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这场谈判背后的博弈,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激烈。
近期,白宫国际经济委员会主席哈西特的一番言论,让中美谈判的紧张氛围愈发浓烈。他直言,中国必须恢复对美国稀土金属及磁石的大规模出口,且要恢复到4月初的水平。这番命令式的话语,只字不提美国对中国的对等让步,尽显“美国优先”的傲慢姿态。美国如此急切地想要中国恢复稀土出口,背后是其难以掩盖的“刚需”。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 - 2023年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
美国(资料图)
在军工领域,美军几乎所有先进装备都离不开中国稀土,F-35战斗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用于电子战系统等,“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一艘要用4吨多稀土。民用领域同样如此,电动汽车发动机、车头灯等都依赖稀土,美国汽车厂在稀土受限后甚至面临关门歇业困境,F-35战斗机生产线也告急。
反观中方,在谈判桌上的应对尽显智慧与策略。就在中方高层出访消息传出当晚,商务部发言人围绕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其实,中国在稀土问题上早有布局,2024年4月26日通过《稀土管理条例》,2025年4月4日,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两天后,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抓牌出牌时机精准,有理有利有节。商务部将稀土资源定义为“军民两用”,合规的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采购申请开绿灯,但用于军事工业的采购恐怕难以通过,这让稀土成为中方手中极具分量的谈判筹码。
此次伦敦谈判,是落实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一步。从谈判地点选择在第三方国家英国,就能看出其中深意,这带有些“战时谈判”的意味,也反映出中美贸易战等非典型性战争形态的紧张态势。回顾此前的日内瓦谈判,为中美关税战划设了90天休战期,如今新一轮谈判,大概率围绕元首通话共识展开。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似乎也为谈判做出了一些“准备”。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准备取消最近针对芯片设计软件、喷气发动机部件等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可这些限制措施,本就是近一个月内特朗普政府先后实施的,如今看来,不过是为谈判提前抢夺筹码罢了。特朗普嘴上喊着“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剥削美国”,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不好对付”,这种矛盾的态度,恰恰暴露了美国在谈判中的急切与无奈。
对于此次谈判的结果,外界也有诸多猜测。有分析认为,可能会出现象征性成果,双方发表类似联合声明,做一些口头让步,但特朗普很可能很快翻脸,继续破坏中美关系以制造后续谈判筹码;也有人觉得,双方或许都有一些实质性让步,但仍保留部分关税和制裁,之后进入新一轮博弈;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双方取消所有非法加征关税和制裁,美国明确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等,但这种结果几乎不可能,毕竟这在美方内部看来,无异于向中国全面投降。
稀土(资料图)
在这场中美经贸博弈中,中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立场。中国注重“长期主义”,不会因美国的施压而轻易妥协。美国若想在谈判中获得想要的结果,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否则,一味地“狮子大开口”,不仅无法达成目的,还会让中美关系陷入更深的困境。特朗普政府能否扛住压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谈判,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这场关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走向的谈判,最终会如何收场,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