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侠
在以色列对伊朗突然动手以后,鉴于伊朗过往的表现,大家都对波斯人表示看衰。
然而,只要哈梅内伊还没有老糊涂,他就应该明白,此时的伊朗已经来到了决定自身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苏莱曼尼被美国暗杀之前,以色列对伊朗是相当畏惧的。
据特朗普自己所说,当时美国喊着以色列一块行动,要将苏莱曼尼定点清除。
可是在一番评估以后,以色列表示自己搞不定,说白了就是不敢直接对伊朗军方重要人物动手。
毕竟在苏莱曼尼的带领下,抵抗之弧一度将以色列包围,当时的中东形势对以色列非常不利。
内塔尼亚胡担心将苏莱曼尼被干掉以后,伊朗会拉着一圈小弟围攻自己,毕竟以色列的战略纵深,在如今的导弹攻势面前实在不够看。
说实在的,以色列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苏莱曼尼被刺以后,伊朗能够强硬反击,以色列也不会越发张狂。
可惜没有如果,当时特朗普政府就是要赌把大的,让以色列没想到的是,美国竟然赌赢了。
苏莱曼尼这样的标志性人物被暗杀,伊朗竟然怂了。于是乎,大好的局面急转直下。
不得不说,在暗杀苏莱曼尼这件事情上,美国的眼光确实毒辣。自此以后,以色列算是看透了伊朗的底牌,就是一个字——怂。
后面的事情我们也都看到了,曾经的抵抗之弧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以色列也不再客气,对着伊朗就开始贴脸开大。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色列主要在跟伊朗的一圈小弟缠斗,只有在去年双方表演了一次烟花互射,其余时间都在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哈梅内伊只要没有老眼昏花,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一圈核心人物都被定点清除了。
更重要的是, 这次以色列的目标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高层,但是对伊朗国防军却没有动手。
要知道,伊朗内部实际上分为两派。
一派是伊朗革命卫队,这是霍梅尼当初政变时建立的,目前掌握了伊朗的主要权力,也是对以色列的主战派和拥核派。
另一派则是伊朗国防军,这是之前被推翻的巴列维王朝留下的班底,主要负责传统国防,虽然也效忠最高领袖,但一直被伊朗革命卫队压制和监视,在伊朗国内并不得势。
很明显,以色列这次杀人斩首的目标是精心筛选过的,全都是伊朗革命卫队这一派的。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空袭冲突扩大成全面战争,还能获得一部分国际舆论的支持,因为欧美过去几年陆续认定伊朗革命卫队是恐怖组织。
更重要的是,打压伊朗的主战派和拥核派,就能帮助伊朗国防军这一派扩大势力。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了,以色列怎么不直接把哈梅内伊给干掉?这样不是更省事?
拜托,以色列就是在摸准了哈梅内伊的脾气以后,才会如此肆无忌惮的。
只要把围绕在哈梅内伊身边的核心决策层给挨个清除掉,就能一步步削弱伊朗主战派跟拥核派的实力。
如果直接把哈梅内伊给干掉了,谁知道上来一个什么人物?
以目前伊朗被渗透的程度来看,只要以色列想,哈梅内伊估计难逃一死。
所以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以色列就是要在一个可控的局面下,将自己在中东最大的威胁——伊朗,给慢慢肢解。
正因如此,只要哈梅内伊的脑子没有糊涂,他就会想: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一号,二号,三号人物都领盒饭了,偏偏留下自己?肯定不是因为以色列想要放过自己,而是因为这样做对以色列的好处最大。
只要哈梅内伊想明白这个问题,他就该清楚,自己的软弱性格不是免死金牌,只要再来上几次定点清除的行动,把自己手底下的主战派跟拥核派收拾的差不多了,就该轮到自己领盒饭了。
也就是说,以色列不是不想干掉哈梅内伊,而是要将变成没牙的老虎以后,最后再收拾。
如果哈梅内伊倒了,对伊朗是好是坏?很简单,看看叙利亚就知道了。
对哈梅内伊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着自己还有能力,跟以色列干一次。
所幸,他还没有老糊涂。
2025年6月13日的深夜,伊朗向以色列倾泻的三波导弹风暴正式点燃了中东火药桶的引信。
伊斯兰革命卫队宣称的“毁灭性精确打击”并非虚张声势,尽管以军坚称拦截了“绝大多数导弹”,但革命卫队战报中“数十枚导弹突破防御并精确命中战略目标”的表述,暗示着内瓦蒂姆空军基地等军事中枢可能已遭受实质性打击。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透过国家电视台向全球宣告,伊朗武装力量将“彻底摧毁以色列政权”,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更斩断所有退路:“拒绝任何呼吁克制的行为”。
这番措辞强硬的宣战宣言,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伊以"影子战争"正式升级为正面军事对抗。
据伊朗方面宣称,6月13日发射的200余枚导弹中有超过三成突破拦截,造成以方50余人受伤。以色列军方所谓的"99%拦截率"神话,在伊朗导弹的饱和攻击下正逐渐瓦解。
作为局势的关键第三方,美国陷入了战略两难。
白宫一面否认参与以军行动,一面又暗中调动萨德反导系统协助拦截伊朗导弹,这种"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做派引发国际社会质疑。
当哈梅内伊的声明在波斯湾夜空回荡时,国际社会最该警惕的不是宣言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战略误判风险。
以色列错将伊朗的"忍耐"当作软弱,伊朗则低估了西方保卫盟友的决心。
眼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正驶向霍尔木兹海峡,俄罗斯向叙利亚增派了S-500防空系统,中国启动撤侨应急预案——这些动向表明,世界正在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或许正如2024年10月冲突后短暂的冷静期,当双方完成"展示武力"的政治表演后,国际社会斡旋窗口才会真正打开。
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核设施遭袭与领导层遇刺已触及红线,任何误判都可能将中东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目前来看,双方短期内的"硬碰硬"难以避免。
伊朗需要兑现其"彻底摧毁"的强硬承诺以维持政权合法性;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则借危机转移国内政治压力。
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
对伊朗来讲,唯有一硬到底,方有一线生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