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918字
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注意!紧急提醒!
当前,蜱虫开始进入繁殖活跃期
广大居民外出时一定要警惕
由蜱虫叮咬引起的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01
什么是“蜱虫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简称“发热伴”,俗称“蜱虫病”,是2009年中国学者首次发现报道的新发蜱传传染病。该病由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引起,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多发于春、夏季。
02
认识蜱虫,警惕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媒介是蜱虫,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播。
认识蜱虫,警惕蜱虫
蜱虫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会与蜱虫亲密接触。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蜱虫是贪婪的吸血者!蜱虫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蜱虫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每到春夏季就进入活动高峰。
03
主要症状
典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临床分为四期:潜伏期,发热期,极期(多器官功能损害期)和恢复期。
1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蜱虫叮咬后3-14天,蜱虫叮咬局部可有充血、水肿、炎症反应。潜伏期长短可受病毒载量和宿主因素影响。
2
发热期
发热期是病毒通过蜱虫叮咬入血引起全身症状,这时血液检测布尼亚病毒阳性,发热期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头痛、全身酸痛,部分病人早期就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期持续 5-11 天,大部分轻症患者,1周内体温正常。
3
极期
重症患者存在极期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多器官损害,多器官损害可与发热期重叠,病程的第二周仍持续高热,血小板快速降低无法纠正,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腔道出血、肺出血,继发肺部感染,提示病情危重。危重患者多伴有继发感染,病程延长,4周左右。老年患者死亡风险较大。
4
恢复期
恢复期临床表现:体温正常、器官损害好转,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病程2周。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重症,重症患者病程延长。
04
易感染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均较高。中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
05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1
加强个人防护
进入草丛/林地时:穿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裸露部位喷涂含避蚊胺(DEET)的驱虫剂,尽量避免在蜱虫栖息地长时间的坐卧。返家后及时淋浴并检查身体隐蔽部位(腋下、腹股沟、头皮等)是否有蜱虫附着。如果同时携带宠物,需及时检查宠物耳部、皮肤皱褶处等有无叮咬的蜱。
2
叮咬后及时正确处理
勿硬拽!用酒精涂蜱虫头部,镊子垂直拔出,消毒伤口;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蜱虫接触史。
3
环境与宠物管理
清理院落杂草,避免牲畜进入高危区;定期为宠物驱虫等。
06
若被蜱虫叮咬怎么办
蜱虫叮咬后正确的处理方式:
1、被蜱虫叮之后别乱拽!别乱拽!!别乱拽!!!重要的事情说3次。
一旦发现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因为这样做一来可能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二来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可以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如果可能,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这样一旦日后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会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2、尽早就医!
被蜱虫叮咬后30天内,需要进行密切的健康检测,蜱虫传播的疾病大都会有以下症状:发烧、头疼、疲劳、肌肉疼、肌肉酸痛、关节疼和全身的皮疹,而且需要关注伤口附近皮肤的变化。一旦发生上述症状,请立即前往附近的医疗机构寻求救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蜱叮咬史和近期的旅行史,如果有叮咬时蜱虫的照片可以向医生展示。
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尽早就医,是一个好习惯!
3、特别叮嘱护理的家属,尽量避免直接与污染源接触。
如果身边有蜱传疾病患者,需要尽快将其送至附近医疗机构,并注意自我防护,戴好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在探望或者照顾蜱传疾病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排泄物及其他体液,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病人肢体接触。接触患者后及时用75%的酒精或者消毒凝胶进行消毒清洁。
被蜱虫叮咬后应及时处理,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头疼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定点救治医院,告诉医生被叮咬的情况,叮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