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宇)梅雨时节,空气湿度大、气温高且多呈闷热不通风的状态,不少人会出现胸闷不适的症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朱舒舒提醒,辨别胸闷不适感的成因,需要关注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并与过往症状对比。如果原本身体状况良好,却在梅雨季节因湿度高、温度高、不通风的天气出现胸闷,且进入空调环境后症状缓解,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受梅雨天气影响所致。而当胸闷症状与环境因素关联不大,在活动劳累后加重,比如与人争吵情绪波动后、熬夜劳累后出现胸闷,就要警惕心血管方面的健康隐患。
![]()
“胸闷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人仅感到气闷、呼吸困难,部分人会伴有胸痛,还有些人会出现心慌症状。对于初步判断胸闷状况,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心电图检查。在胸闷发作时,通过心电图查看是否存在明显心肌缺血、严重早搏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定期就诊。”朱舒舒表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本身患有心脏原发疾病的患者,在梅雨季节更应提高警惕。由于梅雨期气压下降、湿度增高,呼吸道内湿度增加,含氧量降低,造成心肌缺血、器官缺血加重。就如同人在高原地区因氧气供给不足,易出现缺氧症状,甚至引发高原性心脏病一样,梅雨季节对心脏疾病患者的影响不容小觑。
针对这类患者,定期规范检查至关重要,“通过对比心电图,查看缺血症状是否加重。如果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可以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辅酶 Q10等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或服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此外,红景天等能够增加心脏携氧能力的中药,也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梅雨季节。”朱舒舒说。
梅雨季节,由于气压下降、气温增高,人体血液黏滞度增加,血容量减少,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一些老年人在梅雨季节血压还会飙升,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朱舒舒给出了梅雨天的三点小建议。
第一,关注气温和湿度,老年人在气温比较高和湿度比较大的天气,尽量在家里休息,不要出去。因为家中的环境可以通过空调来调整温度和湿度,对老年人的血管更加友好和健康。第二,如果不得不出门,随身备一点抢救的药品,例如中药的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具有改善中暑的苏合香丸。“也可以携带硝酸甘油。但是要保证自己之前吃过且没有出现不适,同时服用之前要确保血压正常,不然服用后容易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的情况。”朱舒舒说。除此之外,建议随身携带含有电解质的水,保证不出现缺水缺氧的症状。第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气短、严重的气透不过来、口唇发紫、心慌到已经走不了路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