.27万人次;珠江新城下滑幅度最大,下降1.28万人次,相当于一年减少467万人次。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对地铁的分流,去年,广州“电鸡”日均骑行量达到903万人次,同比增长8.9%,首次超过地铁(不含有轨电车)的887.92万人次。另一方面是广州多中心发展,两大核心商圈减负明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