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志愿填报进入倒计时,各大高校纷纷亮出“吸睛”新招,在优质生源的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有的推出特色培养计划,有的优化专业布局,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招”频出,一次性公布六大招生亮点,从培养体系到专业选择,从国内培养到国际合作,全方位展现诚意,迅速成为考生和家长热议的焦点。
招生规模与专业布局的优化,是南航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的基础。2025 年南航本科招生总量达5010人, 31个省份投放规模全面提升。此次扩招以"优势学科优先、新兴领域倾斜"为原则 —— 航空航天类特色专业新增195个计划,信息类热门专业扩容96个名额,双学士学位项目扩招100人,凸显 "国家急需、学科优势、学生发展" 的三重导向。
更值得关注的是对接前沿产业的领域,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首批招生60人;聚焦智能制造的 "增材制造工程" 专业计划招生30人,这种专业布局既响应国家战略,又立足学校航空航天特色优势,为后续的培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有了优质的生源入口,配套的培养体系自然要跟上。代表拔尖培养的"长空创新班" 每年招收约100名学生,提供五大保障性政策:理工科专业自由选择、专项培养计划定制、双导师全程指导、科研训练全周期支持、国际交流专项资助。该班实行 "完全学分制 + 准书院制 + 双导师制",师资配置实行指标单列,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
"五大拔尖创新班" 也同样值得关注,覆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等领域。另有"八大复合创新班"聚焦交叉领域,如航空航天类(AI 复合班)、机器人工程(AI 智造班)等,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套完整的培养体系,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保障学生能够进入合适培养体系的同时,南航也十分重视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南航推行 "以学生为兴趣导向" 的志愿机制,航空航天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大类实行 "专业大类内自由分流",打破传统大类分流的隐性限制。更具突破性的是 "零调剂承诺"—— 在半数以上省份实行"志愿填满不重复,100% 不调剂"政策。考生只需按规则填报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即可确保录取专业在填报范围内,消除被调剂的后顾之忧。
而在学生入学后的培养过程中,南航也不断优化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发展空间。2025级新生将迎来"书院制 + 大类培养"的全新模式,学校设立航空航天书院、信息科学书院等六大书院,学生大一完成通识教育,大二起可在书院内自由选择专业方向,且跨书院申请不设绩点、排名限制,真正实现 "兴趣驱动学习"。
在注重专业深度培养的同时,南航也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新增"应用物理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大双学位项目,与原有的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人工智能" 项目形成三位一体的交叉培养体系,总招生规模 130 人。课程体系经过交叉设计,避免简单叠加,确保知识融合深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南航还通过国际教育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与发展路径。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伦敦国际学院,2025年新增"工业工程""人工智能" 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模式提供"4+0"双学位、 "3+1" 双学位两种选择:"4+0" 模式下学生全程在国内学习,"3+1" 模式则前三年在南航、第四年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深造,两种模式的课程体系由中英双方联合开发,引入英方优质课程资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六大招生突破并非孤立举措,而是围绕"学生发展"构建的生态系统。这种基于教育规律与行业需求的系统性创新,既展现了行业特色高校的责任担当,更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为怀揣航空梦想的学子提供了可触及的成长阶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