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内,两位90后青年毅然挽袖,相继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的曙光。他们用青春的热血诠释了奉献的真谛,彰显了当代青年挺身而出的担当与温情。
初心不改,三度配型终献“生命火种”
9月10日,来自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的90后青年吴鑫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的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被送往千里之外,为一位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吴鑫由此成为江苏省第1686位、南京市第241位、鼓楼区第2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吴鑫的爱心之路并非一时兴起。早在大一期间,他就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至今累计献血量已达4500毫升。他坦言,最初参与献血只是响应号召,但每当查询到自己捐献的血液已用于临床救治,他便深刻体会到,无偿献血远不止是一项简单的公益活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联结”——让素不相识的人,因一份温暖而紧紧相连。正是这份感动与责任,让他坚持定期献血,并于2020年6月主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启了新的奉献之旅。
2025年5月底,吴鑫接到鼓楼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自加入中华骨髓库以来,这已是他第三次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前两次均因患者病情变化等特殊原因,捐献未能最终完成。尽管如此,吴鑫始终未曾动摇捐献的信念。这一次,他仍难掩激动,坚定地回应:“我能捐,我一定捐!希望这次能顺利实现捐献,我衷心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平安健康。”
八年等待,只为这一刻“配型成功”
9月15日,南京市玄武区90后青年党员李锦帆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由此成为江苏省第1688位、南京市第242位、玄武区第2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锦帆用他的勇气与善意,传递了南京城的温度,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党员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早在2017年2月,李锦帆便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了这份“生命希望名单”中的一员。2025年6月,他接到了初配成功的电话,八年的爱心守候终于迎来了回响。面对这次召唤,这位青年党员没有丝毫犹豫:“我愿意。”因为他深知,这份“幸运”,对于某个正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生命来说,意味着唯一的希望。
在欢送会上,他动情地说:“有人说,生命的力量是生长的力量,而我认为,生命的力量更是传递的力量。从我加入志愿者队伍,到配型成功,再到今天即将入院捐献,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份善意都在接力,每一份期待都在汇聚。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定会积极配合医疗团队,不辜负大家的关心与那位素未谋面患者的期待。我也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并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崇高的事业,与我们一同参与这场‘生命接力’,帮助更多家庭远离病痛、拥抱希望。”经过近4小时的采集,李锦帆成功捐献了2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通讯员 罗玉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